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電動車的連鎖反應

本人不騎電動車,所以寫幾句也不算是爲自己利益說話。深圳據說將在某段時間在一些轄區禁止電動車,這在網上引起很大的爭議,特別是電子商務(按流行的說法,是“電商”)的一些巨頭,比如京東、淘寶等反應比較強烈,因爲電動車號稱是快遞業的“最後一公里”的主要交通工具。今兒說不準騎了,勢必是增加成本(用微型汽車)或者影響時間(坐公交、地鐵,收發大量的貨也不現實),說到底,回到物流成本高造成物價高的怪圈。

 

我老婆經常在網上買一些家用品,我因爲單位位置方便,所以常常會幫她收快遞。以我的觀察,現在大多數快遞公司都在使用微型麪包車收發貨物,因爲至少這樣可以提高單次的收發貨量。當然,也有一些小的快遞公司在用電動車,比如韻升、中通,但似乎運行了一段時間後,他們有的點也鳥槍換炮用上了麪包車。其實想一下,快遞業的配送要降本,如果能提高單次的貨量(用微型車),減少往返取貨的頻次(比如減少用電單車),他們對電單車的依賴程度並不是那麼高。

 

其實禁電動車後,比快遞業更慘的,是我們的家電維修行業。修家電完全是技術活,都是靠技工們上門去服務的,據統計,現在97%以上的技工都在使用電動車、摩托車等交通工具。在大城市,市區內摩托基本上都被禁了(現在的高油價,不禁會算賬的也不會開了),所以電動車因爲其形式和功用接近摩托,使用成本相對更低,所以成爲這些工人們的主要交通工具。除此以外,飲食送餐、家政等需上門服務的行業,對電動車的依賴程度也是相當高的。

 

雖然現在很多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很發達,但因爲中國的國情,輕鬆便捷的交通還是遙遠的夢。電動車作爲代步工具能迅速發展成一個大的產業,肯定是有其中的原因的。第一,用電比用油省錢,這賬大家都會算。第二,說起來電動車環保,這其實應該是發展方向。第三,就是電動車便宜,製造工藝簡單。第一點是老百姓算的賬,所以會支持電動車。第二點應該是國家算的賬,從環保來講,也應該支持電動車。第三點,很多摩托車企業轉型做電動車了,養活了很多工人,所以他們肯定會支持電動車。

 

但深圳爲什麼要禁呢?主要原因是電動車速度快,駕駛者沒培訓、車子沒保險,相關交通事故多容易引發社會問題。其實汽車的事故也層出不窮,但爲什麼交管部門不說禁呢?這是因爲汽車有牌照、有保險、司機有駕照,有年檢,有電子眼,有罰單。。。開電動車的都是一些普通老百姓、基層勞作者,電動車國家允許製造、銷售,那使用就不是他們的錯。如果有問題,相關部門應該是先想一想有沒有制定規則,有沒有去監管,不要把電動車參數超標(比如最高速度)、駕駛者不懂交規、電動車沒有保險等問題都歸到使用者身上。一有問題,一禁了之,這不是負責的態度,這樣粗暴的管理,只有推升整個社會的成本,爲通脹和CPI的上漲添磚加瓦。

我並不清楚我國到底保有多少量電動車,估計有關部門也不清楚,因爲從它一開始出現,我們就沒有想怎麼去管,到最後感覺管不了,就想到去“關”去“禁”。我在路上開車的時候,對開電動車的會很小心,躲得遠遠的,因爲他們很多人都不管紅燈,轉彎從不打燈,我也曾在路上看到過很多與電動車有關的事故。但是,我們不應該因爲自己是開汽車的,就不去考慮開電動車的人們的生計。如果粗暴地去禁止電動車,推升的絕對不僅僅是快遞的成本,而是整個服務行業的成本,最後吃苦頭的是所有人,哪怕你是坐轎子的。

發佈了280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50 · 訪問量 153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