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OSI參考模型與TCP/IP模型的異同

OSI的七個層次:
7層應用層直接對應用程序提供服務,應用程序可以變化,但要包括電子消息傳輸

6層表示層格式化數據,以便爲應用程序提供通用接口。這可以包括加密服務

5層會話層在兩個節點之間建立端連接。此服務包括建立連接是以全雙工還是以半雙工的方式進行設置,儘管可以在層4中處理雙工方式

4層傳輸層常規數據遞送-面向連接或無連接。包括全雙工或半雙工、流控制和錯誤恢復服務

3層網絡層本層通過尋址來建立兩個節點之間的連接,它包括通過互連網絡來路由和中繼數據

2層數據鏈路層在此層將數據分幀,並處理流控制。本層指定拓撲結構並提供硬件尋址

1層物理層原始比特流的傳輸,電子信號傳輸和硬件接口
OSI七個層次的功能:
物理層 爲數據鏈路層提供物理連接,在其上串行傳送比特流,即所傳送數據的單位是比特。此外,該層中還具有確定連接設備的電氣特性和物理特性等功能。

數據鏈路層 負責在網絡節點間的線路上通過檢測、流量控制和重發等手段,無差錯地傳送以幀爲單位的數據。爲做到這一點,在每一幀中必須同時帶有同步、地址、差錯控制及流量控制等控制信息。

網絡層 爲了將數據分組從源(源端系統)送到目的地(目標端系統),網絡層的任務就是選擇合適的路由和交換節點,使源的傳輸層傳下來的分組信息能夠正確無誤地按照地址找到目的地,並交付給相應的傳輸層,即完成網絡的尋址功能。

傳輸層 傳輸層是高低層之間銜接的接口層。數據傳輸的單位是報文,當報文較長時將它分割成若干分組,然後交給網絡層進行傳輸。傳輸層是計算機網絡協議分層中的最關鍵一層,該層以上各層將不再管理信息傳輸問題。

會話層 該層對傳輸的報文提供同步管理服務。在兩個不同系統的互相通信的應用進程之間建立、組織和協調交互。例如,確定是雙工還是半雙工工作。

表示層 該層的主要任務是把所傳送的數據的抽象語法變換爲傳送語法,即把不同計算機內部的不同表示形式轉換成網絡通信中的標準表示形式。此外,對傳送的數據加密(或解密)、正文壓縮(或還原)也是表示層的任務。

應用層 該層直接面向用戶,是OSI中的最高層。它的主要任務是爲用戶提供應用的接口,即提供不同計算機間的文件傳送、訪問與管理,電子郵件的內容處理,不同計算機通過網絡交互訪問的虛擬終端功能等。
TCP/IP的四個層次:
應用層

傳輸層

網絡互聯層

網絡接口層
TCP/IP四個層次的功能:
網絡接口層 這是TCP/IP協議的最低一層,包括有多種邏輯鏈路控制和媒體訪問協議。網絡接口層的功能是接收IP數據報並通過特定的網絡進行傳輸,或從網絡上接收物理幀,抽取出IP數據報並轉交給網絡互聯層。

網絡互聯層(IP層) 該層包括以下協議:IP(網際協議)、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因特網控制報文協議)、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協議)、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反向地址解析協議)。該層負責相同或不同網絡中計算機之間的通信,主要處理數據報和路由。在IP層中,ARP協議用於將IP地址轉換成物理地址,RARP協議用於將物理地址轉換成IP地址,ICMP協議用於報告差錯和傳送控制信息。IP協議在TCP/IP協議組中處於核心地位。

傳輸層 該層提供TCP(傳輸控制協議)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戶數據報協議)兩個協議,它們都建立在IP協議的基礎上,其中TCP提供可靠的面向連接服務,UDP提供簡單的無連接服務。傳輸層提供端到端,即應用程序之間的通信,主要功能是數據格式化、數據確認和丟失重傳等。

應用層 TCP/IP協議的應用層相當於OSI模型的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它向用戶提供一組常用的應用層協議,其中包括:TelnetSMTPDNS等。此外,在應用層中還包含有用戶應用程序,它們均是建立在TCP/IP協議組之上的專用程序。
OSPTCP/IP的參考層次圖:
OSPTCP/IP的比較:
分層結構
OSI
參考模型與TCP/IP協議都採用了分層結構,都是基於獨立的協議棧的概念。OSI參考模型有7層,而TCP/IP協議只有4層,即TCP/IP協議沒有了表示層和會話層,並且把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合併爲網絡接口層。不過,二者的分層之間有一定的對應關係

標準的特色
OSI
參考模型的標準最早是由ISOCCITTITU的前身)制定的,有濃厚的通信背景,因此也打上了深厚的通信系統的特色,比如對服務質量(QoS)、差錯率的保證,只考慮了面向連接的服務。並且是先定義一套功能完整的構架,再根據該構架來發展相應的協議與系統。

TCP/IP
協議產生於對Internet網絡的研究與實踐中,是應實際需求而產生的,再由IABIETF等組織標準化,而並不是之前定義一個嚴謹的框架。而且TCP/IP最早是在UNIX系統中實現的,考慮了計算機網絡的特點,比較適合計算機實現和使用。

連接服務
OSI
的網絡層基本與TCP/IP的網際層對應,二者的功能基本相似,但是尋址方式有較大的區別。

OSI
的地址空間爲不固定的可變長,由選定的地址命名方式決定,最長可達160byte,可以容納非常大的網絡,因而具有較大的成長空間。根據OSI的規定,網絡上每個系統至多可以有256個通信地址。

TCP/IP
網絡的地址空間爲固定的4byte(在目前常用的IPV4中是這樣,在IPV6中將擴展到16byte)。網絡上的每一個系統至少有一個唯一的地址與之對應。

傳輸服務
OSI
TCP/IP的傳輸層都對不同的業務採取不同的傳輸策略。OSI定義了五個不同層次的服務:TP1TP2TP3TP4TP5TCP/IP定義了TCPUPD兩種協議,分別具有面向連接和麪向無連接的性質。其中TCPOSI中的TP4UDPOSI中的TP0在構架和功能上大體相同,只是內部細節有一些差異。

應用範圍
OSI
由於體系比較複雜,而且設計先於實現,有許多設計過於理想,不太方便計算機軟件實現,因而完全實現OSI參考模型的系統並不多,應用的範圍有限。而TCP/IP協議最早在計算機系統中實現,在UNIXWindows平臺中都有穩定的實現,並且提供了簡單方便的編程接口(API),可以在其上開發出豐富的應用程序,因此得到了廣泛的應用。TCP/IP協議已成爲目前網際互聯事實上的國際標準和工業標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