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流程圖

數據流圖

數據流圖(Data Flow Diagram):簡稱DFD,它從數據傳遞和加工角度,以圖形方式來表達系統的邏輯功能、數據在系統內部的邏輯流向和邏輯變換過程,是結構化系統分析方法的主要表達工具及用於表示軟件模型的一種圖示方法。

 

1.數據流圖的基本符號

 

數據流:數據流是由一組確定的數據組成.數據流用帶有名字的箭頭表示,名字表示流經的數據,箭頭表示流向.數據流可以從加工流向加工,也可以從加工流向文件、從文件流向加工,還可以從源點流向加工或從加工流向重點。

 

加工(或稱處理):加工是對數據進行的操作,它把流入的數據流轉換爲流出的數據流。每個加工都應取一個名字表示它的含義,並規定一個編號用來標識加工在層次分解中的位置。名字中必須包含一個動詞。

 

文件:文件是存儲數據的工具。文件名應與它的內容一致,寫在開口長條內。從文件流入或流出數據流時,數據流方向是很重要的。如果是讀文件,則數據流的方向應從文件流出;寫文件時則相反;如果是又讀又寫,則數據流是雙向的。

 

數據源點或終點:數據源點或終點表示數據的外部來源和去處,它通常是系統之外的人員或組織,不受系統所控制。

 

2.繪製數據流圖的指導原則

(1)總體上自頂向下逐層分解的原則。按照結構化方法的思想,採用分層的數據流圖,把大問題、複雜的問題分解成若干個小問題,然後分別解決。

(2)局部上由外向裏的原則。即先確定每一層數據流圖的邊界或範圍,在考慮流圖的內部,先畫加工的輸入和輸出,再畫加工的內部。

 

3.繪製數據流圖應注意的事項

 (1)合理編號。分層數據流圖的頂層稱爲0層,稱它是第1層的父圖,而第1層既是0層圖的子圖,又是第2層的父圖,依次類推。由於父圖中有的加工可能就是功能單元,不能再分解,因此父圖擁有的子圖數少於或等於父圖的加工個數。

  (2)子圖與父圖的平衡。子圖與父圖的數據流必須平衡,這是分層數據流的重要性質。父圖中某加工的輸入輸出數據流必須與它的子圖的輸入輸出數據流在數量和名字上相同。如果父圖中的一個輸入(或輸出)數據流對應於子圖中幾個輸入(或輸出)數據流,而子圖中組成這些數據流的數據項全體正好是父圖中的這一個數據流,那麼它們仍然算是平衡的。

 

4.數據流圖檢查:正確性和可讀性

  (1)數據流圖的正確性檢驗。數據流圖的正確性可從以下幾方面檢查:

             a、數據守恆。一個加工的輸出數據流僅由它的輸入數據流確定,這個規則絕不能違背。數據不守恆的錯誤有兩種:一是漏掉某些輸入數據流;二是某些輸入數據流在加工內部沒有被使用。

             b、文件使用。在數據流圖中,文件與加工之間數據流的方向應按規定認真標註,這樣有利於對文件使用正確性的檢查。

             c、子圖和父圖平衡。造成子圖與父圖不平衡的一個常見原因是在增加或刪除一個加工時,忽視了對父圖或子圖的修改。在檢查數據流圖時應特別注意這一點。

             d、加工和數據流的命名。加工和數據流的名字必須體現被命名對象的全部內容,而不是一部分。對於加工的名字,應檢查它的含義與被加工的輸入輸出數據流是否匹配。

 

總結:兩次軟考經歷,下午圖的第一題數據流是相對來說簡單的,因爲簡單所以忽視,忽視對這道題的整個知識點的梳理。有的時候在這樣的場合下摔倒真的連自己都不願意原諒自己。

發佈了94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66 · 訪問量 17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