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初探-介紹與環境搭建

一、簡介

隨着互聯網web2.0網站的興起,傳統的關係數據庫在應付web2.0網站,特別是超大規模和高併發的SNS類型的web2.0純動態網站已經顯得力不從心,暴露了很多難以克服的問題,而非關係型的數據庫則由於其本身的特點得到了非常迅速的發展。MongoDB非凡的表現使其在NoSQL中佔有重要地位,當然其他的NoSQL數據庫,比如CouchDB,Redis,Hbase等也各有千秋。本系列將帶領大家領略MongoDB的魅力。

1、MongoDB是什麼?

MongoDB是一種強大,靈活,可擴展的數據存儲方式。它擴展了關係型數據庫的衆多有用功能,如輔助索引,範圍查詢(range query)和排序。MongoDB的功能非常豐富,比如內置的對MapReduce式聚合的支持,以及對地理空間索引的支持。

2、爲什麼使用MongoDB?

2.1、豐富的數據模型。由於MongoDB沒有模式,所以支持的數據模型也就相等豐富(基本支持現實生活中的所有數據模型),並且容易變更。

2.2、容易擴展。MongoDB採用的面向文檔的數據模型使其可以自動在多臺服務器之間分割數據,它還可以平衡集羣的數據和負載,自動重排文檔。如果需要擴充容量,只需在集羣中添加新機器即可。

2.3、豐富的功能。

2.3.1、索引。MongoDB支持通用輔助索引,能進行多種快速查詢,也提供唯一的,複合的和地理空間索引能力。
2.3.2、存儲JavaScript。開發人員可以支持在服務器端存取JavaScript的函數和值,而不用使用關係型數據庫中的存儲過程。
2.3.3、聚合。MongoDB支持MapReduce和其他聚合工具,這爲雲計算提供支持。
2.3.4、固定集合。集合的大小有上限,這對某些類型的數據(比如日誌)特別有用。
2.3.5、文件存儲。MongoDB支持用BSON(Binary JSON)格式的協議存儲大型文件和文件的元數據。

2.4、卓越的性能。MongoDB使用MongoDB傳輸協議作爲與服務器交互的主要方式,比HTTP/REST協議要節省很多開銷。默認存儲引擎使用內存映射文件,將內存管理工作交給操作系統處理。

2.5、管理方便。MongoDB通過儘可能的讓服務器自動配置來簡化數據庫服務器的管理,比如主/備切換,集成環境新節點的集成和配置等。

二、安裝與啓動

1、MongoDB安裝很簡單,只需要根據操作系統的版本從官網http://www.mongodb.org/downloads上下載對應的二進制壓縮包,解壓,執行安裝即可。可以將MongoDB的bin路徑放到PATH變量中,這樣方便從控制檯訪問MongoDB。

2、創建數據庫文件存放目錄,默認爲C:\data\db.如果不是默認目錄,則需要在啓動MongoDB時指定數據目錄。

3、打開命令提示(cmd.exe),進入MongoDB解壓目錄下(如果加入PATH時可以省略),然後執行

bin/mongod.exe
如果使用的不是默認目錄(C:\data\db)則需要使用--dbpath參數指定:

>mongod --dbpath E:\Study\MongoDB\db
三、將MongoDB作爲服務安裝

使用--install參數將MongoDB作爲服務安裝,如下:

>mongod --dbpath "\"E:\Study\MongoDB\db\"" --install

啓動成功後,服務器會打印版本和系統信息,然後等待連接。默認情況下,MongoDB監聽27017端口。mongod還會啓動一個非常基本的HTTP服務器,監聽數字比主端口高1000的端口,即28017端口。你可以通過訪問http://localhost:28017來獲取數據庫的管理信息。

發佈了121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5 · 訪問量 66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