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內跳槽至新加坡工作的經驗分享

前言

爲什麼會寫這樣一篇長文記錄和分享自己在新加坡的工作生活,主要是我在2018年6月9日前需要了解新加坡的時候網上的參考信息屈指可數,出於這個原因我決定順手記錄來新加坡的經歷方便自己回顧也方便他人蔘考。非常感謝在2019年出現的996.icu,讓更多人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裏面也有很多朋友分享了新加坡的生活經歷。不管你現在的生活是996還是669,我都希望大家可以從電視劇《都挺好》裏發現那個最真實的自己。如果你只想瞭解我是如何來到新加坡的可以直接跳到最後一章。

爲幫助大家玩轉新加坡,快速適應當地生活

更新歷史

2019年10月16日 - 更新EP申請PR材料細節,增加新加坡婚禮紅包份子錢的禮儀
2019年06月09日 - 更新新加坡一週年經歷
2019年02月14日 - 更新半年的經歷以及PR申請流程
2018年09月09日 - 增加新加坡3個月工作生活感受
2018年08月01日 - 更新個人經驗
2018年05月15日 - 初稿

閱讀原文 - https://wsgzao.github.io/post/singapore/

擴展閱讀

逃離996 - https://github.com/623637646/996.Leave


認識獅城

姓名:新加坡

年齡:53歲(成立於1965年,國慶日爲每年的8月9日)

家庭住址:北半球赤道地區,位於馬來半島最南端 (北緯1°22′,東經103°48′)

住房面積:新加坡國土面積710.3平方公里 (新加坡面積是上海的1/9,北京的1/23)

家庭成員:人口約520萬,密度達到每平方公里7700多人(排在世界前列)

相貌特徵:新加坡多元種族和文化的相互融合是其極具魅力的原因之一,由華族(佔全國人口約四分之三)、歐亞族、印度族、馬來族、土生華人構成。

性格特徵:新加坡以實行嚴格的法律和制度著稱,無論是居民還是遊客,都需要予以足夠重視,否則可能會被課以重罰。當然,如果您遵循當地法律規章,也不必過分擔心。

所獲榮譽:或許這些榮譽只屬於過去,我們更需要關心的是現在和未來會怎樣

讓人最想移民的國家全球排名第一
全球最具競爭力國家排名第一
最適應亞洲人士居住的地方全球排名第一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全球排名第一
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排名第一

其他方面:http://www.visitsingapore.com.cn/travel-guide-tips/about-singapore/

旅遊出入境

簽證

中國公民去新加坡須提前申請有效簽證,不可以落地籤。

中國公民申請的新加坡旅遊/商務簽證爲電子簽證(e-Visa),在獲得簽證後,建議上網打印多份有效簽證以防遺失。簽證費爲每人SG$30。

新加坡簽證可多次入境,有效期分別有35天/62天/2年,由簽證官根據申請人資料而定。逗留時間則由入境官決定,通常爲14-30天。從2015年6月1日起新加坡將給予符合條件的中國公民有效期長達10年的多次入境簽證。

http://www.visitsingapore.com.cn/travel-guide-tips/travelling-to-singapore/

申請途徑 How to Apply

2014年12月8日起大使館及各領事館停止接收簽證申請,可登錄新加坡外交部官網,查詢中國國內官方指定的簽證機構,辦理新加坡簽證。

所需資料 Required Information

  1. 個人信息表(登錄新加坡外交部官網下載表格,鏈接:www.mfa.gov.sg)
  2. 戶口本(原件或掃描電子版,戶主+個人頁複印件)
  3. 身份證(原件或正反面掃描電子版,正反面複印件)
  4. 護照(原件或個人頁掃描電子版,個人頁複印件,有效期6個月以上)
  5. 2張2寸白底免冠照片
  6. 在職證明原件或相關職業證書

出入境

從2018年10月4日起,新加坡紙質入境卡(人稱 “白卡”)即將走入歷史!取而代之的是電子化入境卡。

訪客可通過移民關卡局官方網站 https://www.ica.gov.sg/ 或下載手機應用程序填寫資料。通過手機填寫資料還有自動儲存功能,以方便下一次入境時使用。而與家人或小組團體同遊新加坡的人,能夠以團體方式提交入境資料。

離境前別忘了退稅,在附有“退稅”標誌的場所消費滿100新幣以上,即可退回7%的商品及服務稅,退稅時需出示購物發票或收據。具體的退稅要求,可諮詢工作人員。

其它注意事項

電源插座:新加坡使用的標準電流是 220-240 伏特交流電(50 赫茲),在這裏,您可以使用三眼電源插座。

http://www.visitsingapore.com.cn/travel-guide-tips/

新加坡工作準證

關於工作準證的最新信息請以新加坡人力部(MOM)發佈的爲準

https://www.mom.gov.sg/

在新加坡工作,新加坡人力部 Ministry Of Manpower (MOM) 是最常打交道的政府部門,工作準證不僅是由人力部批准和頒發所有文件提交最終也是到達人力部

注意:所有提交給MOM的資料原件,都需要在入境的時候隨身攜帶。以便在去人力部辦卡的時候,讓長官覈實和查閱。

  1. 新版卡片上將不再印刷準證的到期日期,新版卡片會印上二維碼(QR Code),下載 SGWorkPass 的手機APP後,可以掃碼查看持卡人的職務、證件是否有效等信息
  2. 如果過海關或籤合約等需要覈對卡片截止日期時,不再可以只看卡面信息,還需要掃碼或在線上覈對截止日期等,建議保存 SGWorkPass 截圖至手機中以防萬一

如果發現表有錯誤請點擊鏈接申請編輯更新,謝謝

Work Permit (WP)

WP是人力部設置的給外國低水準員工提供的工作準證。

對申請者的要求:薪水和學歷:無要求
年齡:馬來西亞人(18-58週歲),非馬來西亞人(18-50週歲);
對公司的要求:需要爲其購買保額至少15000新幣的保險;繳納5000新幣擔保金
注意事項:
公司需要先爲僱員申請好WP並辦理保險,纔可以持WP準證進入新加坡。在申請的狀態中,本人不可以進入新加坡。

S PASS (SP)

SP是人力部設置的給外國中級技術水準僱員提供的工作準證。

對申請者的要求:學歷:大專,本科,或者技術資質認證(需要至少一年全職學習獲得的技術認證);
工作年限:雖然沒有明文規定最少需要多少年的工作經驗,但工作經驗會作爲一個審覈標準;
對公司的要求:所付起薪2200新幣;

注意事項:
也有公司人頭配額限制:服務行業SP人數不可超過總員工的15%,其它行業是20%。
你在申請之前需要確保學歷在Dataflow,學信網及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上可以查到。另外,針對不同的行業,也有可能需要提交相關的專業證明。

Employment Pass(EP)

EP是人力部設置的給外國專業人員(管理層,主管或專業職位)提供的工作準證.是工作準證中級別最高的。

對申請者的要求:
年輕的申請者需擁有優秀院校的畢業證書,且達到3600的僱傭薪水以及擁有相關專業經驗纔可以申請。
至於年長的申請人,則必須擁有更高的薪水以及相應工作經驗和工作質量。

對僱主的要求:
所付起薪3600新幣

注意事項:
和申請SP一樣,在申請之前需要確保學歷在Dataflow,學信網及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上可以查到。另外,針對不同的行業,也有可能需要提交相關的專業證明。
根據對應的準證類型,提交人力部(MOM)所要求的材料

  • 有效的護照信息
  • 必要的技能證書
  • 有效的畢業證

2018年1月1日起兩件重要變化

  • EP準證持有人月薪至少6000新幣以上可以給配偶和孩子申請相關準證(DP)
  • EP準證持有人月薪至少12000新幣以上可以申請父母長期探訪準證(LTVP)

家庭成員準證

Dependant‘s Pass 家屬準證(DP)

家屬準證,在新加坡工作或經商,並持有EP SP 或Enptrpass的人士,可爲自己的配偶及21歲以下小孩申請的一種準證。持家屬準證的小孩,可直接入學新加坡政府中小學。

薪水:擔保人固定月薪薪水需達到 5,000新幣以上。(2018年1月1日起至少達到6000新幣以上)。

工作:EP或創業準證家屬,可通過公司向人力部申請新加坡工作的憑證LOC(Letter of consent),批准後,可直接工作(不佔用公司配額)。SP家屬準證,需申請工作準證後才能工作。家屬準證(DP)持有人申請到工作準證(EP或SP)後需取消DP,SP家屬取得的工作準證有效期與SP持有人準證有效期相關。

Long Term Visit Pass 長期探訪準證(LTVP)

長期探訪準證,是新加坡政府頒發的一種可以在新加坡長期居住的準證,期限從半年到十年不等。其中新加坡公民的配偶又可以申請獲得LTVP+。目前的審批部門有兩個,一個是ICA移民廳,一個是MOM人力部。

需要去移民廳申請的:

1.新加坡公民的配偶
2.PR的配偶
3.新加坡公民/PR未滿21週歲的小孩
4.新加坡公民/21週歲以上PR的父母
5.尋求在新加坡工作的有關高校畢業生
6.小孩/孫輩在新加坡持學生準證讀書的母親或外祖母
7.尋求准許在新加坡分娩者

新加坡移民局網址
https://www.ica.gov.sg/

需要去人力部申請的:

  1. EP/SP準證持有者的配偶(2018年1月1日起至少6000新幣)
  2. EP/SP準證持有者未滿21週歲的未婚殘疾子女(2018年1月1日起至少6000新幣)
  3. EP/SP準證持有者未滿21週歲的未婚繼子女(2018年1月1日起至少6000新幣)
  4. EP/SP準證持有者的父母(2018年1月1日起至少12000新幣)
  5. Entrepass(創業準證)的父母

新加坡人力部網址:
https://www.mom.gov.sg/

新加坡通訊指南

國內的手機大部分都可以在新加坡直接換卡使用,除非你的手機是中國移動4G定製版本,由於網絡制式的區別,無法使用新加坡4G網絡,新加坡目前 2G 網絡停止服務。

小貼士:建議使用全網通手機,去國外任何地方都可以直接換卡使用。

運營商:新電信(Singtel)、星河(Starhub)和 M1(Mobile One)

在新加坡機場、郵局、7-11便利店和代理商都可以購買和充值電話卡,記得一定要帶上護照,新加坡的手機卡採用實名制。推薦大家下載所用運營商的 App,查詢和購買話費、流量等。

Zero1: Get Ready For Unlimited Data | Plans

我自己辦理的是Zero1的9.9新幣/月無限流量套餐

詳情請參考官網:https://zero1.sg/

新加坡交通指南

新加坡主要交通出行方式:地鐵(MRT)、輕軌(LRT)、巴士(Bus)和德士(Taxi)。

其中地鐵(MRT)是新加坡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也是日常最佳的出行方式。根據官方 2017 年 1 月份提供的最新信息顯示,全島共設有 142 個車站,目前主要的運營線中,南北運營線以“NS”紅線標明,東西運營線以“EW”綠線標明,東北運營線以“NE”紫線標明,環線以“CC”黃線標明,市區運營線以“DT”藍線。

新加坡地鐵圖

https://www.lta.gov.sg/content/ltaweb/en/public-transport/mrt-and-lrt-trains/train-system-map.html
https://exploresg.com/ditie/

新加坡地鐵和巴士車(站)內規定

  1. 不可吃喝、吸菸、攜帶榴蓮、大聲喧譁和帶寵物
  2. Bus 不報站、上下車需要刷卡

溫馨提示

  1. 地鐵和巴士上冷氣很足,建議攜帶薄外套
  2. 在 20 分鐘內,地鐵和巴士之間轉換,車資有優惠
  3. 在地鐵或者商場等使用扶梯時,左側是站立側,右側是快速通道

新加坡房屋指南

組屋(HDB)

新加坡的“組屋”,全稱爲組合房屋。由新加坡建屋發展局(HDB)不以盈利爲目的承擔建築的樓房,爲大部分新加坡人(80%)的住所。

組屋一般分爲三房式、四房式和五房式。三房式指一廳兩房,使用面積約 60 平方米;四房式是一廳三房,使用面積約 90 平方米;五房式是兩廳三房,使用面積大致在 110 平方米。

組屋的區分都是按照地區名+數字,例如:PasirRis Block 186(巴西立大牌 186)、YishunBlock 210(義順大牌 210)等。

屋內客廳,廚房,衛生間都是公用設施,一般會配備冰箱,洗衣機,空調或者風扇。

租房費用(一般情況下):

新型組屋(近10年內建成的)相對條件會好很多 (平均價格S$1000-1200/間)
單人單間:500-1000新幣
二人間:350-550新幣/人
四人間:270-350新幣/人

小貼士

  1. 新加坡政府規定租住的房子必須要能在建屋局上註冊。正常情況下,註冊要求至少住 6 個月。如果不能註冊,就是不合法的房屋。
  2. 如果退租,一定要提前一月聲明,以防押金不退。
  3. 仔細看合同,仔細看合同,仔細看合同。

私人公寓(Condo)

公寓,常見兩房式或三房式,相當於國內的高檔成熟社區,內有免費游泳池、健身房,BBQ等公共設施,住宿環境相對較好,價格也相對高一些;大部分的condo房間都有主人房與非主人房之分,主人房有自己獨立的洗手間和相對寬敞的臥室,當然價格也比非主人房高200-300/月(非主人房平均價格
S$1,000-1,500/間/月)

排屋(Terrace)

獨門不獨棟的聯排別墅,此類出租房源相對較少,住宿環境、價格與房子位置、條件有相當大的關係。

獨棟別墅(Landedproperty)

少見於房間出租。

租房

如果英語不是太差,不推薦獅城BBS或者微博租房,如果你有認識的新加坡房產中介自然是最佳選擇

Property Guru - http://www.propertyguru.com.sg/

新加坡本地發佈平臺,房源多。使用下來感覺Property Guru信息發佈是最多的,信息篩選條件多,容易搜索到希望的房源。多爲中介發佈,有中介費。

Nestia - https://www.nestia.com/

新加坡本地發佈平臺,功能強。Nestia上的房源也比較多,但感覺不如Property Guru。不過Nestia可以以某一建築(公司地址)爲中心從遠及近的搜索房源。找步行距離的房源就很合適了。另外自帶的導航也不錯。所以我是Property Guru和Nestia結合使用。

99.co - https://www.99.co/

新加坡本地發佈平臺,平臺新。和上面兩個相比算是一個比較新的平臺,數據沒有Property Guru多但是針對房屋本身的介紹更加詳細,房源信息相對真實。

在新加坡租房,有哪些經驗可以分享?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430961

在新加坡買房與中國有何不同?

無論在中國還是新加坡買房前後都記得關注下政策上的變化,新加坡買房的流程很簡單,首付 = 房屋價格 + 稅 + 中介費 - 貸款額度。

① 面積

說到面積,首先讓中國買家摸不着頭腦的,就是面積單位的換算。中國買家習慣用平方米(也稱平方公尺)計算面積,來新加坡選購房子時聽到的都是平方英尺,往往腦子得轉一圈才知道個大概。1平方米約等於10.8平方英尺。100平方米就是1080平方英尺。

除了計算單位不同,“面積”一詞在兩地公寓市場上的定義也不一樣。在中國,面積指的是建築面積;新加坡算的是實用面積。建築面積的算法比較繁瑣。簡單來講,是根據各套房屋的套內建築面積,求得各套房屋分攤所得的共有建築分攤面積,比如門口的面積、樓梯等,都按比例算進每一個單位的建築面積。

所以,同一個公寓單位,其建築面積一定會大於實用面積,通常後者比前者少20%左右。在中國買一個“100平方米”的單位,和在新加坡買一個“1080平方英尺”(相當於100平方米)相比,後者明顯感覺寬敞一點,就是這個道理。

② 地契

中國的房產地契通常是70年左右,而新加坡的則有99年、999年和永久地契之分。新加坡的房產因爲地契年限長,頗受外籍人士青睞。其中,永久地契的房產一般要比99年地契的貴20%。儘管如此,永久地契一直很搶手,也深受中國買家歡迎,因爲買家看準這塊市場的保值與增值。

這其中很大程度上因爲新加坡的地皮比較少,想要建新樓必須拆掉現有的建築。不像中國地皮比較多,還有可開發的地段。新加坡永久地契的地段價值比較高,所以如果進行集體出售、或是被政府徵用的話,永久地契房地產的房主會可得到較高的補償。

物以稀爲貴,永久地契房產越是少見,也就越炙手可熱。此外,永久地契對中國買家還有另一大吸引力,那就是永久地契滿足了“總覺得要給後代留下點什麼”的傳統華人心願。所以說,新加坡房產能如此吸引外國買家,與地契久脫不了關係。

③ 貸款

在新加坡首次購房的買家,可向金融機構貸款的房貸比率頂限爲80%,外籍人士一般則最高70%。在中國,外國人一般不能向本土中國銀行貸款,只能通過外資銀行或中國銀行境外支行。

原本新加坡和中國在房貸比率頂限方面有很大差別。不過兩國都不斷調整房貸比率頂限,因此兩國的房貸比率頂限差別已縮小。

④ 稅收

在新加坡,如果在一定期限裏賣掉公寓,賣家需要上繳印花稅。在2011年1月14日過後買房的購屋者,只要在四年內賣房屋都需要支付賣方印花稅,第一、二、三和四年賣掉房產的稅率分別是16%、12%、8%和4%。此後就不必上繳賣家印花稅。

在中國,除了印花稅外,還需要上繳增值稅。爲了給中國房地產市場降溫,中國政府在2013年實施20%的房地產買賣增值稅。所謂增值稅,就是對賣家賣房所得的利潤徵收的稅。譬如,150萬人民幣買的房子在幾年後以200萬人民幣賣掉,賣家所賺得的50萬就將需要以一定的比率交稅。

⑤ 車位

在中國購買中高檔住宅,需要另外購買車位。而在新加坡,買家不需要另付車位費,發展商一般會爲每個新單位贈送一個車位。可不能小瞧這個車位費。近年來,車位費在中國節節攀升,動輒十幾、二十萬人民幣,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新加坡私人公寓不收車位費,而是將停車場的修建和維護等費用,包括在每月的項目管理費之中。管理費除了車庫,還包括游泳池、健身房等設施,每月一般是幾百元新元。如果每月的管理費是300元新元(約1400元人民幣),一年就是1萬7000元人民幣,15年剛好是25萬5000元人民幣。總體來講,這要比中國的車位“划算”得多。

新加坡醫療指南

新加坡是一個熱帶國家,從國內剛過去有可能因水土不服引起的傷風、感冒、皮膚敏感或蚊蟲叮咬等。出行之前可以帶一些三九胃泰、牛黃解毒等日常藥品之類的藥品,防範於未然是最好的。

看醫生:在新加坡持有工作簽證,所在的公司會按照新加坡勞工部規定給每位員工會購買醫療保險或者費用報銷。

醫療保險:一般是三種模式

  1. 直接去合作門診,提供公司信息,看病不用自己拿錢。
  2. 直接去合作門診,提供公司信息,看病前給門診 5 新幣(每個公司不一樣),其它的費用不用自己拿。
  3. 直接去合作門診,自己先付產生的費用,然後去公司報銷。意外傷害險等(視公司合同規定)。

公立和私立醫療服務

中國人在新加坡看病就好比外國人在中國看病一樣不是很方便,價格不便宜,小病也有可能看成大病

新加坡的醫療服務體系以優質高效著稱,選擇面廣, 綜合醫院,專科醫院,私人診所遍佈全國, 隨處可見;不僅爲全新加坡的公民,永久居民,外籍工作人士提供服務,同時周邊國家的高端人羣, 包括東南亞、亞洲、歐洲、中東阿拉伯等國家的病患都會將新加坡的國際醫療服務作爲他們的首選。

新加坡的公立醫療機構和私立醫療機構在整個醫療系統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基礎醫療門診80%由私立醫療機構/家庭醫生診所提供,另外20%則是由政府綜合診療所提供;而綜合醫療,包括各類科室的住院,專科和24小時急診主要由公立醫療機構提供,佔80%的比例,剩下的20%由私立醫療機構提供。由於政府的有效規劃和管控,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相輔相成, 缺一不可。

在公立醫療機構就診一般都需要提前預約, 候診時間較長, 也不能自由選擇醫生。由於那裏的醫生要面對更多的患者, 爲每個患者服務的時間相對較短;而私立醫療機構由於患者相對較少, 不需要預約, 候診時間較短,還可以自己選擇醫生,醫生也能與患者作更多的交流, 提供更細緻的服務,收費就相應高一些。

一些新加坡的公立醫院也爲自費病人提供高端醫療服務, 設有針對性的部門和項目, 如體檢,會診,專科治療等。基礎的檢查和服務, 公立醫院比私立醫院收費較低;對於外籍人士和高端的服務項目, 公立和私立醫院的收費差異不大。

8家新加坡著名的公立和私立醫院

貨幣兌換和匯款

如果時間寬裕,推薦走新加坡工商銀行渠道

新加坡實行貨幣開放政策,貨幣兌換中心隨處可見,尤其是在牛車水(China Town)附近。如有匯款需求到國內,可以先去牛車水匯款(珍珠坊二樓),方便快捷。等周圍熟悉後,推薦去淡賓尼(Tampines)匯款到國內,匯率會比其它地方高一些。具體的地方,在地圖搜索Tampines Money Exchange Center。

小貼士:匯款中心一般可以匯到中國郵政、中國農業、中國交通、中國招商和中國銀行等。第一次匯錢到國內,當填寫匯款單據的時候一定要知道對方銀行卡是在市**銀行支行開戶的(很重要)。

法律法規

新加坡向來是給世人展示優美環境,井然秩序,舒適安全的名片,然而這些美好的展現離不開新加坡法律制度的約束和規範。Singaporeis a“fine”country完整的詮釋了這兩方面。所以在新加坡生活,你需要注意以下細節:

  1. 自動排隊:公共場合最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please queue!
  2. 着裝:不同場合穿不同衣服,建議每天換衣服。
  3. 公共習慣:乘坐公共交通或者在公共場合用餐時,切忌大聲喧譁,不然你一樣會被當做異類奧!而且記得再餓也要撐到下車再用餐。
  4. 言論:新加坡是多文化和宗教融合的國家,公共場合不要發表敏感政治言論或者宗教話題,這也體現互相尊重。
  5. 不當行爲:豎中指可能會被當做種族歧視處理的
  6. 如廁:來也匆匆,去也沖沖。如若不然請準備 500 新幣吧。
  7. 口香糖:公共場所不允許嚼口香糖,不可以隨意買賣,允許帶少量入境,正是這個奇葩的規定維護了公共環境的整潔。
  8. 吸菸:新加坡公共場所絕對禁菸。如若吸菸不幸被抓到,恭喜你一個月的工資(高達 2000 新幣)爲國家做貢獻了!
  9. 垃圾:亂丟垃圾初犯者將處高達 1000 新幣罰款,再犯者將罰款額提高至 2000 新幣以及在勞改法令下受罰。
  10. 交通規則:闖紅燈,隨便亂穿馬路這些不多囉嗦。違反的是規則,傷害的是人身安全,因爲小編也感覺馬路上的車如同閃電般行駛。
  11. 不可非法聚會和使用暴力

以上內容是提醒大家在生活細節方面應遵守的規則,但有些行爲未必就可以罰款結案的,比如:簽證到期後逾期逗留、搶劫、公共場所塗鴉、縱火、攜帶毒品等這些可都是在鞭刑的定罪範圍內的。

**最後鄭重的提醒各位:**在機場不要發揚助人爲樂精神幫陌生人攜帶物品,因爲很有可能你同時把生命交給了別人(運輸毒品和販毒同罪)。

工作準證遺失如何處理

  1. 發現丟失後立即攜帶護照或者工作準證的複印件到任何一間警察局報案,記得保存報案記錄原件。
  2. 通知僱主公司 HR,讓其在 7 天之內在新加坡人力部網上提交補辦工作準證的申請。
  3. 費用:首次補辦 100 新幣,第二次是 300 新幣(一般在提交申請補辦 4 個工作日可去新卡)

銀行卡遺失如何處理

  1. 發現遺失後立即撥打銀行客戶服務中心熱線掛失
  2. 銀行客戶專員會覈對護照和工作準證信息,然後等待新卡郵寄到住處或者去支行直接領取。

POSB 用戶請撥打 18003396963
DBS 用戶請撥打 18001111111
UOB 用戶請撥打 18002222121
OCBC 用戶請撥打 18003633333

護照遺失如何處理

如護照遺失或被盜,請立即到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如實填寫《護照遺失陳述表》,提供關於護照遺失或被盜的情況說明,以及提供報警記錄原件及複印件。如護照損毀,請提交損毀的護照,以及護照損毀的原因說明。

具體的更換護照和網上預約等等詳細流程請參考大使館的官網:http://www.chinaembassy.org.sg/chn/

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信息:

地址:150 TANGLIN ROAD,SINGAPORE 247969

領事部:64712117;92971517(僅限緊急領保求助,不接受證件諮詢)

Email: [email protected]

辦公時間:週一至週五(節假日除外)

上午 9:00-11:30

新加坡日常 App 推薦

如果是 Android 記得安裝 Google 框架,如果是 iOS 記得調整更改 Apple ID 國家或地區

交通: Grab(類似國內滴滴)、Google Map(谷歌地圖)、SG Buses(公交時刻表)、Mobike(摩拜單車國內賬戶通用)

社交: Facebook、WhatsApp、Twitter、Instagram

購物: Shopee、Lazada、eBay、Amazon、淘寶國際、京東國際、網易考拉、網易嚴選、小米有品、拼多多

娛樂: Youtube(視頻必備)、 Golden Village(電影院)、CATHAY (電影院)

快遞: 小坡島集運、淘寶直送/集運

微信公衆號:

  • 新加坡眼
  • 新加坡獅城椰子

視頻/音頻播客:

特別推薦:

  • Zero1: 9.9每月無限流量手機卡
  • SG BusLeh: 個人認爲是比SG Buses更好用的公交時刻表
  • eatigo: 開啓新加坡美食5折之旅
  • ShopBack: 類似於國內的購物返現平臺
  • 小坡島集運: 從中國寄送包裹到新加坡空運最低僅需 19RMB/kg, 海運小包 10RMB/kg

推薦信息聚合平臺:

  • 新加坡頭條: 聚合了主流的新加坡本地中文站點,用來搜索歷史記錄比較合適
  • Seedly: 熟悉新加坡本地的銀行金融,保險,買房投資規則

新加坡至其他國家旅遊

旅遊可以具體向專業旅行社諮詢,以政策變化爲準

境外中國公民赴香港特區怎麼辦理?

  1. 持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在海外過境香港特區前往中國內地或其他國家(或地區),憑有效護照和聯程機票,可免辦進入許可並在港停留 7 天。持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自內地經香港特區前往其他國家(或地區),出示聯程機票和前往國家或地區的簽證,或合法居留證件 (如 “綠卡”) 後,可免辦進入許可並在香港特區停留 7 天。
  2. 如預計在香港特區停留超過 7 天,應事先申請進入許可。中國駐外使領館可根據申請人情況簽發 3 個月一次或兩次有效,每次停留不超過 30 天的進入許可。持有外國永久居留證件,並在海外居住不少於 1 年者,可申請兩年多次有效進入許可。

新加坡到各國簽證辦理條例

新加坡父母簽證

網上找到的,忘記出處了,如果有錯誤描述請及時指正

本人PR,老婆七月份預產期。打算讓父母6月中旬來。計劃步驟如下:
1,先買往返機票(返程可更改的)。
===對的。
2,5月份申請父母旅遊簽證。
===旅遊簽證可提前一個月內申請,有效期多數63天,也有一年,兩年,非固定。有效期內入境即可。
3,父母來新後申請延期至89天。
===對的。
4,同時申請LTVP。
===也沒錯。
5,悲劇後申訴。
===步驟沒錯。
請指點一下按這樣做有什麼不拖嗎?
===有什麼不妥是吧?沒什麼不妥的,如果覺得自己條件還可以,就可以早點安排申請LTVP,如果覺得條件比較牽強,可以晚一點入境,晚一點延期,晚一點申請ltvp,爭取在月子後多待一點時間幫你們帶孩子。
可以現在就申請旅行簽證嗎?
===提前一個月內申請,一個月內,內。
旅行簽證有效期多久?一年多次嗎?
===上面已經回答了。
申請LTVP必須人在新加坡嗎?
===是的。必須入境後申請。

https://www.ica.gov.sg/

新加坡婚禮紅包份子錢

婚禮怎麼隨份子錢,是個講究活兒。它不僅是人情的體現,也是婚禮平衡開支的一種方式

切記要分清是 “午宴” 還是 “晚宴”,時間是在工作日還是週末。畢竟在不同時段,價格差異很大。

想知道新加坡各大酒店在工作日、週末或公共假期時的婚禮餐標,可以查看Wedding Ang Bao

這可以通過知道婚禮舉辦地每桌的費用來推算出最合適的紅包金額。計算方式是,每桌的基本費用處以 10,就能得到最低應給紅包金額。比如婚宴每桌需要 1000 新幣(包括了消費稅 7% 和服務稅 10%)。每桌 10 位客人。將 1000 除以 10,平均每人需要送紅包 100 新幣。

另外,由於紅包的價格通常是整數,最好包一些新加坡人認爲是比較吉利的數字。禮金金額切忌有 1,3 或 4,因爲它被認爲是不吉利的。最常見的禮金金額是 100 新幣、120 新幣、128 新幣、150 新幣、160 新幣。

  • 紅包的行情,是在餐館還是酒店舉行,午宴或晚宴,平日或週末,都不相同
    • CAPELLA,ST.REGIS 等這種超級高大上的酒店一般要給 200-250 新幣 / 人
    • 金沙,香格里拉等酒店則是 160-200 新幣 / 人
    • 希爾頓,聖淘沙的酒店則是 150-200 新幣 / 人
    • 凱悅,泛太平洋酒店則是 120-150 新幣
    • 非酒店的餐館,一般 100-120 新幣 / 人
    • 如果是自助餐檔次的呢,80-100 新幣 / 人
  • 紅包的數目其實就是按人頭計算,常用的計算方式是每桌的基本費用處以 10
  • 關係特別好的時候,有些朋友也會在最少紅包數額的基礎上加 100-200 新幣哦

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外國人的區別

我們大多數人的起點是外國人,這點與國內的戶口制度類似,無論是中國還是新加坡始終繞不開買房和教育這兩座大山

如果發現表有錯誤請點擊鏈接申請編輯更新,謝謝

EP申請PR

在新加坡工作滿半年即可申請PR,不過大概率是被拒的,失敗後等待半年繼續申請挑戰吧

Becoming a Permanent Resident

申請步驟均在網上完成,務必提前準備好申請材料,重點檢查4、6、7、9、10

  1. 有效的護照個人信息和官方備註頁面,原件與複印件
  2. EP 或 S Pass 準證原件及複印件
  3. 身份證(如有)
  4. 出生證明或者家庭戶口(非英文需要公證書翻譯)
  5. 更名證明文件(如有)
  6. 標準護照尺寸照片
  7. 最高學歷(成績單,資格證,會員資質等也可提供)(非英文需要公證書翻譯)
  8. 以前僱主的推薦信,說明就業的性質,持續時間以及基本工資(如有)
  9. 過去六個月的工資單
  10. 現任僱主的信函,說明就業日期,過去六個月的每月工資,包括加班和津貼,可以找 HR 準備,要在申請前一個月內開具此信件
  11. IRAS 同意書,表示同意 ICA 獲取和核實與此相關的財務信息
  12. 對於自僱人士,需出示有效商業登記證明書並顯示合夥人姓名
  13. 對於自僱人士,與工作有關的職業執照(例如小販執照,營業執照, 物業代理牌照)

已婚人士還需要這些:

  1. 結婚證書(非英文需要公證書翻譯)
  2. 關於之前婚姻的死亡證明或離婚證明(如有)
  3. 關於以前婚姻的子女的監護文件(如有)
  4. 配偶的最高教育證書(包括大專學歷),成績單,職業資格證等(非英文需要公證書翻譯)

如果配偶一同申請:

  1. 配偶的有效旅行證件及有效的入境通行證,護照(資料頁)
  2. 配偶的出生證明(非英文需要公證書翻譯)
  3. 更名文件(如有)
  4. 配偶的身份證(如適用)
  5. 關於配偶以前的婚姻離婚證明以及孩子的監護文件,或者死亡證明(如有)

如果孩子一起申請:

  1. 孩子的護照資料頁
  2. 孩子的出生證明,顯示孩子和父母的姓名(非英文需要公證書翻譯)
  3. 兒童收養文件(如適用)
  4. 兒童改名證明(如適用)

關於其他的申請條件可以訪問移民局網站,查詢需要提交的資料。

PR申請公民

等PR滿兩年後再申請

Becoming a Singapore Citizen

吐血整理!如何在網上申請新加坡PR和公民最強攻略!收藏~

我的新加坡之旅時間軸

時間軸不再描述細節,如果需要了解詳細信息可以閱讀後面的內容

201804

  • LinkedIn收到100offer獵頭來自Sea的工作邀請機會
  • 經歷3輪遠程Skype視頻面試,時間約爲3周
  • 提出辭職由Sea HR幫忙開始申請EP,時間約爲3周

201805

  • 完成離職流程,時間約爲1個月
  • 收到EP的IPA,由Sea HR幫忙開始申請DP,時間約爲1周(申請DP請提前準備好結婚證公正)
  • 完成新加坡機票,住宿,貨幣,各種材料紙質化和電子掃描化的準備(可選爲申請PR準備國內學歷學位公證和出生證公證)

再強調一下出國前的建議

  1. 隨身攜帶好護照和相關入境材料,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2. 證件,學歷和結婚證公正翻譯等材料可以通過掃描全能王(CamScanner)錄入爲電子版,水印是可以很方便去除的,這裏就不多說了。如果覺得好用請購買正版服務支持下總部位於上海的合合信息,名片全能王(CamCard)也是他們家的產品
  3. 提前規劃好到達新加坡後的住宿(新加坡Airbnb違法),交通出行,手機應用,SIM卡,入職流程
  4. 準備好足夠的新幣現金建議4k+,因爲銀行卡和租房都是大頭,有條件至少準備一張以上的Visa/Mastercard信用卡
  5. 出國前檢查下國內的銀行,手機,社保,人事檔案是否安排妥當,身份證和護照離過期更換時間是否可控
  6. 如果有條件出國前做下全面的體檢至少對自己身體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把牙齒之類的小毛小病儘可能提前掃除隱患
  7. 現在的網絡通信都很發達,記得和家人保持聯繫,減少他們的擔心,自己照顧好自己

201806

  • 20180609星期六晚上20點第一次來到新加坡
  • 完成住宿,EZ-Link交通卡和Singtel Prepaid手機卡,時間約爲1天
  • 入職一週左右由HR協助申請EP,需要本人預約MOM現場辦理EP,收到EP實體卡時間約爲1周內
  • 收到EP實體卡使用SGWorkPass掃描獲取有效期並保存照片,註冊SingPass,約1周左右收到密碼信封然後激活
  • 辦理Zero1.sg的無合約限制,無限流量的Postpaid手機卡,背後運營商爲Singtel質量靠譜
  • 攜帶相關證明辦理銀行卡,我選擇UOB但是推薦各位選擇DBS,如需轉賬回國可以再額外開通工商銀行

201903

  • 全年在新加坡工作滿183天以上需要報稅,新加坡稅率較低平均繳稅額度大概年收入5%-8%,對外國人來說可以理解爲稅前≈稅後或者到手收入
  • 工作滿半年可以開始申請PR,但一般建議等滿2年,可以提前準備各種材料,國內學歷學位和出生證公證在新加坡本地認證機構都可以代辦
  • 在半年時間中根據自身狀況可選辦理信用卡,健身卡,意外+住院保險,保障自己的身體健康很重要
  • 基本熟悉新加坡的生活節奏,明白新加坡的優缺點,規劃自己下一個階段目標

READ ME FIRST: Your Personal Finance Journey Starts With This Article
https://blog.seedly.sg/read-me-first-your-personal-finance-journey-starts-with-this-article/

新加坡1個月感想

選擇新加坡的理由:給自己多一種選擇

  • MOM: Ministry of Manpower 新加坡人力部
  • IPA: In-Principle Approval 批准信
  • EP: Employment Pass 人才準證
  • DP: Dependant’s Pass 家屬準證
  • PR: Singapore Permanent Resident 新加坡永久居民
  • SC: Singapore Citizen 新加坡公民
  • HDB: Housing & Development 政府組屋
  • Condo: 私人公寓
  • Food Court: 食閣
  • CPF: 公積金
  • NU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新加坡國立大學
  • NTU: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1. 原始座標:上海,無留學經驗也沒有去過新加坡
  2. 獵頭推薦新加坡的職位,想想自己那被遺忘的蹩腳英語抱着試一試的心態
  3. 一共3輪Skype遠程視頻面試,約4周時間到最後確認offer
  4. 約1天時間思考,離職申請,籤電子合同
  5. 檢查護照有效期,下載學信網英文翻譯認證,由HR幫助提交申請EP,約3周內收到IPA
  6. 在上海戶口所在區公證處辦理結婚證公證翻譯,約3周時間完成,又慢又麻煩
  7. 完成EP後由HR幫助提交申請DP,約1周內收到IPA
  8. 購買機票,打印IPA,帶上護照,打包行李,兌換4000新幣,確認人事檔案存放地址,選擇不繳納每月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約1500元人民幣(可由父母代繳,中斷非連續繳納暫時不影響回國養老,以政策變化爲準)
  9. 飛機上填寫好新加坡入境卡,完成入境登記,無需錄入指紋,開啓華爲天際通
  10. 抵達公司提前安排好的住址,熟悉新加坡環境
  11. 辦理EZ-Link交通卡和Singtel Prepaid手機卡(如果沒有強需求可以暫時不辦理)
  12. 公司HR提交EP現場辦理申請,收到郵件後預約MOM辦理時間(我沒有被要求體檢,根據不同公司情況而定)
  13. 約1周後收到EP綠色實體卡,使用SGWorkPass掃描保存照片,註冊SingPass後約1周左右收到密碼信封
  14. 公司開具證明辦理銀行卡,新加坡本地我選擇UOB(保持1000新幣存款),另外強烈推薦再辦理工商銀行卡(持卡0門檻,轉賬回國0費用)
  15. 網上申請Zero1的無限流量手機卡,約3個工作日收到直接使用,棄用Singtel Prepaid(浪費了25新幣)
  16. 新加坡日常消費以現金爲主,我本人習慣手機支付無奈降級至刷信用卡階段(持有浦發AE白/Visa/Master),懷念下國內的支付寶和微信

我剛來新加坡1個多月,不用擔心語言不通,大部分人都會說華語。新加坡真的不算大,地鐵和公交都很方便,空氣質量很好至少我的鼻炎消失了,天氣沒有國內那麼熱,居然沒有蚊子,沒有蚊子,沒有蚊子。在這段時間裏我幸運了結識了交大和復旦的校友,跟隨專業的中介實地考察了新加坡的租房和買房市場,走遍了幾個重要的核心區域,順便吃了幾頓親民的米其林一星。之後我應該還會繼續更新自己在新加坡的經歷,比如健身、快遞、看病等日常生活,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加坡3個月感想

咋們就從最傳統的衣食住行說起吧

因爲新加坡全年都是夏季,平時的正常溫度基本在30°上下,對於我來說已經把家裏的夏裝的家底全部帶過來了,所以也沒有什麼特別需要單獨購買,作爲男生如果以後缺衣服的話在新加坡線下就是優衣庫,線上還是優衣庫。

女生的選擇實在太多了,烏節路和VivoCity等都可以逛好久,這裏就跳過吧

新加坡本地的Outlet(奧特萊斯)是IMM,如果你喜歡跑步運動,那麼只賣80新幣的 adidas Ultraoost X 和 Asics GEL-Kayano 會有一定吸引力

在新加坡網購,和國內激烈競爭的勝出者相比,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當然也證明東南亞市場是一塊巨大的蛋糕等待挖掘

新加坡室內空調冷氣普遍開得比較足,建議怕冷的同學多備件長袖外套在公司,長時間逛商場時注意冷熱交替避免生病

從中國快遞至新加坡我通常會選擇和同事拼團 小坡島新加坡集運

http://www.xiaopodao.com

新加坡最有特點的飲食文化莫過於食閣(Food Court),其實有點類似於上海的大食代,但價格親民而且還有米其林一星的神奇存在,平均一頓的價格區間在3-7新幣,整體口味偏重。每個食閣上方都會標註 A/B/C 衛生評級,新加坡本地的習慣一般不在家做飯,大家都出去吃所以種類也還算多,不知道吃什麼可以認準Singapore Best Foods紅色標誌,和國內相比關鍵是放心。

如果平時想吃頓大餐類似國內海底撈、小龍坎那種,平均每人大概30-50新幣左右,評級更高的餐廳價格自然也水漲船高

自己在家做飯的成本其實和外面吃也差不了多少,如果居住的房子允許大炒和大煮當然可以選擇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新加坡的菜市場比較少見可能是我沒有刻意去尋找或者需求的緣故吧,買蔬菜和肉類基本都在 Sheng Siong(昇菘),FairPrice(NTUC),Cold Storage,喜歡日本食物還可以選擇 DON DON DONKI,我個人很喜歡這隻萌企鵝的魔性主題曲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2078102

新加坡的便利店清一色 7-Eleven,部分大一點的屈臣氏(Watsons)支持支付寶(Alipay),上面提到的 Sheng Siong 已經全部支持 Alipay

外賣大家就不要指望GrabFood 或 Foodpanda 有餓了麼和美團外賣的速度了,老老實實去附近的食閣按時吃飯纔是正道

新增推薦eatigo,我每個週末都會使用eatigo開啓5折美食之旅

https://eatigo.com/sg/singapore/en

(1) 租房

我在租房這個環節基本上算是跳過了,剛來時建議找好房源,這邊的酒店居住成本很高的。因爲目前是長租在公司提供的組屋(HDB)內,畢竟室友都是公司自己人很放心,合同限制不多每月會安排阿姨定期打掃和保養空調等,手機銀行轉賬支付租金也方便。回想當時剛來的1個月每週都跟隨專業的中介校友出去找房子都十分辛苦,更不要說自己聯繫中介一家一家看了,說多了都是淚。這邊的房產中介需要考證,據說通過率只有10-15%,每個中介都會展示唯一的證書編號,所以不用太擔心被騙,不過每個中介的態度千差萬別,找到靠譜的中介能夠加快找房的速度。

由於地理位置和房屋面積質量差異,下面的租房價格僅僅是一個參考區間,數字單位爲新幣/月
組屋(HBD),普通房600-800,主人房1000-1200,整租1000+
公寓(Condo),普通房800-1500,主人房1200-2000,整租1500+

房源信息可以來自於同事,也可以自己在線挑選,方法我都寫在前面了,和同事諮詢過新加坡租房的大致流程

  1. 看準自己喜歡的房子
  2. 看清楚合同,看清楚合同,看清楚合同,簽約
  3. 籤1年一般押一付一,籤2年押二付一
  4. 中介費是根據實際情況由房東或者租客來承擔,一般根據合約長短支付0.5或1個月的房租作爲中介費

(2) 買房

雖然是否決定買房的話題爲時尚早,但經歷了魔都十幾年房地產的上漲自然也不會錯過對新加坡房地產的研究,如果你是衝着30w新幣的組屋(HDB)那麼找新加坡本地人結婚是最快的途徑。新加坡在2018年07月06日0點開始調整了印花稅,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2-3年內拿到永久居民(PR)已然不易。新加坡私人公寓(Condo)的價格和質量相對國內來說是有優勢的,但是1室80w,2室100w,3室120w這樣的價格加上印花稅還是會讓我們感到一丟丟肉疼,好在房地產市場漲幅長期平穩且退出機制清晰,租房市場也足夠活躍,而且銀行可以貸款7成+2%左右的低利率還是足以讓我們擁有奮力一搏的勇氣,不用犧牲6個錢包。

現在無論在哪裏手機的使用比重都是極高的,我自己來新加坡前把小米6替換爲華爲P20 Pro,妻子還是用的小米MIX2,在國內早已習慣電信樂享家199元全國無限流量,我們的老卡1個是移動,1個是聯通,來到新加坡之後選擇了無合約限制價格爲29.99新幣無限流量的虛擬運營商Zero1.sg,因爲背後是Singtel所以質量有保障。在新加坡接收國內短信驗證碼之類不要錢,雙卡雙待都是沒有問題的,不過我妻子還是很期待iPhone即將推出的雙卡功能,畢竟她在美國時的iPhone5s也用了4年多,被我硬生生拖入Android陣營實屬不易。

新加坡公共交通發達,Google Map 在手說走就走。我的選擇和國內類似,能坐地鐵儘量就不會選擇公交車,因爲坐公交車有幾點不爽,如果你不熟悉新加坡或者不會熟練使用 Google Map 建議不要輕易乘坐公交車。

乘坐地鐵切記不可吃喝、吸菸、攜帶榴蓮、大聲喧譁和帶寵物,乘坐公交車的規定與地鐵類似但有以下額外注意事項

  1. 公交車來之前一定要招手纔會停
  2. 在到達下一站前一定要按 Stop 紅色停車按鈕,不然不會停
  3. 下車時還要再刷一次交通卡確認付款

除了公交車和國內差異較大以外,平時過馬路記得按一下身邊的指示燈,你不按或者對面也沒人按,那你就不用想着過去了

這邊的公交卡稱爲 EZ-Link,想刷 NFC 不好意思沒有小米和華爲,請購買 NFC SIM card。雖然充值很方便支持國內雙幣信用卡,但我還是很想念上海二維碼掃碼進閘機。另外新加坡地鐵站沒有安檢,沒有安檢,沒有安檢。

我丟過一次地鐵卡,爲了挽回裏面25新幣我第一次主動走進新加坡警察局開具丟失證明,他們做事確實負責而高效,不過我因爲操作失誤導致舊卡數據沒有正常轉移到新卡,超過7天申報時間我也沒有辦法無力迴天,所以再一次懷念下國內的手機刷卡。

新加坡已經遍佈 Mobike 和 ofo,摩拜的國內賬戶可以在這裏直接使用,ofo需要重新註冊。

新加坡打車市場已經被 Grab 一統江湖,Uber 和滴滴出行都入股 Grab,另外 Grab 打車很安全而且支持支付寶(Alipay),普通出租車都支持微信和支付寶

關於機票從上海往返新加坡的航班很多,價格和飛行時間比較透明就不多說了,我這裏還是推薦大家體驗下新加坡航空(Singapore Airlines)的服務,今年航空公司評選又站回全球第一,即使乘坐經濟艙也不要忘記品嚐一下新加坡司令哈。

今年國慶節期間我和老婆買了新加坡至四川成都的5日往返機票,新加坡航空旗下的勝安航空(SilkAir),令我感到驚喜的是2人機票往返價格總共才1600人民幣。

新加坡擁車成本比較高,雖然公共交通發達,但是開車的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新加坡和國內的走位不一樣,行走避讓和司機開車位置與國內正好相反。

傳統的四大金剛扯完了,我們再聊一些逆轉未來的話題

安全

新加坡的安全本質上是基於嚴格的法律加上遍佈各地的攝像頭,你如果想挑戰下不如先了解下鞭刑的酸爽和罰款罰到你肉疼的數字。

吸菸,喝酒,亂扔垃圾在法律中都有明確要求,雖然不能百分百杜絕抽菸現象,但你走在馬路上不會遇到隨意吐痰也不需要提防狗屎。穿過十字路口車輛都會早早的自覺停下來等你先過去,新加坡隨處可見的就是無障礙設施,地鐵沿線基本都設置了棚頂,既可以防曬又可以躲雨,即便每天都能遇到短時暴雨由於出色的排水系統也從來不會看到有積水。

在國內隨時會收到的垃圾短信和房產金融中介等騷擾電話,在新加坡基本是看不到的,不過Email和WhatsApp這種網絡騷擾還是無法消滅的。這邊的違法成本比較高只要被投訴就會收到法律的嚴格制裁,當然注意保護自己的隱私安全始終不能掉以輕心,畢竟再文明的社會偶爾也會遇上小人。

在新加坡你基本不用擔心丟失物品,因爲大概率都能找回來,包包也不用刻意放在前面,拉鍊忘記拉上也沒關係,不用擔心人口販子和小孩走丟,更不用擔心一個人走夜路會不會不安全,犯罪成本高促成的低犯罪率給你帶來的不僅僅是安全感更是幸福感。

由於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極好,無論是過去還是未來基本是不會受到任何災難氣候影響,颱風、海嘯或者地震是不存在的

新加坡的人際關係相對簡單,與人爲善的過程中也不要忘記多留個心眼謹慎一些,在這邊和他人發生誤會大多數都會聽到Sorry和I am fine而不是爭吵,規規矩矩排隊而很少有人隨意插隊,政府辦事效率高以廉潔著稱也是難能可貴,在新加坡未必有國內這麼親切有人情味,但你能感受到的是相對的公平和簡單。

健康

我在上海的時候就飽受着變態反應性鼻炎的痛苦,每次體檢醫生都開玩笑要不住到外環去吧,沒想到現在離家這麼遠。至少來新加坡後我的鼻子就徹底舒暢了,我原來對空氣質量也不以爲然,買個小米淨化器放在家裏,直到離開上海前看見基因檢測報告提醒風險最高的是鼻咽癌,我才明白空氣對於每個人的未來都是如此重要。

新加坡的溫度常年保持在30°上下,不會像上海夏季烈日炎炎,但新加坡比較像“藍天白雲 晴空萬里 突然暴風雨”,有云有風有遮雨棚,身體其實會覺得很舒服.

之前已經說過新加坡的飲食文化以食閣(Food Court)爲主,這些小店很多都有幾十年的歷史,食物未必都符合你的胃口但至少足夠安全,不用擔心地溝油。合理的飲食搭配以及規律的生活節奏纔是根本。

新加坡本地人都注重健身,如果不想花太多錢在健身房可以考慮在小區附近的體育館免費跑步或者花費1.3新幣游泳。私人公寓(Condo)一般自帶小型游泳池和健身房,雖然小但有總比沒有好。如果公司有補貼健身房的價格(一般150-200新幣每月)其實也不算太貴,每月99新幣可以選擇像Fitness First or Pure Fitness(Pure Yoga)等專業健身房。

關於看病,因爲前段時間工作比較忙抵抗力突然下降導致出現額頭皮膚紅腫,在國內經歷過不注意小病而釀成大病的慘痛教訓,我是如何做到花8000元拔智齒的,所以這次特地請1天病假去公司合作的Raffles Medical私人診所看病,事後看診斷結果比較準確且看病過程十分高科技+高效率,病因是帶狀皰疹,總共99新幣,30是問診費其餘都是買藥錢。只不過第二天我發現未有起色且眼皮紅腫都快睜不開了就先讓昨天的醫生開具的急症介紹信,然後直奔Raffles Hospital,在瞭解基本無大礙和每位專科醫生複查至少300新幣起步的情況下果斷申請放棄繼續治療趕緊溜回去休養生息,這一趟花了199新幣,其中130爲問診費(節假日看病費用翻翻)。命固然重要,但人只要一生病真的可能失去一切甚至連累家人。

和同事回顧了他們看病的流程,作爲外國人一般也是建議直接去附近的私人醫院,價格其實差不多但不用排隊。如果選擇去政府醫院比如NUH等可能存在排隊現象,這個體驗對於國內看病來說大家心裏應該很明白有多痛苦,如果各位有足額的醫療保險在國內其實可以選擇特需醫療(免排隊+專家門診)。關於新加坡醫院的更多信息可以參考最上面的介紹。

印尼“燒芭”引發空氣污染和馬來西亞動不動就拿斷水挑事也是新加坡需要持續努力解決的問題之一。

新加坡的蔬菜和水果算不上貴但也不會像國內一樣便宜,除了貓山王榴蓮和部分進口水果質量和價格有優勢,也沒有太多的種類可供選擇,我自己會從網易考拉購買Swisse作爲補充,話說新加坡的營養品真心貴,同樣的Swisse一小瓶賣56新幣,其它品牌價格也是高居不下。

娛樂消費

新加坡本身就很小,加上我和我妻子都傾向於工作,學習和健身。平時的娛樂活動也就停留在節假日出去尋找下親民美食,慢慢遊覽新加坡僅有的幾個景點,新加坡環球影城,S.E.A.海洋館,新加坡動物園,新加坡夜間動物園,濱海灣花園,金沙酒店附近的魚尾獅和摩天輪,聖淘沙和賭場,其它像植物園,大學校園很多都是免費的,旅遊一般2天可以快速結束,如果需要細細品味也就再多增加1-2天足夠了。

新加坡娛樂設施真的不算很多,看電影還得去現場買票,網上購買需要多花錢。吃喝玩樂想看看附近的活動和評價都沒有像美團點評類似的產品,畢竟需求不像國內這麼大,但我覺得讓國內的美團貓眼或者阿里淘票票來進攻新加坡市場,相信分分鐘鍾可以拿下。

新加坡本地目前小額仍然以現金爲主,商場一般支持刷卡,而主要的景點和購物中心區域全部覆蓋支付寶(Alipay)

教育培訓

雖然現在談教育太早但是新加坡本地的教育資源始終都是偏向本國公民的,對我們來說永久居民(PR)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要不要買學區房,要不要做義工,也是留給自己的問題。感覺這又有上海戶口,學區房,拼父母,何其相似?

新加坡和中國一樣都很注重基礎教育,對子女的教育支出都很高,新加坡第三方教育機構或者成人專業類培訓機構的市場也很大。最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英國BBC邀請3名威爾士的優等生體驗韓國雞血教育的文章,除了深刻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理解韓國快速崛起的因素,成熟而完整的教育產業鏈對孩子很重要,對國家來說更重要。

工作生活

我目前在一家新加坡互聯網公司上班,工作制度是彈性的,沒有嚴格的打卡要求,正常時間爲09:30-19:00,周圍以中國同事居多,大部分是在這邊讀書畢業工作,學校幾乎清一色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工作語言爲英文,核心生產力工具包括Google Suite,頂配MacBook Pro,Herman Miller,Dell 2417H,還有無限制的飲料,水果和零食。原以爲只能在國內的創業公司和少數尊重技術的優質公司才能看到的辦公環境,可能在國外是很常見的事情吧。新加坡互聯網公司在IT方面的人才非常短缺,也許是因爲本地人大都投身於金融行業,所以很多技術人才也是會考慮從中國引進,甚至直接在國內開設分公司。

因爲我以EP身份把我老婆也帶了過來,目前還是DP。對她來說在新加坡找一份金融行業的工作真的非常不容易,花了2個多月時間掃光了LinkedIn在新加坡幾乎所有公開招聘,遺憾的是很少有金融行業願意招聘非新加坡公民(SZ)和永久居民(PR)以外的人羣,得到的回覆大多數都是Sorry,畢竟新加坡政府在很多地方都會優先照顧本國人的利益,這個道理放在中國也很好理解。不過目前經歷了6輪面試最終拿到了一個還不錯的offer,後續DP也要轉成EP,這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

在沒有明顯壓縮新加坡生活成本,按1人每月估算爲1w人民幣,如果是2個人差不多是1.5w人民幣

新加坡月薪中位數是4500新幣左右,新加坡人力部公佈了 2018 年全國的工資中位數 4437 新幣 / 月

HDB合租主人房: 1100
水電網: 50
移動套餐: 9.9
飯費: 20x30
交通: 2x30
健身: 99
理髮: 12
其他: 100

≈2030.9新幣≈10000人民幣,如果你是單人還可以選擇普通房大概800每月。不過我相信新加坡貴的部分體現在後期的看病和生娃教育上
扒一扒新加坡的精英制度!月薪 14 萬的人到底經歷了什麼?
中國 VS 新加坡,生娃養娃究竟要花多少錢?

中國:

  • 生娃:3000-1 萬人民幣
  • 養娃:65 萬元 - 130 萬人民幣
  • 總計:約 65 萬 - 131 萬人民幣

新加坡:

  • 生娃:1003-18912 新幣
  • 養娃:至少 67 萬新幣
  • 總計:約 69 萬新幣

推薦下Grammarly for Chrome,在寫郵件和文檔時可以快速發現並糾正語法錯誤,對提升英文書寫能力非常有幫助。我自己也是第一次開始深度使用MacBook,記錄一些簡單的入門過程在Blog中,也可以做下參考。

MacBook macOS 從小白到入門

養老政策

新加坡不養閒人,你在新加坡的食閣(Food Court)仔細觀察過就會發現幾乎所有打掃衛生的都是老年人,和中國相比新加坡的養老金CPF是交多少退多少,不會被平均,所以更多的本地人會提前瞭解基金股票保險和投資房地產等方式來爲自己養老。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國家的老齡化問題已經凸顯,我們都可以看到未來國內嚴重的老齡化趨勢,誰又能獨善其身呢?

新加坡政府因爲樓市過熱而提高印花稅的閃電行動,中國也吹響了全球徵稅的集結號,無論身在哪裏我們始終躲不開政治不是嗎?

日用品推薦

回顧來新加坡前後的經歷,我希望自己分享的一部分實用建議和商品可以幫助大家更好的適應新加坡生活。如果你不喜歡網易嚴選和網易考拉可以選擇性跳過。

我自己攜帶並且大家都能買到的產品分享:

  1. 藥品:我帶的是泰諾和夫西地酸乳膏,這邊初期看病成本還是比較高,建議最好帶一些板藍根、急用的抗生素、抗過敏藥及自己習慣的常用藥,如胃藥、哮喘噴劑等等。
  2. 其他綜合的日用品,我是分3批帶過來的,這裏按照重要性分成2部分來推薦,大部分來自網易嚴選和網易考拉工廠店,關於原因我也記錄了自己的觀點。

我的線上線下購物變遷史

必備推薦

我就只推薦適用於男同胞的產品了,雖然我妻子也是在嚴選和工廠店買,如果各位有需求我日後可以再補充,她的東西實在是多

[手機/耳機/智能穿戴無推薦]
Follow Your Heart

28寸 純PC“鋁框”(非全鋁)拉桿箱
新秀麗製造商,但是怎麼看怎麼覺得更像是日默瓦(RIMOWA),雖然有小米90分旅行箱但20寸太小,爲了追求更大容量就買了這款,使用感受非常可靠,五星推薦

[雙肩包無推薦]
我自己背的是一加(OnePlus)1代和2代,她帶的是Longchamp和Doughnut,都是多年的老包了

獨美
眼鏡我和妻子每人配了2副做主備,我們買的都是來自京東衆籌的獨美,3.3g鏡架加鏡片只要398。小米有品太陽鏡帶了1副,不過來新加坡後我從來沒佩戴過

[晴雨傘沒有推薦]
新加坡經常短時暴雨,平日基本陽光明媚,建議攜帶一把晴雨傘,既能遮陽、又能擋雨。我自己帶了1把天堂和1把小米晴雨兩用,因爲比較懶所以買的都是自動傘。只是可惜了RealBrella 銳樂 不對稱設計長柄傘留在家裏吃灰,我好喜歡這款大紅色啊。

[跑鞋無推薦]
自己帶了2雙舊鞋過來,嚴選上買過一雙類似Adidas UltraBoost的鞋子還不錯。我妻子帶了Asics GEL-Kayano 24,無論在網易考拉買還是在新加坡本地買Asics都很便宜,而且新加坡NIKE EPIC REACT新款居然只要130+新幣,這也是讓我覺得很神奇

兩帶式男女款軟木拖鞋2.0
兩帶式男/女款拖鞋
Birkenstock集團製造商,我特地在國內和新加坡的專賣店對比過,自己穿了1代非常舒服然後又買了2代,因爲在新加坡基本是拖鞋+短褲的夏裝,如果你的工作要求正裝注意帶好皮鞋和衣服套裝

軟彈速幹男/女沐浴拖鞋
Crocs製造商,浴室必備。本來想分享嚴選的人字拖,但不知道爲什麼嚴選把它下架了,反正我基本是放在室內穿,大家買自己覺得舒服的就好

考拉工廠店 5雙 男士精梳棉防臭休閒襪
我在新加坡穿襪子的次數就和穿運動鞋的次數保持一致,除了健身和戶外活動,幾乎都是大拖鞋走起,上次登頂新加坡最高峯武吉知馬山也是拖鞋,不過大家還是必要學我穿拖鞋爬山,以免自己給自己挖坑

網易嚴選 男式絲滑莫代爾平角內褲
考拉工廠店 男士莫代爾零束縛感內褲
我買過CK也買過網易嚴選和小米有品的純棉內褲,但真正可以打動我的材質還是莫代爾,網易嚴選和網易考拉工廠店的兩款我都買了,質感各有特色。嚴選上還有一款空氣內褲,勇於嚐鮮的同學要不試試?

考拉工廠店 男式無縫插肩短袖T恤
我買了3件來自於嚴選和考拉工廠店的運動速乾衣,但是從品質和舒適度上還是感覺不如自己再Nike實體店中購買的Dri-FIT,考拉工廠店這款已經無限逼近了。小米有品也有很多運動衣,都是可以考慮的。我個人推薦備上3套運動衣,因爲新加坡常年夏季,出汗是難免的,速乾麪料可以保持身體的舒適

考拉工廠店 男式運動短褲
這款運動短褲我五星推薦,不僅做工精湛,口袋拉鍊等細節也非常到位,我自己直接買了2條,如果不是因爲只有2種顏色,我還會繼續買。另外還帶了一條Nike Dri-FIT短褲,不過因爲沒有拉鍊所以來新加坡後基本沒穿過,在上海的時候也僅僅是健身時穿的,現在因爲設計問題算是徹底廢了。

考拉工廠店 男式針織輕薄運動褲
這款運動長褲我五星推薦,空氣面料在夏天也依舊舒爽,內口袋拉鍊細節設計極贊,我索性買了2條一模一樣的黑色款。新加坡平時上班我基本是穿這款長褲,原因和上面說過的新加坡室內空調溫度較低有關,注意保暖。

[睡衣沒有推薦]
我就直接把以前優衣庫的全棉聯名T恤全部帶過來當睡衣穿了,有時候出門也可以穿哈

[外套沒有推薦]
我自己帶了Under Armour防風防雨衣,小米有品夜跑皮膚衣,小米有品防雨皮膚衣,除了Under Armour放在公司偶爾冷的時候會披一下,其它皮膚衣還沒穿過。

[襯衫沒有推薦]
我把原來公司定製的各種正裝帶過來了,可惜就入職時穿過一次,後來就是拖鞋加運動套裝上班了

成人款 高清時尚電鍍泳鏡
黑閃系列 硅膠防水泳帽 (男女通用)
男式基礎泳褲
嚴選做了游泳裝備也出乎我的意料,關鍵是和我之前買的Speedo相比那叫一個便宜啊,我本身是退休多年的游泳二級運動員,看似很簡單的游泳裝備嚴選的質量和價格都把控的不錯,希望未來增加帶度數的游泳鏡。新加坡開放的普通游泳館使用EZ-link刷卡,1.3新幣一次非常便宜,關鍵還多是訓練使用的標準泳池人也少,定時清潔的規範讓人放心。

全球通用轉換插座
全球通用轉換插座出國的人都應該明白是必備的,嚴選居然也做出來了,感覺又要乾死一片坑爹廠商

[移動電源必須小米啊]
互聯網上一直流傳着這樣的傳說,小米什麼產品都可以黑但是誰要是敢黑小米移動電源就被其他人反過來噴死。如果不是小米移動電源的出現幹掉一衆無良商家,現在市場上還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受到低劣電池爆炸的影響,小米移動電源是真正用產品說話贏得用戶口碑的最佳案例之一。我自己買的是紫米新款,我妻子買了一個超薄款就爲了好看,哎

3頭浮動式電動剃鬚刀
科技類產品其實很想支持小米,可惜小米生態鏈不給力,就先用着嚴選高性價比的剃鬚刀好了

THREE SEVEN/777進口指甲刀便攜4件套 指甲剪小套裝 三色可選
被淘寶坑過電動指甲刀和匠技指甲刀,也被嚴選坑過過於簡約的指甲刀,沒想到最後還是要選擇韓國原裝進口的777牌4件套,我以前不瞭解斜口指甲刀,後來才發現這貨是剪腳指甲的神器啊,我以前剪腳指甲是有多痛苦哇

8件裝 摺疊多功能衣架
18頭多功能晾衣架
必備推薦,摺疊攜帶很方便,18頭多功能晾衣架晾衣服的時候一個頂百,我都差點可以不用普通衣架了

旅行分裝瓶套裝
洗護用品我建議用分裝瓶或者帶最小包裝的出國,因爲這些日常用品本身價值不高但分量重,在當地超市購買就好了,除非你非常在意使用某些品牌

考拉工廠店 智能清潔電動牙刷
我給父母買的也是同款,建議再帶上2個以上刷頭。如果你之前從來沒有使用過電動牙刷,非常建議你嘗試,清潔牙齒更加徹底和方便,愛上之後就無法回到過去手動刷牙啦

電動式硅膠潔面儀
我還記得我給妻子送的第一個禮物就是FOREO LUNA MINI2 Plus,這個也是我在網易考拉上買的第一個商品,當時這款網紅潔面儀被招商銀行壟斷,沒辦法直接購買,逼着自己瞭解到網易考拉在國內海淘市場的領先地位,也算是緣分吧。現在嚴選自己也推出類似潔面儀才十分之一的價格,買個給自己吧

韓國製造 硅膠潔面刷
韓國製造 硅膠沐浴按摩手套
韓國製造 多功能硅膠清潔刷
嚴選從韓國引進來相當專業的硅膠產品製造商,其中這3件小東西在洗臉,沐浴,洗碗上極大的提升了我的幸福感,強烈推薦人手一件

皇室御用超柔毛巾
內野製造商,這是網易嚴選當年備受爭議的產品之一,我不知道內野是什麼,但我只知道這款毛巾確實舒服

[牀單/牀笠/被套/毯子]
我從家裏帶了2套舊的,然後又從考拉工廠店買了外國人比較喜歡的牀笠,因爲晚上睡覺都是關閉空調,沒有被子就一層薄薄的毯子,一般租房子房東都會提供牀板和牀上用品,如果你不習慣或者運氣不好,在新加坡本地宜家採購也很方便的

考拉工廠店 100%桑蠶絲雙面美膚枕套
我和妻子一人一個,帶過去非常方便,水洗之後也沒有出現質量問題,面料實在絲滑

AQR創口貼
在新加坡常年夏裝,像腳和皮膚很容易受傷,帶上一盒以備不時之需

可選推薦

分享自己購買過的東西真的好累,沒想到不知不覺買了這麼多,但是能夠對自己派上用場沒有浪費也值了

泰國製造 天然乳膠枕 護頸優眠 升級抗菌
我買過記憶枕,空氣枕,乳膠枕還有各種酒店的枕頭體驗。小米8H的乳膠枕和網易嚴選的相比我更推薦嚴選的升級款,這也屬於嚴選的爆款商品了

日式多功能頸枕 舒滑款
第一次看到MUJI的微粒子U型枕就被深深吸引,現在小米和網易嚴選都有同樣類型的,我自己購買的是光滑面料,畢竟新加坡非常熱,原來在國內我還買過一個經典款

舒眠真絲眼罩
摺疊牀是帶不過去了,很早之前買過零聽眼罩,用過真絲眼罩後才明白絲的舒服,就和上面買真絲枕套的理由一樣。如果你對聲音也很敏感,除了戴耳機以外,再購置幾副耳塞也是不錯的選擇

[鼻毛修剪器]
沒有看到小米和嚴選有,看了張大媽的評測最後淘寶購入松下ER-BN50,雖然不知道和國產的飛科相比有多大優勢,至少用下來還行吧

[洗護/牙膏/洗面奶/防曬霜]
我推薦帶上便攜裝,其實選擇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理解背後的成分,我唯一推薦的就是自己在上海和新加坡都長期使用的 熊野油脂 無硅弱酸性馬油洗髮水

Swisse 男士複合維生素 120片/瓶
加上我在上海之前吃的半瓶,一共帶了2.5瓶過去,現在回頭看這個決定是非常明智的,因爲新加坡本地蔬菜和水果不算便宜,關鍵是營養品價格奇高,一小瓶都要五六十新幣。營養品不能代替藥物,更不能代替你規律的飲食作息和身體鍛鍊,請記住這只是用來輔助身體營養平衡。我妻子還會購買Swisse的女士複合維生素片+葡萄籽和Unichi玫瑰果+葡萄籽

考拉工廠店 便攜式手持蒸汽掛燙機
我妻子要買的,方便小巧,出席正式場合會排上用場

考拉工廠店 強力除蟎吸塵器
我沒同意我妻子買養生壺和破壁料理機,原本這麼大個頭的除蟎儀其實也是拒絕的,但是在閱讀過網易浪潮工作室的一篇《中國人爲什麼愛曬被子》後我認爲在美國或者韓國流行的洗衣烘乾一體機可能不適合現在的我們,但是我不希望自己身邊的人因爲痘痘或者皮膚細菌感染而受到傷害,既然網易工廠店降低了除蟎儀的購買門檻,爲什麼不嘗試改變下自己的習慣呢?

春風TryFun超潤滑避孕套
好孩子就不要點擊了,尤其是不要淘氣切換到春風TryFun系列

工作招聘

中金所技術公司最新招聘崗位

Sea Job Openings

這是我第一次創建微信個人公衆號,不會向大家推送文章,只是作爲信息分享的渠道。我和上家公司以及現在公司的人力關係都還不錯,在徵得允許的前提下給大家分享上海和新加坡這兩家公司目前的內部招聘動態,上海的職位真的的是進去的多出來的少,如果你希望相對穩定那這是很不錯的機會。新加坡這邊我會跟隨公司內部招聘郵件每半個月左右更新,工作語言以英文爲主,周圍的中國同事還比較多,不用太擔心在新加坡的語言關。這兩家公司的介紹都可以在互聯網上輕鬆獲取,如果你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直接投遞簡歷至文章內的聯繫方式。努力奮鬥未必都能達到預想的結果,但至少你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結語

如果你無法訪問github.io的原文可以查看知乎專欄的文章,如果你想了解我前往新加坡的渠道可以看微信公衆號的提煉內容

從國內跳槽至新加坡工作的經驗分享
https://zhuanlan.zhihu.com/p/44280335

從國內跳槽至新加坡的最初半年,我都經歷了什麼?
https://mp.weixin.qq.com/s/gDntToVrvFoQbyfrNf7XqA

從小到大我都沒有離開過父母的保護,感謝你們的理解和支持,也同樣感謝老婆的付出和雙方家庭的包容。
引用領結婚證那天分享在朋友圈的一句話作爲結語: I never grow up, but I never stop growing.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