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濤哥一起學嵌入式 第02集:工作還是考研?

大家好,我是濤哥,今天我們聊聊第一個話題:工作還是考研。

工作與考研,是每個大三大四學生都要去糾結一下的問題,也是一個很難做抉擇的話題。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意,蹉跎了歲月,感覺自己學得不夠多,沒學到什麼技能;對自己能否找到工作、自己能否勝任未來的工作沒有自信;高考失利,進了一所非211/985大學,在大學渾渾噩噩已經混了一半時間了,每天吃雞推搭、小瑪利亞,不想再這樣頹廢下去,想通過考研改變自己。這些都會滋生你考研的念頭,希望通過研究生能改變自己、提高自己。

不僅在校學生、工作1~2年後的職場新兵,也會經常反覆糾結這個問題:工作一兩年了,慢慢發現自己知識和技能上的薄弱,原來大學裏學的,全都是個屁;發現你的部門經理、小組主管都是清一色985碩士、名牌大學畢業;對目前做的工作不滿意、整天就是修修補補、打打雜,做些重複性的工作,沒啥技術含量,沒啥發展前景。想去轉研發、做管理、想做一份更有前途的工作,但是自己的學歷背景、技能狀態在人才市場上沒有競爭優勢,繁忙的工作、勞累的身軀,又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提升自己,於是產生回爐充電的想法。

關於考研與工作的利弊分析,網上分析討論得已經很多了,相信大家通過各種網絡途徑也都看過,什麼學歷萬能論、能力至上論、時間成本、邊際成本、還有什麼沉沒成本啥的,乖乖,原諒我,有些現在還沒搞懂,總之討論得很精彩,這裏就不贅述了。星爺曾經說過:球,不是這麼踢嘀!有時候,帳,也不是這麼算嘀!

就像你跟你的家人,父母對你的付出、怎麼算?可以用金錢衡量嗎?不能,父母對你的愛,對你的付出,無論是出於愛,出於億萬年遺傳下來的生物本能,還是出於社會道德的約束,這個是無法計算的,本心而已。你反哺父母對你的愛、照顧他們、關心他們,給他們購物買東西,會計算是否虧本嗎?會在朋友圈炫耀一下嗎:今天我給了爸爸媽媽XX錢,買了XX嗎?我想大部分人是不會的,本心而已,也就是說從你內心深處覺得這樣做是對的,你感覺心中無愧。如果你家兄弟姐妹三個,當你想給你的父母買件衣服時,你都要去做比較:爲什麼他們倆不買,每次都是我買?我猶記得12歲那年,我記得清清楚楚,父母給哥哥買了一件新衣服,沒有給我買,哼,現在他們一件都不買,憑什麼每次都是我買?想到這裏,估計你開始糾結起來了,開始陷入各種回憶,做各種對比,成本計算,你的選擇也會變得無比糾結。你到天涯上,會看到各種流水帖,看到各種高學歷家庭主婦,在那裏絮絮叨叨,跟婆婆、跟公公、跟小姑子,跟相親男、從一張衛生紙,一瓶水的蓋子、說到一碗飯、一杯水、一件件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彷彿一個21世紀的祥林嫂,其實大家也都很理解她的痛苦與“悲慘的人生遭遇”,只是覺得她沒活通透。

當一個異性追你,你開始陷入糾結,是答應TA,還是拒絕TA?答應了TA,發現TA不是你想象中的那麼完美,你還不夠喜歡TA,萬一以後還能找到更好的呢?現在就答應TA,是不是吃虧了?委屈了自己?當你在反覆比較、糾結曖昧中,發現TA早以失去了耐心,轉而去追另外一個人了。看到他們在校園裏牽手散步,此時你的心裏是不是有種說不清的滋味?你是真正的喜歡TA,還是佔有慾在作祟?有時候客觀不是那麼重要了,反而需要我們要更加清晰地認識自己。

很多時候,考慮的太多,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對世界的認知存在偏差,會影響我們做選擇。選擇能力,其實我覺得選擇決策能力,是人類很核心的一個能力,也就是我們常人所說的“眼光”。但是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世界一直在變,每個人的認知都存在偏差,每個人的選擇可能都不一樣。大道至簡,尊重自我,follow your heart,有時候反而是最好的選擇。就像很多人工作考研一樣,其實很多人內心已經有答案了,隱藏在內心某個隱蔽的角落,他只是不太確定,反覆地去找不相關的人去反覆確認、尋求支持、找歸屬感。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都有自己認爲最合理的選擇,考慮得太多,參考得太多,有時候也就擾亂了你的本心,影響了你做選擇的原始初衷。很多人考研,有時候都根本沒有認真地思考過,就是隨大流:看到別人考,覺得自己也要考。

那什麼是本心呢?很多人考研,我覺得想法無外乎下面各種情況:真的喜歡科研,對某領域有興趣,想深造;就想混個文憑,對以後找工作有利;高考失利,對現狀不滿,想體驗一下名牌大學那種真正象牙塔般的校園生活;對未來感到恐懼,不自信,想通過考研提高改變自己;喜歡的人在那所學校、那座城市,想去TA的城市,走一走TA曾經走過的路;到了社會上,發現找對象不好找,想回爐重溫一下校園裏純潔的生活,談一場純潔的戀愛,重溫那夕陽下的奔跑和逝去的青春。這些都可能是我們選擇考研真正的原因。這些本心都很好,只要不違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違反法律道德,反而能成爲我們的強大內動力。

尊重本心很重要,但是我們真要做出選擇,有時候還要考慮各種現實。首先,你的本心是否在真正認識自己、認識這個客觀世界之後,還能保持不變?

你對某個領域感興趣,想深造?你對這個領域是否真正瞭解過,還是從門外看,很吸引人?你有沒有嘗試過去入門,做過一些體驗?有時候你不去體驗一下,也許對這個領域的認識存在偏差和誤解,你的“興趣”也不是真正的“興趣”。就像喜歡一個人一樣,如果你跟她不接觸,就靠外貌身材,這種喜歡可能是一種生物本能,還很難說得上喜歡。跟她相處一段時間,如果你發現她懶惰不衛生、自私任性、吃飯打嗝吧唧嘴、睡覺打呼放屁、三觀感人,處處跟你對立,如果你還能堅持喜歡,那估計就是真愛了。否則,你僅僅靠外貌來做選擇,那以後的日子裏,估計只能兩個人假裝相親、假裝相愛了。你上高中時,憧憬大學裏的美好生活:以爲校園裏到處都是陽光綠地、莘莘學子、梧桐樹下打着花傘、那白衣飄飄的女孩。到了之後,你發現到處是工地、裝土的大卡車從你身邊開過,翻起一陣塵土、濺你一身泥。好不容易回到宿舍,你的室友正光着膀子,扣着腳丫子,大喊大叫,在推搭吃雞。於是你開始失望,開始嚮往研究生的生活,那裏有知性的×××姐、睿智的學長,帶着你一起科研,探索未來。進去之後,你才發現,全是一幫工科狗,頹廢的菸酒僧,每天抑鬱消愁,跟老闆鬥智鬥勇。

同時,我們也要認清自己,自己真得適合做研究?你是否真正理解了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他們跟矩陣有着什麼樣的內在聯繫?還是隻是期末臨考刷題,刷了高分?你是否真正理解了函數的正交、傅里葉變換、拉普拉斯變換、Z變換,離散傅里葉變換呢?牛頓迭代法、泰勒級數,你真正吃透了嗎,還是停留在只會用的階段?對於科研來說,需要的理論比一般工程人員要高很多,不僅僅停留在會用,知道API的階段。如果自身的理論素養和基礎技能達不到,走科研這條路無疑是比較艱辛和痛苦的,光靠興趣有時候很難支撐的。說點傷人的話,其實我們90%的人是不適合科研的,科研不會給你近期回報,甚至顆粒無收,這對於很多要面臨生存、吃飯問題等諸多現實的人來說,更加艱難。當然,如果你把科研、文憑當作一個工具,只是爲了滿足體制或社會需求,以後想靠着它混,穩定又體面。這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也是很多人在做的選擇。

對於一部分想要通過研究生學習,提高自己改變自己的人來說,這裏也要給你潑一潑冷水,不要對平臺這些外在因素,給於太大的期望。一個人真正牛逼,關鍵還得靠自己。平臺給你的是難得的鍛鍊機會,而且還是你花幾年的時間成本換來的。如果你奢望平臺培養你成長,老闆還等着你賺錢呢!你說你爲了考研,一無所長,是不是很尷尬?很多人可能從大一開始,就立志考研,四年下來過着苦行僧般的生活,風裏來雨裏去,支撐他們的只有心中那崇高的信念:考研。高數、現代、馬經、考研英語翻了無數遍,就算考上了,你會發現,留給你鍛鍊技能、提高技能的時間只有研二一年的時間,研一各種課、流程你要走一遍,研三要找工作寫論文,你說你的技能提升有多大的空間?跟大一一開始就鍛鍊各種實戰技能,到你研究生畢業,人家已經5、6年的實戰經驗了,你有多少優勢?

總之,考研還是工作這件事,就像你是否答應跟別人交往一樣,別人的建議和選擇,只是一種參考和建議。我們每個人都處在社會大環境下,個人的命運是無法獨善其身的,20年前的拿錢買城市戶口,現在免費送,農村戶口你發現你回不去了;30年前吃商品糧最吃香,15年前國企大下崗;搞×××的不如賣茶葉蛋的,到現在的考公熱。我們每個人都在被歷史進程裹脅,現在看起來很不錯的選擇,再過幾年也未必。關鍵還是你自己,儘量認清自己,不自卑不自妄;認識這個世界,儘量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吧,這樣也許你更願意付出,堅持得時間可能會長一點、做得可能會更好一點,先寫到這裏,吃早飯。

《跟濤哥一起學嵌入式》專欄,會不斷更新:從學員疑問反饋、學習路線、學習方法、職業發展、工作考研、求職面試、刺激戰場無所不談。如果你在學習嵌入式、求職考研等方面有什麼疑問,歡迎加入嵌入式學習QQ羣:475504428,或收聽微信公衆號:宅學部落(armlinuxfun)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