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基本概念與static NAT 配置

NAT地址轉換——緩解IP地址緊缺,有效隱藏內部主機,處理地址重疊,但延遲增大,配置和維護複雜,不支持某些應用

 

NAT轉換方式

只更改源地址

只更改目的地址

同時更改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NAT轉換方式:靜態轉換、動態轉換、端口轉換
NAT對應用是透明的

 

動態端口地址轉換(DynamicPAT)--當多個本地地址映射到同一個全局地址時,用端口號來區別不同的本地地址
協議類型--TCP/UDP
協議端口號
PAT表項包含內部全局地址和端口號、內部本地地址和端口號、外部本地地址和端口號以及外部全局地址和端口號


本地地址——主機發送的數據包所含

全局地址——經路由器轉換後的數據包所含,全局可路由

內部本地地址——內部主機實際地址

內部全局地址——內部地址經路由器轉換後在外部顯示的地址,代替一個或多個本地IP地址,對外的,合法主機地址

外部本地地址——外部地址經路由器轉換後在內部顯示的地址,不一定是合法地址

外部全局地址——外部主機實際地址,合法主機地址

 

inside和outside指設備所在的真實位置

local指設備在inside時的標識

global指設備在outside時的標識

 

inside接口收到IP包,先路由,若包要由inside到outside,就再NAT

outside接口收到IP包,先查NAT表看是否有對應條目,有就進行NAT並再路由,沒有就直接查看路由表

 

靜態NAT將一個內部地址轉換爲全局的、唯一地外部地址,可以訪問外部又能爲外部所訪問

動態NAT地址轉換本質上與靜態是一致的,只是先定義一個轉換地址池,當PC有一個向外的連接請求時,從地址池中取出一個IP地址,當連接斷開時將把取出的IP重新放入池中,以供其他PC向外連接時使用

動態轉換可以讓一個公網IP地址被不同的站點使用多次,比靜態只能讓一個特定站點使用跟高效

雖然動態地址轉換高效且利於管理,但外部用戶不能訪問內部特定的地址,因爲他們之間沒有靜態映射,當每個會話結束後,主機再次發起連接,很可能分配不同於上次的本地全局地址,所以不可能用一個本地全局地址訪問內部特定的地址

 

NAT配置步驟:

1.接口IP地址配置

2.使用訪問控制列表定義能做NAT的主機

3.定義可用的公有地址、靜態地址池或者端口地址

4.關聯地址轉換映射

5.在內部和外部端口上啓用NAT

 

實驗1配置靜態NAT轉換

 

如圖,R2爲NAT路由器,連接內網R1和外網R3,環回口和直連均已配好,R1與R2之間運行RIP,R2有一條前往R3的默認路由,R3上也有一條回R2的默認路由。

R1(config)# router rip

R1(config-router)# network 10.0.0.0

R1(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1.0

R1(config-router)# no auto-summary

R2(config)#router rip

R2(config-router)# network 10.0.0.0

R2(config-router)# no auto-summary

R2(config-router)# 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

//RIP產生默認路由,使R1無路由匹配時可通過該條路由到達R2

R2(config-router)# exit

R2(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23.1.1.3

//前往R3的默認路由

R3(config)# ip route 0.0.0.0 0.0.0.0 23.1.1.2

//前往R2的默認路由

現有一臺內網的主機如R1環回口lo0:192.168.1.1,想要訪問外網的一臺服務器如R3環回口lo0:33.1.1.1,而R2連接外網的接口e0/1配置一公網地址:23.1.1.2,此時需要在NAT路由器R2上做靜態NAT來實現,如下:

R2(config)# 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92.168.1.1 23.1.1.2

//將內部本地地址映射爲內部全局地址

R2(config)# interface e0/0//在接口下啓用NAT

R2(config-if)# ip nat inside

R2(config-if)# interface e0/1

R2(config-if)# ip nat outside

配置好後,在R2上顯示下NAT地址轉換表的情況(靜態映射時,地址轉換表一直存在)如圖:

 

在NAT路由器R2上打開對NAT轉換情況的監視:debug ip nat

然後在R1上用環回口地址192.168.1.1去ping下外網地址33.1.1.1,ping通後,在R2查看到的情況如下:

 

可以看到,192.168.1.1前往33.1.1.1的ping包,其源地址經過NAT轉換成23.1.1.2後再到達目的地址33.1.1.1的

再在R3上用33.1.1.1ping一下地址23.1.1.2(外網主機是不知道內網地址192.168.1.1存在的),ping通後,在R2查看到的情況如下:

 

 

可以看到由33.1.1.1前往23.1.1.2的ping包中目的地址23.1.1.2到NAT路由器R2時被轉化爲192.168.1.1,之後再傳到內網lo0口上。

由此可知,配置靜態NAT,可使得單一內網地址轉化爲一個可路由的公有地址,再直接與外網地址連通,即實現了內部主機與外部服務器的資源互訪。

 

 

歡迎來羣一起交流:166684620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