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外行談移動互聯網產品的生與死


 

      首先我是一個外行,不是產品經理,不過參與了移動互聯網產品的研發而已,所以我的看法可能是非主流的,僅供參考。

 

       我以爲一個移動互聯網產品的生死決定於需求。

 

       此處說的需求,不是指的做項目的時候,面對客戶的產品需求,現在是公共客戶,需求更加豐富和複雜。

 

 

       需求從哪裏來?

 

第一:當然是用戶,產品是給用戶用的,當然用戶說了算,所以需要有一些社交的方式,獲取需求,可以產品中有反饋意見模塊,可以有產品的qq羣、論壇、微信圈、微博等等方式進行交互,也可以搞搞小活動什麼的。

 

不過二八原則告訴我們,一個產品80%的用戶其實多半是人云亦云的,跟着用,最多隻有20%的用戶,真正算是用的比較細緻的,用過有思考的。從性價比考慮,當然是熟絡這部分鐵桿用戶更划算了;

 

跟用戶需求的關係不可亦步亦趨迷失自我,而要以我爲主;

 


第二:即便是鐵桿用戶,也未必真的清楚自己的深層次需求,人很難真正的瞭解自己。這個時候,產品應該有最基本的行爲模式數據採集的模塊,進行後期數據挖掘,行爲分析,確定將80%的精力投向哪20%的模塊,哪些模塊使用頻率高,增長迅速,或者流量大,等等因素;

 


第三:需求還應該來源於技術創新,移動互聯網產品的技術創新,哪怕一點點噱頭,獨一無二,最好有意思好玩,都會產生巨大的廣告效益,進而催生出一些以前用戶可能連想都沒有想到的需求;

 


第四:需求還來自營銷策略,來自對市場的反饋,產品是要掙錢的,營銷策略的創新,產品自然需要全力配合。市場人員本來對產品應該很有發言權,不過由於各種因素,產品的話語權中市場營銷人員的偏少了;

 


第五:需求來自你的競爭對手,這個絕對是體力活,你的對手強在哪裏,弱在哪裏,需要人力物力研究,除非有肥肉,否則沒必要短兵相接拼個你死我活,差異化發展吧。

 


 

產品的生死不在一個版本得失,做得好不如用得好,持續的精耕細作纔是王道,運營能力和研發能力缺一不可,而對於各個方面涌來的需求,如何披沙揀金,根據實際情況決策也是個要命的。

 

表面上說是發現需求實現需求能力決定了產品的生死,深裏面看,還是這套機制這個完備的生態環境決定了產品的存亡。

 

 


發佈了87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3 · 訪問量 38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