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調研的第一步:項目背景調研

一個新項目往往只有幾個月的交付週期,往往給予到需求調研的時間非常少,尤其是尤其是to G類,需求調研的機會是非常難得。那麼在做需求調研之前,我們可以多做些準備工作,提升需求調研的成功率,獲取客戶更多的信任。

一、情景再現

早上剛到公司,Boss發來消息——

“公司現在有個新項目,客戶需要做一個涉案財物管理系統,項目的資料信息發到你的郵箱,你趕緊把需求搞清楚,儘快提供一版原型去和客戶確認。”

這個場景是不是很熟悉,很多時候,領導就這樣幾句話就分配一個項目,然後催着趕緊開工。

領導分配任務之後,那麼我們就趕緊進入郵箱,把項目的資料下載下來,細細研究。即使提供了一些資料,我們就可以開工畫原型了嗎?

肯定不行,在接到一個新項目之後,我們需要先做項目背景調研。切莫着急開工做原型。

二、爲什麼要做項目背景調研

在做To C端產品,首先需要做商業需求分析BRD,然後是市場分析MRD,纔會進入到產品分析PRD。

那麼在B端產品和G端產品,業務需求複雜,如同茂密的森林,一不小心就會迷失在業務細節中,難以看到業務的全貌。

導致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在於:一個行業花費了幾年甚至幾十年時間建立起來的業務流程與規範,我們很難用一兩個星期完全消化。

面對這樣一個錯綜複雜的場景,產品經理最好的做法是循序漸進,從最粗略的項目背景,業務目標開始,然後分析業務流程,再到界面展示。

所以我們首頁需要對產品所服務的業務領域有一個概括性的瞭解。我們可以從行業背景、業務目標、問題痛點等方面進行調研。

現實中,對於項目背景的調研,往往是我們產品人員容易忽略的,忽略的一個最大的風險是:我們不能很清晰準確的把握客戶的期望值和建設目標,從而給項目交付帶來風險。

比如我之前參加的一個項目,客戶的舊系統由於系統臃腫,業務配置不靈活等原型,準備淘汰他們的舊系統,並且明確指定了一個他很欣賞的新系統,這套新系統,無論是在頁面風格、業務靈活性、用戶體驗確實都非常好,希望能夠儘量複用這個新系統,在上面進行功能調整,以適配他們的業務。

那當時我以爲的客戶期望和建設目標就是複用這套新系統已替換舊系統。當時我擼起袖子深入研究了客戶推薦的系統,進入分析之後,立馬就開始畫原型。

但是等我們提供了改造的原型設計之後,客戶改變了策略,他們既沒有淘汰舊系統,也沒有使用指定的新系統,而是在他們的舊系統上面進行改造升級。

此時我才明白,客戶的公司由於業務運轉目前都是通過舊系統完成的,若使用新系統,一方面短期會影響現在業務的正常運行,一方面還涉及到業務上下游的調整,所以客戶真正的期望和目標是參考這個新系統,來優化他們的舊系統,而不是真的把業務切到新系統中。

由於沒有清晰準確的把握客戶的期望值和建設目標,前期過早的做了很多無用功。

所以,在開展工作之前,進入項目背景調研是非常重要的環節。項目背景,是瞭解用戶建設該項目的動機和背後存在的痛點的關鍵環節,基於不同的動機,客戶對系統的要求也是很大差別的。

三、怎麼做項目背景調研

針對項目背景的調研,我們梳理的提綱如下:

需求調研的第一步:項目背景調研

  1. 這個項目是做什麼系統

首先我們需要弄清楚這個項目涉案財物管理系統是做什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先自己在網上搜索資料,或者通過現有的資料,搞清楚這個“涉案財物管理系統”是個啥東西,有啥用。

很多時候我們以爲我們理解的東西就是正確的,這個時候還需要與調研對象進行一個信息的確認,以便及早的糾正方向。

  1. 這個項目是爲誰做的

什麼樣的目標客戶會產生這種需求?每個產品都有特定的用戶羣體,B端產品也不例外。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產品到底是賣給誰?

在B端和G端,花錢購買系統的人稱爲客戶,而真正使用系統的人是最終用戶,客戶和最終用戶可能是同一個人也可能不是同一個人。客戶和用戶對系統的要求是由很大差別的。

一般都什麼樣的企業會去建設這種系統,這個該怎麼了解了。

如果是to B 產品,可以通過蒐集的產品的競品企業,去看這個競品的成功案例,往往就能發現他的產品應用到了哪些企業,以及應用的大致情況如何;通過這種側面的瞭解,就能讓你知道,大致那些客戶羣存在類似的需求。

如果是to G產品,那麼這個信息可以通過尋找項目接口人直接明確項目的服務機構。

比如這個“涉案財物管理系統”是什麼樣的機構會使用,經過了解,目前這個項目主要是政法委投資建設的,但是公安、檢察院、法院都會使用。

像to G的項目,我們還需要了解客戶的組織結構。比如涉案財物管理系統,是公檢法在刑事案件過程中會對涉案財物進行維護管理,而政法委是一個監管公檢法的機構,由政法委投資建設這個系統,督促公檢法按照工作要求進行涉案財物管理工作。

  1. 客戶爲什麼要建設這個項目

做C端產品時,我們習慣用“用戶故事”幫助我們定義用戶類型,做B端產品,同樣我們可以用一個“企業/機構故事”幫助我們理清目標羣體的需要。

“目標客羣是一家公司,沒有我們產品之前,他們是這樣工作的:,當前的工作方式出現了的問題,因此想要藉助我們的產品解決需要,期望達到____的效果。”

那麼涉案財物管理系統的機構故事可以這樣寫:

產品的目標客戶是公安機關,在沒有我們的產品之前,他們主要是靠人工進行登記、管理,工作繁瑣、業務量大,導致容易出現管理漏洞,涉案財物被截留、挪用、調換、遺失等問題的發生,不利於管理。因此想借助我們的產品解決涉案財物管理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規範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確保執法規範化建設工作順利進行。

通過這個企業/機構故事,我們可以定位到產品針對什麼行業、什麼規模的企業,然後明確這類公司的核心訴求,將來在做功能與設計的時候可以圍繞着這個核心訴求展開,也是產品不斷更新迭代的方向。針對to G類項目啓動的背景,還需要特別考慮法律、法規的要求,以及政策的指導方針。

  1. 業務目標分析

業務的痛點。希望通過這個系統達成的目標。短短一個企業故事,爲我們後續的需求分析有很大的幫助。接下來我們還要做一道選擇題幫助我們理解產品的定位。我們的產品對客戶的重要性如何?

生存需要:這個產品關係到公司的生存問題;
核心發展需要:這個產品有利於公司提高核心生產力與競爭力;
次要發展需要:這個產品對公司的生產或發展不產生重大影響,但有利於公司解決一些具體的問題,幫助公司改善非核心領域的工作,或改善核心領域的工作;
錦上添花需要:有這個產品更好,沒有也沒太大關係,可以有其他替代解決方案;

  1. 項目的建設內容

通過現有資料:投標書,競品分析,得出:這個項目有哪些功能。

然後,我們還在看在網上搜索,看看是否已經有別人做好的現成的“涉案財物管理系統”,很幸運,很多時候你也能搜到一大堆類似的軟件,雖然只是簡單的介紹,但至少讓你知道了這麼一個訪客系統的大致包含了什麼功能;——你可以理解爲這是一個簡單的競品分析的過程;

通過建設內容,我們大致可以鎖定項目的邊界範圍。以便下一步圍繞這些功能展示調研。

  1. 公司內部商業價值分析

同時我們還需要明白公司爲什麼要承接這個項目,比如:項目是和公司最近某個戰略相關嗎,需要把這個項目當做標杆拓展公司業務嗎?

公司做這個項目的優勢有哪些,是有核心技術能力,或者是這個項目是之前建設過的後期項目。

新項目的建設週期要求,項目往往都是時間緊迫的,瞭解項目建設週期,便於提前識別風險,對項目整體把控。

四、項目背景調研結果

項目背景的調研,首先要找準對象,一定要想辦法和對方項目發起人,主管領導進行短暫的溝通,即使只是半個小時的溝通都行,瞭解清楚項目建設的動機、對項目的期望值,要達成的目標,非常的關鍵和重要。

即使是一個全新項目,當我們完成了上面這些調研之後,我們能夠:

在概念層面有一個認識瞭解,並且科普了行業的專業名詞解釋,不再是個業務小白。
瞭解我們的目標客戶和用戶
瞭解客戶的期望和訴求
瞭解業務的痛點,客戶希望能成的目標
項目的範圍邊界
我們的優勢,能夠調用的資源信息

from: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429882933463879503%22%7D&n_type=0&p_from=1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