進軍雲計算(一):“阿里雲” Pk“ 天翼雲”雲計算基礎比較

前言:

  “雲”實質上就是一個網絡,狹義上講,雲計算就是一種提供資源的網絡,使用者可以隨時獲取“雲”上的資源,按需求量使用,並且可以看成是無限擴展的,只要按使用量付費就可以,“雲”就像自來水廠一樣,我們可以隨時接水,並且不限量,按照自己家的用水量,付費給自來水廠就可以。 
  從廣義上說,雲計算是與信息技術、軟件、互聯網相關的一種服務,這種計算資源共享池叫做“雲”,雲計算把許多計算資源集合起來,通過軟件實現自動化管理,只需要很少的人蔘與,就能讓資源被快速提供。也就是說,計算能力作爲一種商品,可以在互聯網上流通,就像水、電、煤氣一樣,可以方便地取用,且價格較爲低廉。

  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涉足雲計算產業,大興土木興建雲計算中心,一般一個雲計算機房建設規模少說在萬臺硬件服務器之多,耗用的電力、水力、人力成本也巨大,作者保守估計一個雲機房建設完成耗資應該超過25億人民幣,每年還要向當地稅務局、電力局、運營商繳納相應款項,實屬國內罕見的私人投資浩大工程,最終鹿死誰手?我們5年之後應該可以初見端倪,那麼您更希望是阿里雲、騰訊雲、天翼雲、移動雲、沃雲、京東雲、華爲雲、百度雲....哪家勝出了?(歡迎留言討論)


正文:

作者認真對比阿里雲(https://www.aliyun.com/)和天翼雲(天翼雲官網https://www.ctyun.cn)的官網網站,從整體來講阿里雲的雲計算功能數量就遠超天翼雲10倍之多;從細節來講阿里雲的收費標準、收費區間更加完善細緻,天翼雲的對象存儲OOS只有一個區間收費標準,不贅述可自行官網查閱。下面我從ECS、FPGA、GPU、彈性伸縮、對象存儲、CDN、虛擬私有網(雲)、SLB、服務地區來逐個比較,見下表:

服務項目 Pk成績說明

綜合比較勝出方

(僅代表個人觀點)

ECS服務器 阿里雲在服務器硬件性能方面性價比更高,但電信在帶寬上面性價比更高。當今高速發展互聯網,帶寬消耗還是比較大。 天翼雲
FPGA服務器 電信需要聯繫客服定製,阿里雲還在籌備中 /
GPU服務器 電信需要聯繫客服定製,阿里雲明碼標價開售 阿里雲
彈性伸縮服務 雙方均免費。彈性伸縮從伸縮組、伸縮配置、伸縮規則觸發,更願意相信阿里的技術支持 阿里雲
對象存儲服務 阿里雲此處細分爲本地/同城冗餘,忙閒時外網流出流量計費,附帶上傳下載加速、圖片編輯處理功能。此處電信只有存儲、外網流出流量計費,感覺很單一計費很粗糙。 阿里雲
CDN服務 雙方CDN均按峯值帶寬計費,流量大小計費方式,阿里雲低於天翼雲的收費標準。其實電信早年在視頻、音樂存儲上面一直有CDN機房,其實這點更相信電信,話說回來CDN也是不小的一筆開銷,便宜我更欣賞一些 阿里雲
虛擬私有云(VPC) / /
SLB負債均衡 阿里雲收費,天翼雲免費。此處很驚訝,電信竟然是免費的,阿里雲的SLB是軟負載均衡。 電信雲
服務地區 阿里雲分亞太、歐美、中東印度三大區服務全球,其實出國後AWS、Azure、Google會繞過阿里雲嗎?電信在國內點很多,沒國外點目前看來。 電信雲

 

綜合來看,目前阿里雲是領先的,互聯網統計佔比全國48%雲計算市場;電信天翼雲後來者,但傳統IDC的巨頭一旦醒來,相信會很快超過不少雲計算服務商,後勁十足。

以上爲本人進軍雲計算第一篇,文章不妥之處歡迎指正,或者聯繫作者3164439,收到評價會認證反饋改正。謝謝博友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