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C/S、B/S和Multi_tier結構的解釋

C/S:Client/Server的縮寫。服務器和客戶端,這是在計算機資源比較昂貴時非常受人推崇的一種模式。目前,在企業數據庫應用系統中還是一種非常務實的解決方案。客戶端安裝計算機軟件,聯機到服務器端,讀取業務處理需要的數據,查看其他客戶端提交的、權限允許的數據。使得資源得到了共享。這種模式的應用軟件運行比較穩定,客戶端界面、權限、數據處理等控制比較靈活;缺陷是軟件的升級和維護隨着客戶端的增加而增加。但是,這個缺陷目前可以通過很多的技術手段解決,比如LiveUpdate等。
B/S:Browser/Server的縮寫。瀏覽器作爲當前Microsoft操作系統的捆綁軟件,使得人們以瀏覽器方式獲取或者處理信息變得非常容易。是當前比較時髦的體系結構,但是不見得每個企業都實用。因爲這種模式下,數據的控制、界面的處理遠不如C/S體系結構。好處是,這種模式下客戶端的多少不影響我們軟件維護和升級的工作量。務實的企業領導不應該片面追求技術上的時髦,很多企業的業務系統開發失敗的重要原因在於這點。B/S體系結構的長處,在於在形象宣傳上有很大的優勢。
Multi_Tier是將上面的體系細分以後得到的。可能是出於軟件開發分工更爲細緻,或者是由於設計人員思維更合理,或者是保持軟件非常好的可升級性和維護性,或者是爲了方便客戶端數據展現方式的變化,等等。多層體系結構通常由展現層、業務處理層和數據層構成。展現層在客戶端,可以是瀏覽器,也可以是我們開發的應用軟件,只負責接受用戶的輸入信息,將數據庫或者業務邏輯層的處理結果顯示給客戶;業務邏輯層根據用戶的請求、按照既定的業務規則進行處理,之後將結果或者返回給客戶端或者保存到數據庫中。因爲這3個層次(或者更多層次)的相互獨立,升級工作更容易開展,並且用戶往往頻繁升級的展現層也不會牽扯更多的業務變動。

發佈了29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7 · 訪問量 10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