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分區

轉載請標明出處:http://blog.csdn.net/wu_wxc/article/details/48550397
本文出自【吳孝城的CSDN博客】

Linux的一些分區目錄的介紹

目錄 說明
/boot
1.有系統內核Kernel配置文件,
2.啓動管理程序GRUB(GRand Unified Bootloader 統一引導)
(1).選擇操作系統(如果計算機上安裝了多個操作系統)。
(2).表示相應引導文件所在的分區。
(3).找到內核。
(4).運行初始內存盤,設置內核和相關模塊
(3)Initrd文件,是系統啓動時的模塊供應的主要來源;
3.System.map文件時系統Kernel中的變量對應表;
4.vmlinuz是在啓動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文件,因爲這個文件就是實際系統所使用的kernel;
500M可以滿足多數用戶的需求。給個100M也可以。
/ root目錄,(不是/root),根目錄,唯一必需掛載的目錄,超級管理員用戶,個人喜歡分完其他盤後把剩下的空間都給/,相當於windows的C盤
/var /var目錄內有大量應用程序,還臨時保存下載的更新軟件包,所以也別太小,包含一般系統運行時要改變的數據,每個系統是固定的,不通過網絡與其他計算機共享。
/home 用戶目錄的基點,如果linux用多個用戶的話,應大點,每個用戶登錄系統後所處的位置就是/home,放置每個用戶的文件:參數設置文件、個性化文件、文檔、數據、EMAIL、緩存數據等。在系統升級或重裝是可以保留,在升級或重裝linux系統時,只格式化"/"就行,但以防萬一,建議備份數據。可對數據加密。
swap swap分區被用作虛擬內存,當物理內存不足時,一些暫時沒用到的數據應付被放到swap中,現在的電腦物理內存一般足以。如果物理內存較小的話,設置爲物理內存的0.5~1倍。如果內存有8G,那可以不分此分區。
/usr CentOS系統中,/usr目錄保存主要軟件內容,軟件默認的這個位置上。
biosboot 裝置類型用標準分割區,需要有一個GUID分區表(GPT)在BIOS中的系統引導設備一個非常小的分區。只是用來模擬MBR及MBR磁盤頭部的保留扇區而已。如果使用MBR分割就不需要這個項目。支持UEFI的主板,可以用UEFI,也可以用BIOS Boot從GPT啓動Linux,或者直接EFI Stub啓動內核。不支持UEFI的主板,則只能用BIOS Boot從GPT啓動Linux。若想從GPT啓動,又不想安裝64位Linux或者UEFI,也可以使用BIOS Boot。BIOS Boot分區的大小最低只需要32KB即可,一些分區工具可能不支持創建過小的分區,1個1MB的BIOS Boot是比較合適的。


/ 根目錄,Linux系統所有的東西都在該目錄裏
/bin 存放最常用命令
/etc 存放各種配置文件
/home 根目錄下的一個子目錄,存放每個用戶文件的目錄
/dev (device)設備,包含Linux的外部設備,但不是放外部設備驅動程序的地方。
/mnt 一般是空的,用來臨時掛載別的文件系統
/proc 虛擬目錄,是內存的映射,數據都存放於內存中,所以不佔用磁盤空間。
/sbin 系統管理員命令存放目錄
/usr

/opt
/usr最大的目錄,存儲應用程序和文件,安裝程序的默認安裝路徑,是安裝系統時裝一些軟件的 位置

/opt是系統裝完後再裝軟件時的位置,一般是源碼包的軟件,管理員一般會將軟件裝在這個位置
/usr/src Linux源代碼
/usr/include C編程語言的頭文件。爲了一致性這實際上應該在/usr/lib 下,但傳統上支持這個名字。
/usr/X11R6 X-Window目錄
/lib 系統最基本的動態鏈接共享庫,程序運行時不能直接運行,是其他許多程序運行時必需的庫文件。
/usr/lib 存放常用動態鏈接共享庫、靜態檔案庫,名字lib來源於庫(library)
/usr/bin、/usr/sbin 這是對/bin、/sbin的一個補充
/tmp 臨時文件。該目錄會被自動清理乾淨。


20GB硬盤1G RAM

分區 大小 類型
/boot 200MB Ext4
swap 1GB xfs
/ 5GB xfs
/home 剩餘  



80GB硬盤2GB RAM

分區 大小 類型
/boot 300MB Ext4
/home 50GB xfs
/ 15GB xfs
/var 4GB xfs
swap 2GB xfs
剩餘    


下面是個人桌面系統喜歡的分配方式,文件系統在CentOS7.0開始使用xfs作爲默認文件系統
500GB硬盤

分區 大小
/boot 300MB
/ 100GB
swap ≤4GB
/home 剩餘


1TB硬盤

分區 大小
/boot 500MB
/ 200GB
swap ≤4GB
/home 剩餘










1、硬盤分區類型

1)主分區(最多4個,在硬盤上有一個零磁道,存放硬盤主引導和硬盤分區表,其中有64字節記錄硬盤分區表(DPT),用來記錄硬盤的的區間,每記錄一個分區用16字節,所以硬盤最多有4個主分區)

2)擴展分區,擴展分區也是主分區之一,可在這個擴展分區裏劃分邏輯分區。例如一個只在C盤裝windows的系統,C盤是一個主分區,其他盤統稱爲擴展分區。


2、Linux下硬盤命名方式

1)SATA硬盤:sd[a-d],例如:sda,sdb..

2)IDE硬盤:hd[a-d],例如:hda,hdb..


3、Linux分區的命令方式

1)sda[1-n],例如:sda1,sda2,,,,

2)hda[1-n],例如:hda1,hda2,hdb1....





Linux目錄樹狀圖:







發佈了32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68 · 訪問量 22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