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正加快策動二次PC革命

智能手機正加快策動二次PC革命

 

筆記本以它便攜、輕巧的優勢超越臺式機成爲當今的主流,這在以前是很難想象的。80年代中期,IBM和蘋果聯合推出了第一款筆記本原型機(重約 6KG),在那個時候沒人奢望這個看似有點笨重的東西能創造出什麼風光神話,因爲那會微型臺式機也剛剛從大機房裏面脫胎換骨走出來,而且也還沒真正普及; 但事實上20年後的今天,它變成了用戶手提袋裏的數碼小玩物,真正成爲了臺式機的替代品。

  今天,大衆用戶又期望有個更小的移動設備來替代筆記本,也許智能手機正好能滿足大家的需求;雖然我們會再次感到不可思議,但事實上很多技術條件已經做好了替換的準備。

  解決輸入的煩惱

  智能手機要代替筆記本,首先會面臨一個輸入設備的問題“鍵盤”。用過手機的人都知道,手機鍵盤很小,要在上面寫資料或文案都很麻煩。

   不過不用擔心,因爲解決這個問題已經有了可行辦法,它就是虛擬鍵盤。而且這種配件目前在國外已經上市,你只需要把它(用數據線或藍牙)連接到你的智能手 機上,再有一個常軟平面(這樣可以防止你的手指擊疼),然後啓動虛擬鍵盤,你就能在這個看似只有一道光影的無形鍵盤上實現輸入。它的原理是通過光學傳感器 觀測你手指的移動,以此來實現輸入。雖然現在這種技術還不是很完美,但它確實已經實現應用;更重要的是一些手機製造商也正準備把這種技術嵌入到智能手機或 者PDA上,相信用戶能很快體驗到它。
 


   如果你覺得用這種技術不爽,那還有另一種解決方案,使用“語音識別技術”。一般來說,高品質的語音識別技術需要計算能力較強的處理器來配合,所以要在手 機上實現和我們現有的只能手機硬件還存在差距,但隨着相關技術的突飛猛進,企業仍相信這種聽寫方式有足夠的優勢能替代鍵盤。當然這種“語音識別技術”也有 它的缺點,比如你在輸入一些不想私人信息的時候,如果嘰嘰喳喳說出來可能就不太妥了。

  不過別鬱悶,因爲有一個醞釀中的技術可以克服這個 問題。美國航天局目前正在研製一項名爲“subvocal語音識別”的技術,用戶只需要把一塊類似紙一樣薄的電極片貼到脖子上你大腦的信息就會傳輸到喉嚨 上,如此一來不用說話就能實現信息輸入了。美國航天局的研究人員曾使用搜索引擎對這項技術做過測試,試驗者只是想一下要搜什麼不用出聲,搜索引擎就幫他找 出了它想搜索的信息。目前這種技術正在實驗室完善優化中,相信不久之後就會面世。

  克服屏幕太小

  解決了 輸入,下一個是顯示的問題,我們都知道目前的手機屏幕遠比筆記本小,能不能有種更大的屏幕,但能放在錢包或口袋裏的。爲了解決這個問題,科學家已經想到招 了,它就是我們見過的“手機投影技術”。因爲有些廠商已經把這個技術整合進了手機,所以它不同於虛擬鍵盤,你可以不用再買配套設備;目前這種技術已經可以 在7.5釐米距離內,投影出尺寸爲11×17的屏幕效果。

 


   另外,還有一種選擇,就是用“可佩戴的眼鏡式顯示屏”,戴上這種眼鏡你可以看到全屏的畫面,效果很不錯而且還能用它來通話。其實這種眼鏡式顯示屏已經不 是什麼新鮮玩意,雖然它可以滿足用戶享受到屏幕效果;然而,迄今爲止它還沒有真正成爲一種流行的產品,主要原因是它的價格太貴了,超過500美金不是每個 人都能接受的。另外用戶佩戴它的時候會有頭暈的感覺,這使得部分即使買得起的用戶也不想買。當然這些只是暫時的,因爲已經有不少廠商看到這種產品的潛力, 他們的加入將會使技術和價格問題得到解決。

  延長電池壽命

  智能手機如果要取代筆記本還面臨一個“電池的 壽命”的挑戰,因爲在現有的智能手機上處理文件將會消耗掉不少電量,而現在的手機電池還無法長時間供電。所以如果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有一個大容量,小 體積的電池來爲智能手機提供電能。雖然現在的鋰離子電池技術儲電量已經有所擴大,但這遠遠不夠,因爲製造商估計,光運行虛擬鍵盤可能就會消耗掉手機電池的 10%。目前能想到的辦法就是,使用直接甲醇燃料電池,這樣可以延長電池的使用時間(當然不久可能還會有光能充電池等);但在技術層面來看,類似的微型電 池與大衆見面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當然,現實情況是智能手機要代替筆記本尚需一段時間,而且也還有一些技術上的問題有待完善,但從用戶 量和前景來看,智能手機的普及肯定要比筆記本快。臺式機過渡到筆記本時代花了近20年的時間,而從筆記本過渡到智能手機可能不用5年,因爲現在一些基礎技 術條件已經成型,再加上有3G和手機支付等應用的大規模普及,下一步只是需要再花時間做完善優化,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筆記本的下一代替換期會很快到來,而 用戶也將很快能體驗到第二次PC革命帶來的新生活。

  關於直接甲醇燃料電池(根據網絡資料整理)

  所謂直 接甲醇燃料電池(Direct Methanol FuelCell),它屬於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中之一類,系直接使用水溶液以及蒸汽甲醇爲燃料供給來源,而不需通過重組器重組甲醇、汽油及 天然氣等再取出氫以供發電。相較於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直接甲醇燃料電池 (DMFC) 低溫生電、燃料成分危險性低與電池結構簡單等特性使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MFC)可能成爲可攜式電子產品應用的主流。

 

  這種電池 的期望工作溫度爲120℃,比標準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略高,其效率大約是40%左右。其缺點是當甲醇低溫轉換爲氫和二氧化碳時要比常規的質子交換膜燃料 電池需要更多的白金催化劑。不過,這種增加的成本可以因方便地使用液體燃料和勿需進行重整便能工作而相形見絀。直接甲醇燃料電池使用的技術仍處於其發展的 早期,但已成功地顯示出可以用作移動電話和膝上型電腦的電源,將來還具有爲指定的終端用戶使用的潛力。

發佈了15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0 · 訪問量 3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