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eter結果報告分析

Jmeter結果分析

發表於:2017-7-13 16:47  作者:未知   來源:博客


http://www.51testing.com/html/11/n-3719611.html


一、圖形報表

圖表底部參數的含義如下:
樣本數目是總共發送到服務器的請求數。
最新樣本是代表時間的數字,是服務器響應最後一個請求的時間。
吞吐量是服務器每分鐘處理的請求數。
平均值是總運行時間除以發送到服務器的請求數。
中間值是代表時間的數字,有一半的服務器響應時間低於該值而另一半高於該值。
偏離表示服務器響應時間變化、離散程度測量值的大小,或者,換句話說,就是數據的分佈。

二、 聚合報告

圖表含義說明如下:
Label:說明是請求類型,如HttpFTP等請求。
#Samples:也就是圖形報表中的樣本數目,總共發送到服務器的樣本數目。
Average:也就是圖形報表中的平均值,是總運行時間除以發送到服務器的請求數。
Median:也就是圖形報表中的中間值,是代表時間的數字,有一半的服務器響應時間低於該值而另一半高於該值。
90%line:是指90%請求的響應時間比所得數值還要小。
Min:是代表時間的數字,是服務器響應的最短時間。
Max: 是代表時間的數字,是服務器響應的最長時間。
Error%:請求的錯誤百分比。
Throughput:也就是圖形報表中的吞吐量,這裏是服務器每單位時間處理的請求數,注意查看是秒或是分鐘。
KB/sec:是每秒鐘請求的字節數。

三、 使用分析
在測試過程中,平均響應時間是我們性能測試的一個重要衡量指標,但是在測試中,特別是在聚合報告中,得出的90%Line,我這裏參考《《LoadRunner 沒有告訴你的》之一——描述性統計與性能結果分析》,我認爲90%Line等同於該文作者提出的90%響應時間,這個數值對我們性能測試分析也很有參考價值。90%響應時間是說在發送的請求中,90%的用戶響應時間都比得到的數值上要短,同時說明,一個系統在應用時,90%的用戶響應時間都能達到這個數值,那麼就爲系統性能分析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價值。

四、參數意義。

樣本數目:總共發送到服務器的請求數。

最新樣本:代表時間的數字,是服務器響應最後一個請求的時間。

吞吐量:服務器每分鐘處理的請求數。

平均值:總運行時間除以發送到服務器的請求數。

中間值:時間的數字,有一半的服務器響應時間低於該值而另一半高於該值。

偏離:服務器響應時間變化、離散程度測量值的大小,或者,換句話說,就是數據的分佈。

 

關於你說的測試值範圍,可根據你的不同測試目的進行設置。簡單來講,線程數代表有多少個線程,也就是代表多少個用戶;Ramp-Up Period(in-seconds)代表隔多長時間執行,0代表同時併發;循環次數就是代表執行幾次。

 

統計中值就是你把數列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排列,中間那個就是啦,樣本量爲奇數時就是(n+1)/2,偶數時是兩個值的平均數

平均值就更容易拉,就是所有數的和/nn爲樣本容量

發佈了16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9 · 訪問量 8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