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水文分析實戰教程(13)流域提取流程

ArcGIS水文分析實戰教程(13)流域提取流程

本章導讀:這裏的流域是一個自然概念,而不是行政概念,或者稱之爲集水區更加合理一些。在流域提取中,其過程都是先定義河流然後才能通過河流定義流域。其中流域的提取採用的是分水嶺工具。BY 李遠祥

流域提取的基本流程

流域提取過程同樣是在河流提取的基礎上進行,其流域定義部分歸根到底還是在河流定義部分,也就是使用正確的閾值進行設置。其基本流程如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其不一樣的地方是完成了河流鏈接之後,使用分水嶺工具進行提取,其結果可以使用柵格轉面工具將其轉換爲矢量面要素。

分水嶺工具

如果對該區域進行整體的提取,那麼使用分水嶺工具針對河流鏈接的柵格結果就可以完成。但一般很少這樣做,因爲大多數時候流域的劃分已經完成,除非需要做一些中小河流的研究纔會對該區域進行中小流域的提取。
下面是分水嶺工具的設置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通過提示可以看到其參數分爲流向柵格和 “輸入柵格數據或要素傾瀉點數據” ,第二個參數描述比較難懂,其實它是分爲兩部分,第一部分爲輸入柵格數據,一般指的是柵格河流數據,也就是使用條件函數設置好閾值的數據;另一部分就是傾瀉點數據,它可以是一個點狀的柵格數據或者點狀的要素數據,在實際應用中指的就是斷面數據,或者就是站點。
如果採用的是某個站點或者某幾個站點進行輸入,那麼得出的就是該站點對應的集水區。其意義就在於該集水區就是影響該水文站點數據範圍,只要在該集水區內的所有自然和人類活動都會直接影響該站點的數據。

採用站點數據作爲傾瀉點去提取流域的情況,站點位置與DEM傾瀉點位置不一致,在生成集水區的時產生大量的“碎片”,這些碎片有的會遠遠小於集水區。這是由於站點的矢量數據與DEM數據不一致造成的。

要解決的這個問題,就必須使用【捕捉傾瀉點】工具對站點做一些傾瀉點的捕捉,這樣就可以將站點範圍內最近的流量最大的像元捕獲到。這個捕獲到的像元纔是真正集水區的出水口。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流域提取的一些原理可以查看《ArcGIS水文分析實戰教程(7)細說流域提取》的內容。

流域提取的建模過程

流域提取的建模過程大概如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再來看最終運行的結果,如下圖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總結

流域提取一般分爲區域內流域的定義提取和站點對應的集水區提取,這對研究區域水文變化有非常大的作用。在流域或集水區範圍內的一切變化,都可能影響到河流對應的斷面數據。

更多的GIS主流和非主流技術,可以持續關注CSDN的GIS製圖樂園,以及微信公衆號【GIS製圖樂園】。BY 李遠祥

發佈了117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643 · 訪問量 86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