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水文分析實戰教程(9)雨量計算與流量統計

ArcGIS水文分析實戰教程(9)雨量計算與流量統計

本章導讀:降水是水文循環中重要的一環,降水包括雨、雪、霧、露、雹等,本章介紹的是降雨的環節。通過雨量站與插值的方式,實現雨量的空間分佈就算,爲水文分析提供依據。ArcGIS中沒有雨量計算的明確工具,但可以通過其通用的工具進行分析。結合前面章節的流量統計方式,雨量結果可以作爲蓄積柵格的權重參考。 BY 李遠祥

ArcGIS中的雨量計算

在水文學中關於雨量計算有好幾種方法,其中等雨量線法和泰森多邊形法最爲流行。

泰森多邊形法

泰森多邊形法相對比較簡單,利用雨量站點生成泰森多邊形,將站點的雨量值賦值到該面上,以該站點的雨量值作爲全流域(區域)的降雨值。在早年雨量站網建設還沒完善的時候,大多數水文局採用該方式進行雨量計算,甚至流域的劃分都使用泰森多邊形方式,以更好的跟區域降雨量進行對接。

對於GIS人員來說,泰森多邊形實在最普通不過了。在ArcGIS中,可以直接使用工具生成。選擇好站點圖層之後,在輸出字段部分一定要選上【ALL】,這樣站點的信息就會賦到多邊形中去。如下圖所示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執行計算之後,可以對結果進行渲染,使用分級色彩的方式,對區域雨量進行重新的展示,下圖爲對該區域雨量進行分級顯示,具體分爲10級。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可以從該結果看出,每一個多邊形都有一個站點與之對應,而多邊形的雨量值就是站點的雨量值。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等雨量值法

等雨量法就是常在天氣預報裏面看到的降雨分佈圖,其原理有點像等高線,通過一系列的站點進行插值分析,並得出其空間分佈規律。其中插值的效果跟站點的多少、空間分佈情況都密切相關。下圖是海南省105個站點和26個站點的等雨量線圖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該圖出自 芮孝芳 老師的 《水文學原理》

從圖上的結果可以看到站點的數量和分佈對結果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ArcGIS沒有提供專門的等雨量線生成工具,但在spatial 擴展中提供瞭如反距離權重法、克里金法、樣條函數法、自然鄰域法、趨勢面法等多個通用的插值工具。具體每一種插值方法有什麼差異,不在本章裏面做具體說明,讀者可以查看ArcGIS的官方幫助更好的理解。

針對之前做泰森多邊形的雨量站數據進行反距離權重法(IDW)插值分析。反距離權重法的做法是離參考點越遠,其權重影響就越小,其影響力是線性遞減的。設置如下圖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選擇好站點和Z值字段(記錄雨量的字段),基本上就可以進行插值了。但這個工具默認的搜索半徑是 點數是 12 ,筆者根據區域特點將其設置爲 5 。該參數的意義是最終的插值結果會同時受到5個站點的影響。使用距離作爲參數也是類似的。在執行之前還要設置一下操作的區域,在工具的【環境】–【處理範圍】中選擇一個範圍,一般用的全流域的邊界。如下圖
2017-07-06-16-34-59

用同樣的渲染方式對插值結果進行渲染,可以看到雨量的空間範圍分佈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兩種計算方式的區別

泰森多邊形法相對比較簡單,其特點是以點代面去計算雨量值,在雨量站較少,分佈不均勻的時候計算比較方便。尤其是在一些小區域,如果沒有太多的站點支持,不需要考慮大範圍空間降雨的影響,以少數的站點來計算面積,還是能夠比較快捷的得出結果的。

其缺點也是比較突出,因爲其權重係數的固定的,以多邊形對應的站點值作爲固定值,所以它不能反映降雨在空間分佈的變化特性。

等雨量值法能夠充分考慮到降雨的空間分佈變化情況,但任何站點的雨量值變化都會影響多個區域的情況,因此,基本上每一場降雨都需要重新計算。同時需要考慮到必須建有足夠多的雨量站點,不然計算結果與實際情況還是有比較大的差別。

等雨量值法考慮的是降雨的線性變化情況,但實際上降雨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兩個站點之間區域的雨量值並非是線性變化,有的時候還需要考慮到地形的影響。

算法的改進

泰森多多邊形法沒有什麼改進的空間,而且隨着站網的逐步完善,泰森多邊形的方式已經沒有使用的必要性了。現在主要考慮等雨量值法的一些改進。常見的改進方法出了根據區域特性來決定雨量站之間的權重影響(就像之前提及到的設置搜索半徑或者搜索距離)之外,會充分考慮一些地形管理。

同樣是反距離權重法,如果充分考慮到地形對降雨的影響,可以考慮使用隔斷線或隔斷面的方式去除掉地形的影響。如下圖,在一些高山地帶的兩側都有雨量站點,它們在投影平面上距離是比較相近的,但實際上該區域降雨會因地形導致西部降雨偏少、東部降雨偏多的情況。所以,如果直接讓所有站點參與計算,那麼會導致該山區位置數據影響非常大。如下圖,按照不同的雨量值來渲染站點,查看山脊兩邊的站點信息。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再來看反距離權重法,在考慮地形的時候使用隔斷線進行計算分割,所有參數部分都與之前相同,唯獨將山脊數據作爲隔斷線添加進去,設置如下圖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執行結果如下,爲方便對比,筆者將兩張圖放在一起進行比較,上圖是加入隔斷線分析的結果,下圖沒有加入隔斷線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非常明顯的看到,在山脊的西邊,其雨量沒有受到山脊東邊的站點的數值影響,由於西邊的站點的數據比較少,其結果基本上與單個站點呈線性遞減,距離不遠的時候,其變化也不是特別大。

雨量計算與流量分析

前面章節《ArcGIS水文分析實戰教程(5)細說流向與流量》提及過在流量計算的時候,可以通過權重柵格進行計算。雨量分析結果就是很好的權重柵格。對於插值分析,出來的結果就是柵格數據,原則上是可以直接最爲權重柵格參與到流量計算中去的。

流量計算倘若加入降雨柵格的話,在執行插值的時候必須主要將【輸出像元大小】設置爲與DEM的像元大小相同,這樣纔可以更好的對應賦值權重。設置如下圖,假如地形的像元大小爲30*30 ,那麼該參數就設置爲30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總結

水文分析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需要涉及到比較多的參數。每一類參數的計算都可以在GIS中找到對應的工具。但GIS畢竟是通用工具,所以一些細節的地方還需要根據水文的特性進行調節。否則,會影響整個分析結果。

如果讀者對水文分析感興趣的話,可以持續關注CSDN的GIS製圖樂園,以及微信公衆號【GIS製圖樂園】。BY 李遠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