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線器/交換機

計算機的網卡------適配器

    網絡接口板又稱爲通信適配器(adapter)或網絡接口卡 NIC (Network Interface Card),或“網卡”。

            適配器的重要功能:
                    進行串行/並行轉換。
                    對數據進行緩存。
                    在計算機的操作系統安裝設備驅動程序。
                    實現以太網協議。
           適配器從網絡上每收到一個 MAC 幀就首先用硬件檢查 MAC 幀中的 MAC 地址.如果是發往本站的幀則收下,然後再進行其他的處理。否則就將此幀丟棄,不再進行其他的處理。
下圖給出以太網的MAC幀格式:

圖1 以太網的MAC幀格式
下面對MAC幀格式做幾點說明:
        類型字段用來標誌上一層使用的是什麼協議,以便把收到的 MAC 幀的數據上交給上一層的這個協議。
        在幀的前面插入的 8 字節中的第一個字段共 7 個字節,是前同步碼,用來迅速實現 MAC 幀的比特同步。第二個字段是幀開始定界符,表示後面的信息就是MAC幀。 (爲了達到比特同步,在傳輸媒體上實際傳送的要比MAC 幀還多 8 個字節。)
        幀間最小間隔爲0.0096ms,相當於96 bit 的發送時間。一個站在檢測到總線開始空閒後,還要等待0.0096ms才能再次發送數據。這樣做是爲了使剛剛收到數據幀的站的接收緩存來得及清理,做好接收下一幀的準備。
如下圖:計算機通過適配器和局域網進行通信

圖2 計算機通過適配器和局域網進行通信
網橋與集線器(或稱爲轉發器)
1.集線器

           集線器是使用電子器件來模擬實際電纜線的工作,因此整個系統仍然像一個傳統的以太網那樣運行。
         使用集線器的以太網在邏輯上仍是一個總線網,各工作站使用的還是 CSMA/CD 協議,並共享邏輯上的總線。
         集線器很像一個多接口的轉發器,工作在物理層

2.網橋

        在數據鏈路層擴展局域網是使用網橋。網橋工作在數據鏈路層,它根據 MAC 幀的目的地址對收到的幀進行轉發。網橋具有過濾幀的功能。當網橋收到一個幀時,並不是向所有的接口轉發此幀,而是先檢查此幀的目的 MAC 地址,然後再確定將該幀轉發到哪一個接口

圖3 網橋的內部結構

   集線器在轉發幀時,不對傳輸媒體進行檢測。
       網橋在轉發幀之前必須執行 CSMA/CD 算法。若在發送過程中出現碰撞,就必須停止發送和進行退避。

        以太網交換機(亦稱交換式集線器,此交換機工作在數據鏈路層)的每個接口都直接與主機相連,並且一般都工作在全雙工方式。交換機能同時連通許多對的接口,使每一對相互通信的主機都能像獨佔通信媒體那樣,進行無碰撞地傳輸數據。 以太網交換機由於使用了專用的交換結構芯片,其交換速率就高。
擴展局域網

某大學有三個系,各自有一個局域網:

        用集線器組成更大的局域網都在一個碰撞域中


        網橋使各網段成爲隔離開的碰撞域 


詳細見謝希仁計算機網絡(第五版)


發佈了23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4 · 訪問量 4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