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學習總結(二十三)——前端框架天下三分:Angular React 和 Vue的比較

前端這幾年的技術發展很快,細分下來,主要可以分成四個方面:

1.開發語言技術,主要是ES6&7,coffeescript,typescript等; 
2.開發框架,如Angular,React,Vue.js,Angular2等; 
3.開發工具的豐富和前端工程化,像Grunt,Gulp,Webpack,npm,eslint,mocha這些技術; 
4.前端開發範圍的擴展,如服務端的nodejs,express,koa,meteor,GraphQL;移動端和跨平臺的PhoneGap,ionic,ReactNative,Weex;計算機圖形學和3維建模領域的WebGL(three.js等);可視化與數據分析領域的d3.js等;包括瀏覽器不斷開放的更多新特性和接口比如svg,canvas,藍牙,電池,本地存儲,service worker,Houdini等新的API能力,以及像WASM這樣的底層優化技術;

就開發框架這塊,Angular(1&2),react,Vue目前佔據着主流地位而且會相持比較長的一段時間,所以這裏對比一下這三門技術,以便之後的技術選型。

一 數據流

數據綁定

Angular 使用雙向綁定即:界面的操作能實時反映到數據,數據的變更能實時展現到界面。

實現原理:

$scope變量中使用髒值檢查來實現。像ember.js是基於setter,getter的觀測機制,

$scope.$watch函數,監視一個變量的變化。函數有三參數,”要觀察什麼”,”在變化時要發生什麼”,以及你要監視的是一個變量還是一個對象。

使用ng-model時,你可以使用雙向數據綁定。 
使用$scope.$watch(視圖到模型)以及$scope.$apply(模型到視圖),還有$scope.$digest

調用$scope.$watch時只爲它傳遞了一個參數,無論作用域中的什麼東西發生了變化,這個函數都會被調用。在ng-model中,這個函數被用來檢查模型和視圖有沒有同步,如果沒有同步,它將會使用新值來更新模型數據。

雙向綁定的三個重要方法:

$scope.$apply()

$scope.$digest()

$scope.$watch()

AngularJS雙向綁定中,有2個很重要的概念叫做dirty check,digest loopdirty check(髒檢測)是用來檢查綁定的scope中的對象的狀態的,例如,在js裏創建了一個對象,並且把這個對象綁定在scope下,這樣這個對象就處於digest loop中,loop通過遍歷這些對象來發現他們是否改變,如果改變就會調用相應的處理方法來實現雙向綁定

Vue 也支持雙向綁定,默認爲單向綁定數據從父組件單向傳給子組件。在大型應用中使用單向綁定讓數據流易於理解

髒檢測的利弊

和ember.js等技術的getter/setter觀測機制相比(優): 
getter/setter當每次對DOM產生變更,它都要修改DOM樹的結構,性能影響大,Angular會把批量操作延時到一次更新,性能相對較好。

和Vue相比(劣):

Vue.js 有更好的性能,並且非常非常容易優化,因爲它不使用髒檢查。Angular,當 watcher 越來越多時會變得越來越慢,因爲作用域內的每一次變化,所有 watcher 都要重新計算。並且,如果一些 watcher 觸發另一個更新,髒檢查循環(digest cycle)可能要運行多次。 Angular 用戶常常要使用深奧的技術,以解決髒檢查循環的問題。有時沒有簡單的辦法來優化有大量 watcher 的作用域。Vue.js 則根本沒有這個問題,因爲它使用基於依賴追蹤的觀察系統並且異步列隊更新,所有的數據變化都是獨立地觸發,除非它們之間有明確的依賴關係。唯一需要做的優化是在 v-for 上使用 track-by。

React-單向數據流

MVVM流的Angular和Vue,都是通過類似模板的語法,描述界面狀態與數據的綁定關係,然後通過內部轉換,把這個結構建立起來,當界面發生變化的時候,按照配置規則去更新相應的數據,然後,再根據配置好的規則去,從數據更新界面狀態。

React推崇的是函數式編程和單向數據流:給定原始界面(或數據),施加一個變化,就能推導出另外一個狀態(界面或者數據的更新)。

React和Vue都可以配合Redux來管理狀態數據。

二 視圖渲染

Angular1

angularjs的工作原理是:HTML模板將會被瀏覽器解析到DOM中, DOM結構成爲AngularJS編譯器的輸入。AngularJS將會遍歷DOM模板, 來生成相應的NG指令,所有的指令都負責針對view(即HTML中的ng-model)來設置數據綁定。因此, NG框架是在DOM加載完成之後, 纔開始起作用的。

React

React 的渲染建立在 Virtual DOM 上——一種在內存中描述 DOM 樹狀態的數據結構當狀態發生變化時,React 重新渲染 Virtual DOM,比較計算之後給真實 DOM 打補丁

Virtual DOM 提供了函數式的方法描述視圖,它不使用數據觀察機制,每次更新都會重新渲染整個應用,因此從定義上保證了視圖與數據的同步。它也開闢了 JavaScript 同構應用的可能性。

超大量數據的首屏渲染速度上,React 有一定優勢,因爲 Vue 的渲染機制啓動時候要做的工作比較多,而且 React 支持服務端渲染

React 的 Virtual DOM 也需要優化。複雜的應用裏可以選擇 1. 手動添加 shouldComponentUpdate 來避免不需要的 vdom re-render;2. Components 儘可能都用 pureRenderMixin,然後採用 Flux 結構 + Immutable.js。其實也不是那麼簡單的。相比之下,Vue 由於採用依賴追蹤,默認就是優化狀態:動了多少數據,就觸發多少更新,不多也不少

React 和 Angular 2 都有服務端渲染和原生渲染的功能。

Vue.js 不使用 Virtual DOM 而是使用真實 DOM 作爲模板,數據綁定到真實節點。Vue.js 的應用環境必須提供 DOM。Vue.js 有時性能會比 React 好**,而且幾乎不用手工優化。

三 性能與優化

性能方面,這幾個主流框架都應該可以輕鬆應付大部分常見場景的性能需求,區別在於可優化性和優化對於開發體驗的影響。Vue 的話需要加好 track-by 。React 需要 shouldComponentUpdate 或者全面 Immutable,Angular 2 需要手動指定 change detection strategy。從整體趨勢上來說,瀏覽器和手機還會越變越快,框架本身的渲染性能在整個前端性能優化體系中,會漸漸淡化,更多的優化點還是在構建方式、緩存、圖片加載、網絡鏈路、HTTP/2 等方面

四 模塊化與組件化

Angular1 -> Angular2

Angular1使用依賴注入來解決模塊之間的依賴問題,模塊幾乎都依賴於注入容器以及其他相關功能。不是異步加載的,根據依賴列出第一次加載所需的所有依賴。

可以配合類似於Require.js來實現異步加載,懶加載(按需加載)則是藉助於 ocLazyLoad 方式的解決方案,但是理想情況下應該是本地框架會更易懂。

Angular2使用ES6的module來定義模塊,也考慮了動態加載的需求。

Vue

Vue中指令和組件分得更清晰指令只封裝 DOM 操作,而組件代表一個自給自足的獨立單元 —— 有自己的視圖和數據邏輯**。在 Angular1 中兩者有不少相混的地方。

React

一個 React 應用就是構建在 React 組件之上的。 
組件有兩個核心概念:props,state。 
一個組件就是通過這兩個屬性的值在 render 方法裏面生成這個組件對應的 HTML 結構。

傳統的 MVC 是將模板放在其他地方,比如 script 標籤或者模板文件,再在 JS 中通過某種手段引用模板。按這種思路,想想多少次我們面對四處分散的模板片段不知所措?糾結模板引擎,糾結模板存放位置,糾結如何引用模板。

React 認爲組件纔是王道,而組件是和模板緊密關聯的,組件模板和組件邏輯分離讓問題複雜化了。所以就有了 JSX 這種語法,就是爲了把 HTML 模板直接嵌入到 JS 代碼裏面,這樣就做到了模板和組件關聯,但是 JS 不支持這種包含 HTML 的語法,所以需要通過工具將 JSX 編譯輸出成 JS 代碼才能使用(可以進行跨平臺開發的依據,通過不同的解釋器解釋成不同平臺上運行的代碼,由此可以有RN和React開發桌面客戶端)

五 語法與代碼風格

React,Vue,Angular2都支持ES6,Angular2官方擁抱了TypeScript這種 javascript 風格。

React 以 JavaScript 爲中心,Angular 2 依然保留以 HTML 爲中心。Angular 2 將 “JS” 嵌入 HTML。React 將 “HTML” 嵌入 JS。Angular 2 沿用了 Angular 1 試圖讓 HTML 更強大的方式。

React 推薦的做法是 JSX + inline style,也就是把 HTML 和 CSS 全都整進 JavaScript 了。Vue 的默認 API 是以簡單易上手爲目標,但是進階之後推薦的是使用 webpack + vue-loader 的單文件組件格式(template,script,style寫在一個vue文件裏作爲一個組件)

六 相關文章資料彙總:

[譯] Angular 2 VS. React: 血色將至: 
http://www.w3ctech.com/topic/1675

[原譯] React vs Angular 2: 戰爭繼續: 
http://jixianqianduan.com/article-translation/2016/04/07/react-vs-angular2-fight-rages-on.html

Vue.js 對比其它框架: 
https://vuejs.org.cn/guide/comparison.html

Angularjs雙向綁定的研究: 
https://www.nihaoshijie.com.cn/index.php/archives/306

Angular 從 1 到 2 快速參考: 
https://angular.cn/docs/ts/latest/cookbook/a1-a2-quick-reference.html

知乎:react.js,angular.js,vue.js學習哪個好?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943474

React 簡介和原理: 
http://anjia.github.io/2015/07/24/fe_react/

浴火重生的Angular: 
https://github.com/xufei/blog/issues/9

React 入門教程: 
https://hulufei.gitbooks.io/react-tutorial/content/

Vue.js官方文檔: 
https://vuejs.org.cn/guide/

Angular2中文文檔: 
https://angular.cn/docs/ts/latest/tutorial/

本文的話題實際上很大,需要對Angular,React和Vue三門技術有足夠深入的瞭解,所以難免有很多總結的不全或者不夠深入的地方,後續我會不斷完善和修改。

發佈了19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1 · 訪問量 7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