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公司工作的一點心得

大公司的工作氛圍

談大公司的工作氛圍沒什麼資格,因爲那都是道聽途說與想象中的氛圍。所以只分享看法,可能全是錯的,但還是要說一說。
大公司最大的好處,在於已經在行業形成規模,行業的市場已經佔領相當的份額。所以,在大公司,會比較有機會接觸做大事的人。所謂做大事的人,往往是有較強的改變世界可能的人。與他們的接觸,會有利於打開自己的視野。這是在大公司最大的好處。 我們並不是去大公司學習做事。事實上,那些所謂在大公司纔有機會學到的做事能力,並不難學,並不是沒機會學,並不是一定要學。解決問題的方案有很多,能解決問題就行,不需要糾結要用什麼樣的解法。
大公司的另一個優點是分工明確,一個互聯網產品開發團隊,只需要做開發,對於業務與產品,理解即可,不需要自己收集與設計。開發完即可交付,測試與維護工作相對較少。不用擡槓,成熟的測試、運維團隊,可以省去開發人員不少的精力,這是大公司纔會有的。

創業小公司的樂趣

所以我不願意呆在大公司。
我並不是科班出身,專業如此。半路出家,彎道超車的小孩,沒有功夫走常規的路線。創業公司的氛圍更適合我。
在創業公司三個月,我的職位是後端開發工程師,實際卻做着項目立項、需求收集、系統設計、工程實現、產品測試全流程的工作。當然公司團隊已經有些沉澱,項目部署上線不需要我花過多的心思,其他的工作也有效仿的項目,並不是完全從零做起。但這事實上滿足了我做事情的風格,主導合作而不是合作主導。我需要什麼去問什麼,而不是別人給我什麼我用什麼。
這就是創業公司的樂趣。所有事情需要自己來,每一個成員都必須能夠獨當一面。任何新項目,只能想着做成,做成。不能有絲毫做不成甩鍋的想法,這跟在大公司是完全不一樣的。

選擇老牌大公司還是初創小公司

這是一個沒有正確答案的選擇題。任何做出選擇的人,都有着不一樣的背景。無論成功與失敗(普遍意義的成功,也就是你認爲的成功),都不是由當初的選擇決定的。即使做了另一個選擇,並不一定不會更好。
所以,選擇的時候,只需要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想要什麼。兩條路畢竟還是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的,有非常多的區隔。如上所述,大公司意味着資源吸收,小公司意味着經驗積累。想一想自己想要什麼,需要什麼,基本就可以做出選擇了。很多人並不是不知道選擇什麼,而是沒什麼可選。

做事情的態度

以前讀過胡適談人生的意義,胡適說,不要只思考着人生有何意義,而是去做一些事情,去主動賦予人生意義,當做了什麼,則賦予了人生什麼意義。
其實,思考人生意義,是一個無窮無盡的議題。持續深入的想下去,只會掉入一個黑洞,一切都被吸收。思考人生的意義,最後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沒有意義。有錢帶不走,有快樂也是活着的時候,改變世界如愛因斯坦,也是留給後人享受而自己並沒有機會感受。被人記住的除了流芳百世也有遺臭萬年。可無論名聲好壞,人們並沒有真正記住。這個時代的人很容易失憶。
所以,於我而言,做事情的態度,不再是做這件事情有什麼意義,只是簡單的想去做事,做了這件事了。早起背單詞,沒什麼意義,今天起來或者不起來,並沒有什麼影響。只是,單純的想做這麼一件事,所以起來了,罷了。
如果一定要賦予它意義,那就是,在這個普遍失憶的年代,做一些不容易忘記的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