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數據會將未來的大城市交通引向何方?


    在百度大數據戰略會議上,交通運輸部科技司司長趙衝久講解了中國未來的大數據交通戰略。衆所周知北京的交通一向很糟糕,那麼大數據會讓這樣的大城市交通帶向何方?我希望能夠從交通大數據的獲得,以及對數據的處理上來對其解讀,希望國民們都能從一個更宏觀層面知道科技與政策的交融的結果,大數據並非玄虛,其實已在我們身邊。


    一,交通大數據如何獲得?


    正像趙衝久司長所說的,今後的政策都不再會是拍腦袋決定,而是要根據實實在在的數據來說話,那麼交通上的大數據將從以下途徑獲得。


    第一:用戶出行的一卡通,以北京爲例,交通局有一個終端系統,可以詳細的統計出每天進出地鐵的人數,每個人在地鐵上的行蹤都能一清二楚的獲得,並且用戶使用一卡通做公交車的也是能夠統計出來的,但是公交車有個缺點就是有用戶可能是不用公交卡出行的,但交通部依然可以根據使用一卡通的人數按一定比例計算出大概的人數。


    當然,這裏還有一個沒有爆發的點NFC的近場支付,如果中國未來可以像日本那樣達成全民的NFC支付,那麼未來交通部獲得的市民出行的數據將更加完善。


    第二:運輸車輛進行全面監控,目前《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將於今年7月1日起執行,其中最大亮點就是運輸車輛的車聯網系統,將所有運輸車輛都與GPS衛星連接,國家可以實時監控這些運輸車輛的路線,這對交通規劃是非常好的事情。


    第三:車聯網,由於車聯網的逐漸普及,交通部也能更好的掌握車輛出行的數據,再根據比列進行模擬出大概數據。


    第四:路網監控,國家在道路監控上的投入可謂不菲,重慶高速公路視頻監控數據每天就達到50T,我們獲得了船舶位置數據,航速數據每天就達5500萬條,在廣州,綜合處理服務平臺,每日新增城市交通運營數據記錄超過12億,每天數據量達到150到300GB。通過視頻監控,交通部能夠彌補上其他信息的不足。


    第五:與百度的戰略合作,這也是百度請交通部來做演講的原因,百度將自己的地圖生態開放給交通部,爲其增加數據的渠道來源。百度地圖的日請求次數有70億次(包括手機APP地圖,導航等等),擁有大量的用戶出行數據,進而誕生了百度遷徙圖,而交通部可以根據百度提供的數據來提高數據的可靠性,成爲可靠的參考樣本,進而做好決策。


    此外,還有諸如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平臺,以及船聯網等等可以獲取的方式,但不在本次討論範圍。


    二,交通大數據的應用是如何?


    其實交通部在使用大數據上已經做了很多事情,但是由於數據量的不斷增大,自身的分析技術的不足,所以這次與百度共同合作,利用百度對數據的深度分析技術,爲政策制定提供更可靠的參考。


    當然還有能夠幫助交通決策的情況有很多,這裏留出最重要的四個部分。


    第一:智能公交,這是交通部早已實現的事情,也是交通部最早利用大數據決策的成功案例之一。交通部根據GPS定位技術、3G通信技術、GIS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等等結合對車輛的監控,實施的公交車智能調度策略,提高了公交車的利用率,同時也在不斷減輕城市道路的擁堵負擔。


    目前智能公交的調度技術已經在絕大多數城市鋪展開來,目前中國各個城市都在陸續展開該項目。


    第二:用大數據輔助交通規劃輔助決策,就公交網絡而言,傳統的方式需要在投入大量人力進行OD調查和數據收集。而目前的一卡通,則讓數據更爲全面的展現在決策人員面前,流量數據全部可以精確掌握,同時再利用上車輛擁堵時間,擁堵路段的大數據分析後,公交車的線路調整,增加與減少換乘站的決策就會更加有依據。


    第三:對駕駛員評估,交通部與百度技術結合後將通過駕駛員的出行習慣,從路線到行爲,爲該駕駛員提供一套評估,而此人的評估會被送往交通管理部門以及運輸企業等地方,讓用人的參考數據更多。並且這些評估也可以爲個人提供安全參考意見。


    第四:預測羣體出行行爲,目前百度地圖已經做到了可以提前兩週預測某個城市的人數大概規模,而將這一成熟的預測算法用於交通後,結合交通部的其他大數據,便可以預測出羣體出行的態勢,對其可能出行的時間,出行路線,出行方式等等進行預測,從而爲城市車輛調度提供決策幫助。


    並且再反過來看,這些預測的羣體出行行爲數據也將爲個人出行提供更加精確的服務,幫助個人決策,讓個人出行儘量以最短的時間最短的路線抵達目的地。


    結語:在我們的不知不覺中,中國已經迅速步入大數據決策的時代,而政府也在利用科技利用大數據對國家進行更科學的建設,而這次政府與百度的合作,可以說是互聯網公司有史以來以來與政府政策制定結合的最爲緊密的一次。這讓我們看到了本屆政府在信息時代的與時俱進,也讓我們看清楚一點,互聯網的力量正在一點點真正的改變着這個國家,從微博問政,到雅安地震,再到本次的交通大數據戰略規劃,互聯網讓信息變得越來越透明起來,而政府也時代的前進中在不斷重新定義自己的職能。


    說句矯情的話,感謝科技,真的在讓這個國家越來越好。


【敬請添加微信公衆號:數據堂 微信號:datatang】


發佈了172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3 · 訪問量 66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