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菲爾茲獎歷屆得主

原文地址:菲爾茲獎歷屆得主作者:panda

 

發信人: LakeMichigan (流浪中的唐先生), 信區: Science
標 題: 菲爾茲獎歷屆得主
發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Sat Dec 16 18:54:59 2000) WWW-POST

Source from Yahoo.com!
Wish our small Catalina could get such award before 40!!

G.
法爾廷斯
姓名:G.法爾廷斯(Faltings, Gerd)。
出生日期(獲獎時年齡):1954725日(32歲)。
籍貫:德國。
獲獎年度、地點:1986年於伯克利。
獲獎前後的工作地點:普林斯頓大學,烏珀塔爾大學。
主要成就:用代數幾何學方法證明了數論中的莫德爾猜想;
他對阿貝簇的參模空間、算術曲面的黎曼-羅赫定理、p-adic
霍奇理論等也有創見。


S.
唐納森
姓名:S.唐納森(Donaldson, Simon)。
出生日期(獲獎時年齡):1957820日(29歲)。
籍貫:英國。
獲獎年度、地點:1986年於伯克利。
獲獎前後的工作地點:牛津大學。
主要成就:關於四維流形拓撲的研究。他發現了四維幾何學
中難以預料與神祕的現象,得出存在"怪異"四維空間的結論,
即與標準歐氏空間R1拓撲同胚但不微分同胚的微分流形。

丘成桐
姓名:丘成桐(Yan Sheng-Tung)。
出生日期(獲獎時年齡):194944日(33歲)。
籍貫:中國(美籍)。
獲獎年度、地點:1983年於華沙。
獲獎前後的工作地點: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
主要成就:證明微分幾何中的卡拉比猜想;證明了廣義相
對論中的正質量猜想;並在高維閔科夫斯基問題、三維流
形的拓撲學與極小曲面等方面均有創見。

W.
瑟斯頓
姓名:W.瑟斯頓(Thurston, William)。
出生日期(獲獎時年齡):19461030日(36歲)。
籍貫:美國。
獲獎年度、地點:1983年於華沙。
獲獎前後的工作地點:普林斯頓大學。
主要成就:討論了三維流形上的葉狀結構,並對一般流形上
葉狀結構的存在、性質及其分類得出了普遍的結果;他藉助
於電子計算機,基本完成了三維閉流形的拓撲分類。

A.
孔涅
姓名:A.孔涅(Connes, Alan)。
出生日期(獲獎時年齡):194741日(35歲)。
籍貫:法國。
獲獎年度、地點:1983年於華沙。
獲獎前後的工作地點:巴黎高等科學研究所。
主要成就:從事算子代數研究,引進了新的不變量,將
代數分爲子類Ⅲλ0≤λ≤1),進一步把這些代數歸結爲
代數及其自同構,然後對型代數的外自同構進行系統歸類,
從根本上解決了J.·諾伊曼留下的代數分類問題。

G.A.
馬圭利斯
姓名:G.A. 馬圭利斯(Margulis, G.A.)。
出生日期(獲獎時年齡):1946224日(32歲)。
籍貫:蘇聯。
獲獎年度、地點:1978年於赫爾辛基。
獲獎前後的工作地點:莫斯科通訊研究所。
主要成就:綜合地利用代數、分析和數論的近代成果,特別是
各態遍歷性理論,徹底解決了關於李羣的離散子羣的賽爾伯格
猜想。

D.
奎倫
姓名:D.奎倫(QuillenDaniel)。
出生日期(獲獎時年齡):1940422日(38歲)。
籍貫:美國。
獲獎年度、地點:1978年於赫爾辛基。
獲獎前後的工作地點:馬薩諸塞理工學院。
主要成就:解決了代數K理論中亞當斯猜想;得到K理論中塞爾
猜想的證明,並開始將代數歸結爲拓撲、復配邊理論與形成代數
K
理論的基礎。他還在同倫理論、形式羣理論、同調代數-有限羣
的上同調理論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P.德利涅
姓名:P.德利涅(Deligne, Pierre)。
出生日期(獲獎時年齡):1944103日(34歲)。
籍貫:比利時。
獲獎年度、地點:1978年於赫爾辛基
獲獎前後的工作地點:巴黎高等科學研究所。
主要成就:解決代數幾何學中聯繫素數與有限域中代數方程根的
個數的韋伊猜想,以簡潔清晰的證明解決了這一代數幾何的中心
問題,得到了ξ函數理論的"韋伊-德利涅定理";對調和分析、多復
變函數均有建樹。


C.
費弗曼
姓名:C. 費弗曼(Fefferman, Charles)。
出生日期(獲獎時年齡):1949418日(29歲)。
籍貫:美國。
獲獎年度、地點:1978年於赫爾辛基。
獲獎前後的工作地點:普林斯頓大學。
主要成就:傅里葉級數收斂問題及其與奇異積分算子的聯繫;
發現哈代空間H1與有界平均振動函數空間BMO的對偶關係;給出
非退化線性偏微分方程局部可解性的一個充分必要條件;證明一個
具有光滑邊界的嚴格僞凸域到另外一個的雙全純映射可以

E.
邦別裏
姓名:E. 邦別裏(Bombieri, Enrico)。
出生日期(獲獎時年齡):19401126日(34歲)。
籍貫:意大利。
獲獎年度、地點:1974年於溫哥華。
獲獎前後的工作地點:米蘭大學、比薩大學。
主要成就:改進數論大篩法,得出了所謂邦別裏中值公式,證明
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3);對極小曲面問題的伯恩斯坦猜想
提出了反例;有限單羣分類問題中一類李型單羣的惟一性證明。

D.B.
芒福德
姓名:D.B. 芒福德(Mumford, David Bryart)。
出生日期(獲獎時年齡):1937611日(37歲)。
籍貫:英國(美籍)。
獲獎年度、地點:1974年於溫哥華。
獲獎前後的工作地點:哈佛大學。
主要成就:代數幾何學參模理論,他創造性地應用了不變式理論,
導致許多新結果,並由此產生了幾何不變式論;證明了代數曲面
與代數曲線和高維代數簇有一個不同之處,對代數曲面的分類作
出了貢獻。

J.G.
湯普森
姓名:J.G. 湯普森(Thompson, John Grggs)。
出生日期(獲獎時年齡):19321013日(38歲)。
籍貫:美國。
獲獎年度、地點:1970年於尼斯。
獲獎前後的工作地點:芝加哥大學。
主要成就:解決有限單羣的伯恩賽德猜想和弗洛貝紐斯猜想,
在有限羣論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S.P.
諾維科夫
姓名:S.P. 諾維科夫(Novikov, S.P.)。
出生日期(獲獎時年齡):1938330日(32歲)。
籍貫:蘇聯。
獲獎年度、地點:1970年於尼斯。
獲獎前後的工作地點:斯捷克洛夫數學研究所。
主要成就:微分拓撲學配邊理論、葉狀結構理論;證明了微分
流形有理龐特里亞金示性類的拓撲不變性;孤立子理論。

廣中平祐
姓名:廣中平祐(Hironaka Heisuke)。
出生日期(獲獎時年齡):193149日(39歲)。
籍貫:日本。
獲獎年度、地點:1970年於尼斯。
獲獎前後的工作地點:哈佛大學。
主要成就:完全解決了任何維數的代數簇的奇點解消問題,建立
了相應定理,並把這一結果向複流形推廣,對一般奇點理論作出
了貢獻。

A.
貝克
姓名:A. 貝克(Baker, Alan)
出生日期(獲獎時年齡):1939819日(31歲)。
籍貫:英國。
獲獎年度、地點:1970年於尼斯。
獲獎前後的工作地點:劍橋大學。
主要成就:解決了數論中十幾個歷史悠久的困難問題,範圍涉及
超越數論、不定方程和代數數論等方面;在二次數域方面,他解
決了高斯時代留下來的一個老問題,肯定了類數爲1的虛二次數域
只有9個。

S.
斯梅爾
姓名:S. 斯梅爾(Smale, Stephen)。
出生日期(獲獎時年齡):1930715日(36歲)。
籍貫:美國。
獲獎年度、地點:1966年於莫斯科。
獲獎前後的工作地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主要成就:解決微分拓撲學中廣義龐加萊猜想;創立現代抽象微分
動力系統理論;在數理經濟學和運籌學等方面也有重要貢獻。

A.
格羅騰迪克
姓名:A. 格羅騰迪克(Grothendieck, Alexandre)。
出生日期(獲獎時年齡):1928328日(38歲)。
籍貫:法國。
獲獎年度、地點:1966年於莫斯科。
獲獎前後的工作地點:巴黎高等科學研究所。
主要成就:創立了一整套現代代數幾何學抽象理論體系;在泛函分析
中引入核空間、張量積;對同調代數也有建樹。

P.J.
科恩
姓名:P.J. 科恩(Cohen, Paul Joseph)。
出生日期(獲獎時年齡):193442日(32歲)。
籍貫:美國。
獲獎年度、地點:1966年於莫斯科。
獲獎前後的工作地點:斯坦福大學。
主要成就:證明了連續統假設與ZF集合公理系統彼此獨立,從而使連
續統假設成爲一種既不能證明,又不能推翻的現代邏輯工具;對抽象
調和分析頗有建樹。


M.F
阿蒂亞
姓名:M.F. 阿蒂亞(Atiyah, Michael Francis)。
出生日期(獲獎時年齡):1929422日(37歲)。
籍貫:英國。
獲獎年度、地點:1966年於莫斯科。
獲獎前後的工作地點:牛津大學。
主要成就:給出了阿蒂亞-辛格指標定理;爲K理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
貢獻;解決了李羣表示論、與規範場有關的代數幾何中的若干問題,
把不動點原理推廣到一般形式。

J.W. 米爾諾
姓名:J.W. 米爾諾(Milnor, John Willard)。
出生日期(獲獎時年齡):1931220日(31歲)。
籍貫:美國。
獲獎年度、地點:1962年於斯德哥爾摩。
獲獎前後的工作地點:普林斯頓大學。
主要成就:微分拓撲中七維球面上存在不同微分結構的證明;否定
了龐加萊主猜想;發展復配邊、自旋配邊理論;代數K理論和復超曲
面的奇點;對代數、代數數論作出了貢獻。

L.V.
赫爾曼德爾
姓名:L.V. 赫爾曼德爾(H?rmander, Lars Valter)。
出生日期(獲獎時年齡):1931124日(31歲)。
籍貫:瑞典
獲獎年度、地點:1962年於斯德哥爾摩。
獲獎前後的工作地點:斯德哥爾摩大學。
主要成就:常係數線性偏微分算子理論;變係數線性偏微分方程解的
存在性;僞微分算子理論。

R.
託姆
姓名:R.託姆(Thom, Rene)。
出生日期(獲獎時年齡):192392日(35歲)。
籍貫:法國。
獲獎年度、地點:1958年於愛丁堡。
獲獎前後的工作地點:斯特拉斯堡大學。
主要成就:創立拓撲學配邊理論、奇點理論、突變理論;提出了
"
託姆復形"、建立了微分流形的大範圍理論中的基本定理。

K.F.
羅斯
姓名:K.F. 羅斯(Roth, Klaus Friedrich)。
出生日期(獲獎時年齡):19251029日(33歲)。
籍貫:德國(英籍)。
獲獎年度、地點:1958年於愛丁堡。
獲獎前後的工作地點:倫敦大學。
主要成就:建立了代數數有理逼近的瑟厄-西格爾-羅斯定理。

J.P.
塞爾
姓名:J.P.塞爾(Serre, Jean-Pierre)。
出生日期(獲獎時年齡):1926915日(28歲)。
籍貫:法國。
獲獎年度、地點:1954年於阿姆斯特丹。
獲獎前後的工作地點:巴黎大學。
主要成就:發展了纖維叢的概念,得出一般纖維空間概念;
解決了纖維、底空間、全空間的同調關係問題,並由此證明了
同倫論中最重要的一般結果:除了以前知道的兩種情形之外,
球面的同倫羣都是有限羣;引進了局部化方法把求同倫羣的問
題加以分解,得出一系列重要結果。

小平邦彥
姓名:小平邦彥(Kodaira Kunihiko)。
出生日期(獲獎時年齡):1915316日(39歲)。
籍貫:日本。
獲獎年度、地點:1954年於阿姆斯特丹。
獲獎前後的工作地點: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
主要成就:推廣了代數幾何的一條中心定理--黎曼-羅赫定理;
證明了狹義卡勒流形是代數流形,得到了小平邦彥消滅定理。

A.
賽爾伯格
姓名:A.賽爾伯格(Selberg, Atle)。
出生日期(獲獎時年齡):1917614日(33歲)。
籍貫:挪威(美籍)。
獲獎年度、地點:1950年於坎布里奇。
獲獎前後的工作地點:奧斯陸大學,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
主要成就:創立了廣義函數論;對泛函分析、概率論、偏微分
方面均有建樹。

L.
施瓦爾茨
姓名:L.施瓦爾茨(Schwartz, Laurent)。
出生日期(獲獎時年齡):1915915日(35歲)。
籍貫:法國。
獲獎年度、地點:1950年於坎布里奇。
獲獎前後的工作地點:南錫大學,巴黎理學院。
主要成就:創立了廣義函數論;對泛函分析、概率論、偏微分
方面均有建樹。

J.
道格拉斯
姓名:J.道格拉斯(DouglasJesse)。
出生日期(獲獎時年齡):189773日(39歲)。
籍貫:美國。
獲獎年度、地點:1936年於奧斯陸。
獲獎前後的工作地點:麻省理工學院。
主要成就:解決普拉託極小曲面問題,即一種非線性橢圓型偏
微分方程的第一邊值問題;變分問題的逆問題。

L.V.
阿爾福斯
姓名:L.V. 阿爾福斯(Ahlfors, Lars Valerian)。
出生日期(獲獎時年齡):1907418日(29歲)。
籍貫:芬蘭(美籍)。
獲獎年度、地點:1936年於奧斯陸。
獲獎前後的工作地點:赫爾辛基大學,哈佛大學。
主要成就:證明了鄧若瓦猜想;發展覆蓋面理論;對黎曼面作了
深入研究。


Year Name Birthplace Country Age

1936 Ahlfors, Lars Helsinki Finland 29
1936 Douglas, Jesse New York, NY USA 39
1950 Schwartz, Laurent Paris France 35
1950 Selberg, Atle Langesund Norway 33
1954 Kodaira, Kunihiko Tokyo Japan 39
1954 Serre, Jean-Pierre Bages France 27
1958 Roth, Klaus Breslau Germany 32
1958 Thom, Rene Montbeliard France 35
1962 Hormander, Lars Mjallby Sweden 31
1962 Milnor, John Orange, NJ USA 31
1966 Atiyah, Michael London UK 37
1966 Cohen, Paul Long Branch NJ USA 32
1966 Grothendieck, Alexander Berlin Germany 38
1966 Smale, Stephen Flint, MI USA 36
1970 Baker, Alan London UK 31
1970 Hironaka, Heisuke Yamaguchi-ken Japan 39
1970 Novikov, Serge Gorki USSR 32
1970 Thompson, John Ottawa, KA USA 37
1974 Bombieri, Enrico Milan Italy 33
1974 Mumford, David Worth, Sussex UK 37
1978 Deligne, Pierre Brussels Belgium 33
1978 Fefferman, Charles Washington DC USA 29
1978 Margulis, Gregori Moscow USSR 32
1978 Quillen, Daniel Orange, NJ USA 38
1982 Connes, Alain Draguignan France 35
1982 Thurston, William Washington DC USA 35
1982 Yau, Shing-Tung Kwuntung China 33
1986 Donaldson, Simon Cambridge UK 27
1986 Faltings, Gerd Germany 32
1986 Freedman, Michael Los Angeles USA 35
1990 Drinfeld, Vladimir Kharkov USSR 36
1990 Jones, Vaughan Gisborne N Zealand 38
1990 Mori, Shigefumi Nagoya Japan 39
1990 Witten, Edward Baltimore USA 38
1994 Pierre-Louis Lions France
38
1994 Jean-Chrisophe Yoccoz France 36
1994 Jean Bourgain Belge
40
1994 Efim Zelmanov Russia 39


發佈了29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4 · 訪問量 7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