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系統中些難點解決方案

1、利潤計算輕鬆解決方案

產品設計有缺陷時,利潤計算會是噩夢,因爲商品進貨價現實中是變動的(不同時間採購的價格會不一樣),這會導致產品成本是變動的;比如1月份銷售的某一產品成本是10元,3月份有可能變成10.5元,7月份或其它月的成本有可能是X元,所以如果不做好成本的處理,在計算利潤時就很麻煩,業務複雜代碼難易維護。比如統計1~3月的利潤,你如何統計?如果1~3月發生了退換貨,你又如何統計?

下面我就簡單說下如何做才能讓利潤統計簡化起來,純個人觀點,要丟鞋的請溫柔,有不同見解歡迎留言。

處理思路:採購入庫重新計算成本價,訂單發貨記錄成本價,換貨當做 [退貨新下單] 的思路操作。退貨即退貨處理的思路。

利潤統計公式:(+)訂單利潤 + (-)退貨單利潤;(前提做了如下處理後)

第一,採購入庫時,重新計算商品成本價(成本價:即加權平均價]),

           作用:方便發貨時提取訂單商品真實成本用。


第二,訂單發貨時,設置訂單商品的成本價(發貨時商品的成本價)。注:換貨訂單不用設置,在生成換貨單時已經設置。

           作用:用於計算訂單當時利潤,無論何時查利潤都一樣,避免由於成本變化無法統計訂單當時實際利潤。


第三、訂單退貨時,生成退貨單(結構類似訂單表結構),輸入訂單號,輸入退回商品和數量(售價與成本用原訂單的值)。

           作用:用於統計利潤及查看退貨情況。


第四、訂單換貨時,生成退貨單(結構類似訂單表結構),輸入訂單號,輸入要換商品和數量(售價與成本用原訂單的值),同時生成新的訂單(同商品,銷售與成本用原訂單的值標識爲換貨訂單,不同商品,用系統當時銷價標識爲訂單)。

           作用:用於統計利潤及查看退貨情況。

           特別說明:同商品換貨,生成的新訂單標識爲:換貨訂單,商品用原訂單中商品的售價與成本價,避免計算利潤出錯(換貨商品此時成本價可能已經變化,所以用原訂單成本,避免產品利潤)。

                               不同產品時,生成的新訂單標識爲:訂單,商品用當時系統售價,成本價不設置(發貨時設置)


特別提醒:在計算利潤時,每個訂單是獨立的,千萬不要訂單間做關聯(對於退換貨訂單)。

                   比如統計換貨訂單利潤時,不用追溯原訂單,這兩個訂單都獨立計算利潤,然後在減去一個退貨單利潤,即正確的。

發佈了120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9 · 訪問量 57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