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選 Offer?這幾個原則考慮一下

以前在文章中寫過面試話題,今天聊聊職業選擇,也就是選 Offer。面試是公司選擇你,Offer 是你選擇公司。

程序員這個職業在初期,門檻比較低,快速掌握一門編程語言,在工作中能參與有挑戰且持續的項目,加入有活力和學習氛圍的團隊,初級程序員很快就能成長爲高級工程師。這也是很多老程序員的焦慮所在,一旦自己稍微鬆懈一點,沒能及時迭代自己的能力模型,那行業內不斷涌入的新人就可能對自己形成威脅,無論是技術水平,還是充沛的體力和精力,新人都充滿競爭力,並且,企業需要付給他們的錢還比你少。

所以呢,對於程序員來說,薪酬當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看成長、看未來。提幾個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原則,供大家參考一下。

1、公司對這個職位未來的發展規劃是什麼樣的?

無論是創業公司還是成長型公司,公司業務的試錯和調整是遵循一定規律的,公司設定一個具體崗位,意味着對人才管理的規劃,即便發展過程中會不斷迭代,但最初的職位規劃應該是清晰的,比如半年內希望這個崗位完成一個什麼產品的研發。

公司對人才職位的規劃,尤其是技術人才職位的規劃,其實可以看出一個公司的未來。對於產品不是很豐富的公司來講,基本上就代表這家公司的戰略規劃了。大家如果關注一些獨角獸公司技術崗位的招聘JD,基本就能知道這家公司未來一段時間打算做什麼。

所以,大家應該儘可能加入一家重視人才成長和職位規劃的公司。俗話說,人怕入錯行,即便入對了行,加入一家沒有規劃的公司也是一件鬧心的事情。

2、技術是不是該公司的核心驅動力?

加入一家公司,肯定希望能發揮自己的最大價值。如果你是個軟件工程師,加入一家技術驅動的公司就是最好的選擇。

什麼是技術驅動?就是整個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建立在技術這個原始驅動力上。這樣的公司會在技術領域投入重兵,重視技術團隊的成長,以技術壁壘爲競爭要素。在這樣的公司,程序員是被當做天才和寶貝,他們可以爲了一個算法的優化爭論不休,並逐步趨近完美……

要知道,很多互聯網公司技術並不是核心,商業模式纔是。最後能夠享受紅利的,未必是技術人。

3、你能在這個崗位上學到新的技能和技術嗎?

每個程序員都希望在新的崗位上學習到新的東西。維護遺留代碼,重複寫業務邏輯,這些事情不是不能幹,而是要少乾和巧幹,在有選擇的情況下,儘量去爭取參與時間價值比較高的工作。否則,你寫一年重複性的代碼成長性是很差的,而別人卻在挑戰中一年獲得了三年的經驗,一來一去,差距會不斷拉大。

儘可能選擇那些應用場景豐富,有數據,有業務的高速成長的公司,業務的高速增長會驅動技術發展,這樣技術人有機會去造新的輪子,而不是寫 CRUD;去挑戰新的技術應用場景,而不是一直重複自己的工作。

實戰是提升技術能力的最佳途徑。在高速成長的公司,技術挑戰也是指數級增長的,年輕人會有快速成長的機會。另外,業務場景豐富的公司邊界很模糊,工程師同樣可以參與產品和業務的發展,能夠擴寬技術人的視野。

4、你對將要做的事是否有興趣或熱情?

我們常說,工作中不應該過於強調「興趣」,很多人把事情做好了,也就有興趣了。不過在選擇工作的時候,如果能夠把興趣和工作完美的結合起來,就是一件美妙的事了。比如我在癡迷編程的時候,就希望自己能寫最核心的代碼。等我醉心於產品構建的時候,我就想到一個能夠掌控產品方方面面的地方去做事情。

如果一家公司做的東西恰好是你當前最癡迷的領域,能讓你接觸到最感興趣的技術和業務,那你的熱情一定像錢塘江的潮水一樣澎湃。永遠要記住,熱愛可以抵禦工作中的枯燥和歲月的漫長。

5、你的職業選擇和追求是否匹配公司的企業文化?

現在的互聯網公司,大家都在說公開透明、鼓勵創新、誠實正直這些普世的企業價值觀,但我們也能夠感受到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基因,比如有的是工程師文化主導,有的是設計和交互驅動,有的產品經理盛行,有的 HR 和管理強勢等等。找到和你基因匹配的公司,也許能夠事半功倍。

作爲一個程序員,能夠找到一家工程師文化盛行的公司,就是最好的選擇。

那什麼是工程師文化呢?其實就是工程師驅動,硅谷的 Facebook、Google、Airbnb 都是這樣的公司,以社交巨頭 Facebook 來說,從扎克伯格到基層員工,一半以上是工程師,工程師的話語權很大。他們可以自己立項,發起產品,選擇技術框架,選擇要不要寫文檔,看數據,基於灰度發佈做流量實驗,等等。

事實上 Facebook 很多項目或產品組都沒有產品經理,尤其是技術類產品。即使那些具備 UI、交互、 新功能的產品(比如改變 TimeLine 的呈現方式),產品經理更多的作用是寫需求、協調各方資源,組織會議。產品方向發生分歧了怎麼辦?大部分時候,工程師和 PM 交流溝通就解決了。解決不了的,聽工程師的。Facebook 也沒有架構師的角色,所有的工程師都會深度參與項目的設計和實現。誰幹的好,誰幹的差,代碼質量等等,基本上一目瞭然。

工程師加入了這樣的公司,自然是如魚得水。除了國外這些巨頭,國內也有公司奉行工程師文化,比如字節跳動,從名字上就很「工程師」,字節在跳動嘛,工程師一看就很喜歡。

工程師文化重的公司,基本上都是技術驅動的公司。字節跳動CEO張一鳴之前就說過:(字節跳動的)核心競爭力直接來說是我們的產品,產品背後是我們的技術系統,技術系統背後是我們的團隊和文化。這裏面一個是技術,一個是人才。

通過這個“技術”和“人才”,字節跳動這幾年在互聯網行業裏,吸納了很多優秀的技術人才。

我有不少朋友就在字節跳動工作,他們和我說,公司第一非常願意給年輕人機會,第二公司非常的扁平。在字節跳動公司,任何人可以看到任何人的 OKR,你可以看到張一鳴最近在幹啥,也可以看其他團隊的目標是什麼。作爲普通員工,你還能申請看所有頭條系的產品數據,向你的直屬領導申請就好了。字節跳動內部的理念是:多提供 context,減少 control,決策指令不是單純的上傳下達,而是讓同事之間通過提供上下文,通過內部信息透明來解決問題、做出決策、提高效率。

這是說人才文化,那“技術”方面呢?字節跳動現在除了有今日頭條和抖音這樣的國民級產品,還有內容社區、搜索、社交、教育、企業服務等各種產品,對於有能力的年輕人來說,有盡情施展才華的空間,也意味着更多的成長機會。

豐富的產品,意味着豐富技術應用場景,廣闊的用戶羣,意味着充足的數據和訓練樣本。能夠依託產品,在數據、算法、內容之間形成完整的反饋閉環,這對於大數據和算法方面的人才簡直就是福音,你可以利用這樣的優勢去驗證自己的想法。這在小公司是不可想象的。在數據量不夠大、訓練樣本小的情況下,即便做出一套模型,也可能沒法驗證和實驗。

字節跳動目前聚集了國內外的頂尖技術人才,包括人工智能實驗室的幾個技術大牛,比如前微軟亞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馬維英,華爲諾亞方舟實驗室原主任李航,原百度美國深度學習實驗室“少帥科學家”李磊等等。

朋友說字節跳動裏面最喜歡說一句話,叫“和優秀的人做有挑戰的事情”。對於我們技術人來說,和優秀的人做有挑戰的事情,其實得到更快速的成長,簡單來說,比如你天天和職業球員一起打球,你的水平一定會很快超過業餘選手。

祝你選擇一個好的 Offer。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