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向洋離開微軟,美國科技巨頭再無華人核心高管

北京時間11月14日凌晨,在微軟服務23年的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博士(Harry Shum)宣佈離開微軟,正式離職時間爲 2020 年 2 月 1 日,離職後,他將繼續擔任微軟 CEO Nadella 和微軟創始人 Bill Gates 的顧問。

在微軟效力時間最久的華人高管選擇離開

作爲在微軟效力時間最長的、職位最高的華人高管,沈向洋還是選擇了離開。

之所以選擇在11月離開,沈向洋表示,因爲11月對於他來說有特殊的意義,他職業生涯裏幾乎所有的大事都發生在11月。

1996年11月4日,我在雷德蒙德加入了微軟研究院;

1998年11月5日,我參加了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創建儀式;

2007年11月,我作爲搜索產品研發工程副總裁正式加入必應團隊;

2013年11月,我成爲執行副總裁、加入高級管理團隊,主管技術與研究;

而今天,2019年11月13日,一切圓滿始終。

早前,新華社曾如是評價沈向洋:“在微軟 19 年,沈向洋是如今微軟領導結構中位置最高的華人,也被外界譽爲‘微軟在中國的形象大使’”。

今晨微軟在一封感謝信中也高度肯定了沈向洋爲中外科技合作架起的”橋樑“作用 — ”你是微軟的中國先生,更是中國的微軟大使“。微軟表示,“感謝你,Harry ! 感謝你,沈向洋博士!”

沈向洋本人的經歷也頗爲傳奇,他從小便是一位資質超羣的“天才少年”。1980 年,14 歲的沈向洋考入現東南大學自動控制系時,是當年入校年紀最小的學生。之後他去往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攻讀碩士學位,後又赴美深造。

微軟是沈向洋唯一效力的企業。1996年,沈向洋於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學院博士畢業後就加入了微軟,他以研究員身份加入位於雷德蒙德的微軟研究院總部。1999 年,沈向洋回到北京參與創立微軟中國研究院。2004 年,沈向洋升任第三任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科學家。2013 年,沈向洋接替退休的微軟前首席研究和戰略官克雷格·蒙迪成爲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

19年來,沈向洋、李開復、張亞勤等人一手創辦的微軟亞洲研究院成爲了中國科技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它源源不斷地爲中國科技界輸送人才,被譽爲中國 IT 界的黃埔軍校,從這裏走出了中國互聯網科技圈的半壁江山。

現任微軟CEO薩蒂亞·納德拉也對沈向洋在微軟的貢獻予以肯定:

Harry 對微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在計算機科學和 AI 領域的貢獻爲未來的創新留下了遺產和堅實的基礎。我要感謝他的領導和合作伙伴,以及他爲微軟所做的一切。

目前尚不知道沈向洋將會去往何處,但是據業內人士猜測:除了繼續擔任微軟顧問,沈向洋有極大可能回到國內。

當然,一切都還是未知數,或許不久之後,沈向洋又會像今天這樣,做出震驚全世界的選擇。

美國科技巨頭爲何留不下華人高管?

2005年,時任微軟全球副總裁的李開復離開了微軟,正式加入谷歌,並任大中華區總裁;2014年,時任微軟公司全球資深副總裁,兼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的張亞勤離開微軟,加入百度;2016年,時任微軟執行副總裁的陸奇宣佈離開,正式加入百度。

應該說,自陸奇在2016年離職之後,沈向洋就成爲了美國科技巨頭中唯一的華人高管。而此次沈向洋離職,也意味着美國科技巨頭再無華人高管。這些美國科技巨頭包括:蘋果、微軟、亞馬遜、谷歌、Facebook、英特爾、IBM、高通、甲骨文、英偉達等。

相比越來越多印度裔人才晉升高管乃至出任CEO,華人高管職業上升通道爲何“艱難”?

在InfoQ此前一篇報道文章《爲何華人高管寥寥無幾:論華人工程師之領導力》中,作者曾經對陸奇和納德拉的領導風格做了詳細分析和論述,雖然可能會有些“以偏概全”,但是依舊可以一窺華人高管遭遇職業天花板的部分原因。

納德拉既是一位優秀的變革領導者,也是一名優秀的目標領導者;而陸奇而言,目標領導是其長處,而變革一個複雜的組織,長期堅持一個堅定的目標,形成一個強有力協調統一的統一戰線,並不是陸奇的特長。

華人培養領導力有三個步驟:更頻繁、積極的溝通;從技術領導者到商業領導者的升級;注重培養溝通能力和影響力。

私募大王、凱雷資本創始人David Rubenstein曾經說過,領導者有三個能力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努力把事情做好,用行動證明自己;第二個層次是講出來影響別人,說服別人追隨自己;第三個層次是寫出來,更大範圍、更深遠地影響你所在的整個羣體。 在美國的華人工程師,通常能夠做到第一個層次——把事情做好,很少有人能做好第二個和第三個層次。這就是爲什麼我們看到今天華人的領導者如此之少的根本原因。

附錄1:沈向洋致員工的道別信

同事們:

11月,對我來說,在過去的二十三年裏,具有非常特殊的意義。1996年11月4日,我在雷德蒙德加入了微軟研究院;1998年11月5日,我參加了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創建儀式;2007年11月,我作爲搜索產品研發工程副總裁正式加入必應團隊;2013年11月,我成爲執行副總裁、加入高級管理團隊,主管技術與研究;而今天,2019年11月13日,一切圓滿始終。

能在這樣一家偉大的公司,縱貫研究院與產品研發團隊,其至上體驗,永生難忘;感恩之情,無以言表,惟有深懷於心。

能與一羣計算與技術產業最聰明的人一起共事,能有機會來參與解決人類面臨的巨大挑戰並幫助公司塑造“下一個未來”,我深感無比榮幸;能夠幫助推動計算科學的發展,尤其是與微軟研究院和學術界這麼多才華橫溢、成績斐然的研究員與學生共同創新,我更感到無上榮光;我們在必應搜索領域的那些鐵尺寸進——提升搜索質量和性能、提高廣告盈利和用戶體驗,以讓對手膽寒之勢持續推出包括Bing for Business在內的全新產品;這一切都讓我倍感難忘。而更讓我珍視和驕傲的,是我們締結的友誼。

離開微軟是我一生中最艱難的決定。今天,微軟已經如此地成功,在人生的這個階段,我覺得,已經是時候去開啓一個新的篇章;去探尋超越微軟、超越商業的新挑戰;去思考爲產業、爲下一代計算科學領域的研究員和工程師們,還能多做些什麼。

我爲你們感到自豪——爲微軟、爲人工智能和研究事業部、爲微軟研究院、爲搜索和廣告新聞團隊、爲必應團隊、爲亞洲互聯網工程院、爲亞洲研究院,也爲我們共同的成就而自豪!我將會非常想念大家。我相信,大家會在薩提亞和凱文的領導下,繼續取得新成就。

過去二十三年中,我學到了很多,其中最大的心得就是——我們雖無法預卜未來,但能夠做最好的準備:坦蕩、寬容、善待他人。

謝謝你們,我的朋友們!

沈向洋

附錄2:沈向洋職業生涯一覽

1991年,沈向洋進入全美計算機專業排名第一的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學院,成爲圖靈獎獲得者、著名計算機專家拉吉·瑞迪(Raj Reddy)教授的學生(拉吉·瑞迪與愛德華·費根鮑姆因爲在人工智能方面的貢獻而分享了1994年的圖靈獎)。1996年,獲得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學院機器人專業博士學位。

1994和1995年暑期,沈向洋曾在美國DEC公司劍橋實驗室及蘋果公司交互媒體實驗室實習,並在完成博士論文後,加盟位於硅谷的“真實空間”(RealSpace)創業公司。

1996年,沈向洋作爲研究員加入位於美國華盛頓州雷德蒙德(Redmond,Washington)的微軟研究院,正式開始了在微軟的工作生涯。

1999年,沈向洋回到北京參與創立微軟中國研究院(後更名爲微軟亞洲研究院),並擔任微軟亞洲研究院計算組主任研究員,高級研究員。

2004年,沈向洋升任第三任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科學家。在他的帶領下,微軟亞洲研究院在計算機視覺、圖形學、人機交互和統計學習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2007年,沈向洋升任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在微軟應用與服務部門負責微軟必應搜 索引擎的全球產品研發工作。2013年,接替退休的微軟前首席研究和戰略官克雷格·蒙迪(Craig Mundie)成爲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主管微軟技術與研發部門,並主要負責推動公司中長期總體技術戰略、策略以及前瞻性研究與開發工作。

2013年11月14日,微軟公司正式宣佈,任命沈向洋爲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主管微軟技術與研發部門,並主要負責推動公司中長期總體技術戰略、策略以及前瞻性研究與開發工作。

2019年11月14日,沈向洋離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