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方支付崛起,聚合支付爲什麼這麼火?

第四方聚合支付服務”不具備支付牌照,而是通過聚合多種第三方支付平臺、合作銀行及其他服務商接口等支付工具的綜合支付服務。


它不進行資金清算,但能夠根據商戶的需求進行個性化定製,形成支付通道資源優勢互補,具有中立性、靈活性、便捷性等特點。簡而言之,第三方支付提供的是資金清算通道,而聚合支付提供的是支付基礎之上的多種衍生服務。


目前,聚合支付市場已經成長出傲付寶、Ping++、哆啦寶、BeeCloudPaymax付錢拉、收錢吧、普付寶、友店、利楚掃唄等;以及主打跨境支付服務的PingPong、錢海支付等,據不完全統計,聚合支付企業總數量不少於30家。


根據服務對象的不同,可分爲線下和線上;根據商業模式的發展階段,可分爲初級階段的聚合支付工具和以此爲基礎的綜合金融服務。

此外,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隨着第三方支付在金融監管、市場拓展、業務升級等因素的影響下,近期,拉卡拉收購順維無限推出Paymax、易寶支付上線支付+產品“錢麥”等,此外還有易生金服、智付、融寶支付、樂刷、和信通、錢海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巨頭正積極佈局以支付爲衍生的綜合金融服務,由單一的支付通道逐漸向金融的全方位領域拓展,從而在新的轉型突破時期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據考察,停留在聚合多種支付工具階段的聚合支付服務的盈利空間嚴重受限,手續費分潤和套現業務的時代已經不復存在。當前,行業普遍採取向多元增值業務衍生的方式,盈利模式主要有3種:

①交易服務返傭,即開發軟件的“辛苦錢”,這也是目前的基本模式;

②衍生增值服務的收益,比如,利用沉澱的C端用戶衍生出消費金融、現金貸等,以及針對企業端的現金管理等,此外還有跨境支付服務、校園支付服務等差異化業務盈利模式;

③廣告、SaaS軟件、卡券等其他定向服務。



碎片化:聚合支付的天然優勢

 

在市場初期,聚合支付的產生建立在第三方支付等支付工具繁榮多樣的基礎之上,尤其是移動支付時代來臨:在兩年多以前,由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燃起的“燒錢大戰”,拉開的第三方支付搶奪用戶的全面戰役,隨之而來的是,商戶收銀系統由原本的刷卡POS機演變爲多種掃碼設備和掃碼臺卡。然而,商家和消費者同時疲於應對各種賬號申請、對賬等手續,由此形成市場痛點。

 

金亦冶指出:“在移動支付的大潮之下,支付市場的愈加分化、碎片化等特徵決定了不可能一家獨大的市場格局,而多元化的羣雄爭霸局面爲第四方聚合支付預留了天然的生存空間。”


而馮超表示:“聚合支付是輕量級應用,是會員體系,而非第三方支付的偏重的虛擬支付體系,可以把用戶和商戶進行連接,拉近彼此的距離,通過這種關係,可以拓展更多的應用場景和消費入口。”這也是目前聚合支付市場達成普遍認知的可預期的市場空間。

 

金亦冶指出:“對服務商來講,支付渠道碎片化已經勢不可擋,並在持續加深。商業銀行、第三方支付公司、其它清算機構、消費金融公司等衆多類型的機構,都在爲商戶提供網絡(移動)支付解決方案。另一方面,網絡(移動)支付市場龐大且快速增長,且客戶的支付需求繁多,第三方支付渠道無法充分滿足“碎片化”的移動應用支付需求。在商戶和第三方支付渠道間提供Fintech服務的第四方,可以滿足有線上支付需求的、具有長尾效應的中小企業的需求。

 

第三方支付2.0:流量變現時代來臨

 

然而,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在實際消費場景當中,無論是線下還是線上,微信和支付寶佔據着絕對統治地位。甚至,在很大程度上,第三方支付市場“天然壟斷”的格局似乎已經顯現。那麼,這給聚合支付帶來的究竟是機遇還是挑戰?加之,拉卡拉、易寶支付等純粹支付通道的多元業務佈局,是否會與聚合支付產生競爭關係呢?

 

在第三方支付陣營中,可以分爲具備支付場景和不具備支付場景的兩種類型,前者主要是微信、支付寶以及近期新進玩家唯品會、新美大等;後者是以提供支付清算通道爲主的第三方支付企業,如易寶支付、拉卡拉等。但沒有區別的是,二者均在積極進行着以支付爲衍生的金融拓展。

 

2016年,微信和支付寶相繼推出提現收費方案,這標誌着中國支付市場“用戶教育、市場培育”階段的終結,而開啓的是另一個全新的階段。這也促使着,只有更多的產品創新和更優質的支付體驗,纔是未來支付市場的制勝之道。

 

針對微信與支付寶提現收費的原因,金亦冶指出,一是在用戶體量快速增長結束和習慣養成的背景下,通過提現收費覆蓋自身支付服務(消費、退款、轉賬、提現等)的成本;二是通過設置資金流出門檻,希望更多資金能運轉在自身支付賬戶系統內,提高用戶的支付賬戶支付頻率,實現體系內的資金支付結算閉環。

 

金亦冶明確表示:“這種方式對上游的銀行和同層級的第三方可能產生不利影響,用戶愈習慣在支付寶、微信支付的支付賬戶內完成支付閉環,其對支付寶、微信支付的粘性也會愈高,銀行和其他第三方在C端用戶服務將會愈來愈邊緣化。”

 

金亦冶分析道:“獨立第三方支付機構,如通聯支付、拉卡拉、易寶支付等,目前已經表現出生產瓶頸的跡象。隨着移動支付對線下收單市場的滲透和蠶食,它們在第三方支付市場整體份額的比重將愈來愈低,市場將逐漸被依託自身平臺生態的非獨立第三方支付巨頭瓜分。

 

對此,金亦冶預測,獨立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發展可能有兩條路徑:

①可以與已形成生態的大型平臺合作,彌補其交易閉環的短板,比如錢袋寶之於新美大、貝付之於唯品會、捷付睿通之於小米、快錢之於萬達、網銀在線之於京東等;

②以第三方支付的支付服務爲切入點,對其自身優勢領域進行整合(如電影、酒店、餐飲、外賣等業務),孕育出新金融業務,類似支付寶之於螞蟻金服,微信支付之於微信等。

 

機遇or挑戰:支付企業正在變成金融企業

 

以上第三方支付市場的發展趨勢,將會給聚合支付帶來哪些影響?金亦冶進一步分析:“獨立第三方支付機構與缺乏支付牌照的互聯網巨頭各取所需,雙贏結合後,必將走出自身生態,對外輸出支付相關服務,從而將進一步加劇支付渠道的碎片化;隨着碎片化程度的增加,聚合支付領域的SaaS服務商的價值將進一步提升,從而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

 

“據近期艾瑞、易觀等行業分析報告的數據顯示,支付寶、財付通的整體市場份額已經出現縮減,同時,二線互聯網巨頭的支付服務持續輸出,支付市場的壟斷格局將不斷被打破。而隨着碎片化程度的加劇,聚合支付服務的發展空間也會持續提升。”

 

然而,馮超指出:“通過搭建支付閉環,第三方支付企業可以在此基礎之上拓展理財、社交等多元業務,延伸更多的產品和服務,增加用戶粘性和自身生態體系的粘性,從而擴大影響力、擴展市場。但目前階段來看,這種拓展尚處在開拓自身領域的階段,並不會對其他支付服務企業形成競爭。

 

金亦冶指出,支付是商業變現的必經之路,一方面線上的商業場景越來越豐富,同時傳統的線下企業也在逐漸接受並嘗試使用互聯網來對自己的商業模式進行整合優化。所以線上支付這個市場在近幾年仍然會持續擴張。另一方面,支付接入之外還有訂單、對賬、差錯、風控、營銷活動等多個方面,是一個相對專業的體系,如果支付企業獨自承擔,需要綜合考量時間成本、人力投入、後期維護等。

 

隨着移動支付市場迅速增長,用戶習慣逐步養成,以及第三方支付、銀行、消費分期等各參與方蜂擁而入,場景的豐富使得需求的多樣化和複雜度不斷增加(紅包、打賞),需要不同的支付接口和業務邏輯組合來實現。

 

然而,王朋則認爲:當前中國支付市場已形成3者獨大的局面,銀聯掌控刷卡市場,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掌控移動支付市場,除此之外的其他第三方公司都很難再造一個普適性的支付工具。因此,許多持牌機構已經逐漸轉化身份,放棄自有品牌,轉向做聚合支付,並利用自己的牌照優勢與第三方競爭,因此,未來能長久生存的聚合支付,很有可能是第三方支付轉型而來。

 

王朋明確指出:聚合支付體現在4個層面的聚合,①場景聚合,包括POS機、SDK、臺卡、掃碼槍的一站式聚合;②支付方式聚合,包括銀行卡刷卡、支付寶、微信、點卡支付、話費支付、公交卡等。③資金到賬的融合,實現多種支付方式一筆到賬;④商戶增值業務的融合,融合支付業務上下游的業務,提供商戶貸款、理財、消費分期、會員管理等。

 

線上or線下:越來越模糊的界限

 

如果說,將多種支付工具聚合到一起,開拓足夠的市場是聚合支付1.0階段;那麼,以支付平臺上沉澱的足夠多的數據和信息進行消費金融、網貸、廣告等多元業務的縱向衍生、國際化橫向拓展以及科技屬性在技術維度的加深融合,則可以稱之爲聚合支付的2.0階段。在一定程度上,2016年的聚合支付可以說已經基本完成了市場拓展,進入全面佈局支付綜合衍生服務的階段。

 

按服務對象劃分,聚合支付的商業模式可分爲線上派(Ping++等)、線下派(錢方好近等)。今年11月份,錢方好近獲得日本私募基金Whiz和日本旅遊地圖出版商昭文社2億元戰略投資,並三方成立合資公司“錢方日本”,將錢方好近在國內的“智慧商圈”的服務模式“copy”到日本。

 

據李英豪介紹:錢方好近在2015年推出的“智慧商圈”,是以都市寫字樓商圈內爲單位,1公里爲半徑,以支付爲入口,通過大數據沉澱和分析,爲商圈內商戶提供營銷服務。而這種營銷服務的實質,就是幫助商戶構建和消費者的深度連接。

 

李英豪指出,聚合支付本身的盈利較爲有限,而智慧商圈模式的優勢在於,通過線下商戶獲取自己所需的商戶,然後進行增值服務、消費金融等多種延伸玩法,這也是我國當前移動支付領域正在探索的新空間和主流方式。

 

然而,線上派的金亦冶指出,2016年傲付寶市場推廣上的戰略是“產品推廣+客戶獲取+品牌打造”相結合的思路。傲付寶保持着快速的產品迭代,首先,在水平層面,根據市場需要進行支付產品的擴容,優化SDK(線上聚合支付工具),強化平臺功能等;其次,在垂直層面,傲付寶在賬戶系統、多級系統等專業化定製服務模塊上持續提升,同時加強系統的穩定性、安全性。

 

然而,王朋認爲:“從大環境來看,目前中國支付市場已經沒有嚴格的線下、線上概念,未來或許也將不再區分線上和線下。聚合支付服務商將在更細的方向展開差異化,如跨境、大型客戶收銀系統、二維碼臺卡、支付廣告創收,每一個細分都需要深度開拓,進行大量的微創新。”

 

隨着可預期的“無現金”社會的加速到來,以及線下與線上的深度融合,支付過程在商業活動中越來越下沉和後移,用戶對支付環節的感知度越來越弱,並有可能成爲用戶毫無感知的後臺基礎應用。那時的支付,或許只是計算器運行了一次加減法而已。

 

綜合金融衍生服務:看得見的未來

 

可以說,隨着支付“基礎設施”的屬性越來越大,一方面,諸多紅利正在消失;另一方面,多年的發展沉澱了足夠多的數據和資源,支付服務企業有望進入“流量變現”階段。

 

因此,無論競爭與否,可以肯定的是,包括第三方支付和第四方聚合支付在內的企業普遍開始探尋以支付爲延伸的多元化、國際化等新的盈利模式和盈利空間,比如借貸、消費金融、廣告業務等。而在具體的衍生戰略上,各家呈現多種方式。

 

常大維向億歐介紹:哆啦寶的思路是基於SaaS服務模式的“開放支付平臺”,涵蓋門店運營、門店收銀和CRM會員管理等8大類技術接口(API),從而爲線下實體店商戶打造基於生態全鏈條的便捷高效解決方案。

 

馮超則表示:付錢拉2.0品牌升級後的戰略是從支付到金融雲的升級,把支付的業務延伸到各個領域,賺取費率,比如分期、貸款、供應鏈金融和理財(第三方理財機構、銀行、基金公司、保險公司、P2P公司、財富管理機構)等,打造標準化的接口,運用大數據把風險率降低,從而幫助企業實現流量變現,近一步開拓出新的合作模式。

 

利楚掃唄目前處在商戶拓展和增值創新階段。王朋介紹:掃唄推出了商戶收單資金理財(小寶理財)、商戶營銷系統等增殖服務,將第四方支付企業支付導流、增殖創收的商業模式清晰化。未來還將推出廣告插件化、商戶流水貸、商圈白條等衍生服務。

 

依然渺茫的科技質變

 

支付被譽爲一切交易活動的“咽喉”,不論線上互聯網電子商務,還是線下實體交易,支付都是商業活動的本質環節。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的變革催化着支付產業的變革,技術”和“制度”成爲現代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的2大驅動力。在制度紅利收縮的前提下,或許正是施展科技力量的最佳時機。


馮超介紹,付錢拉目前的支付通道中支持比特幣支付。很多大型銀行都在佈局區塊鏈,在銀行信用證領域已經有應用,並且已經有銀行通過比特幣兌換機制實現了跨境支付功能。人工智能、雲計算和支付的結合,可以爲支付場景帶來新的想象空間。

 

王朋則更看好雲計算技術在支付行業的應用前景,通過對大量的支付消費數據進行分析,獲得用戶畫像並進行精準預測,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方向。

 

然而,遺憾的是,2016年,支付科技領域熱門的生物識別、光子支付、指紋掃描、AR支付、區塊鏈跨境支付等支付技術本身的創新,依然沒能成爲聚合支付創新的主旋律。


發佈了11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 · 訪問量 10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