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系統之間的數據接口的開發過程與心得

開發涉及的實現細節這裏不多提了,主要總結一下開發的流程,開發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及如何確定解決方案等心得。

 

開發背景:

客戶:某三甲醫院;

平臺使用範圍:某市所有婚檢醫院;

接口使用方:暫時只是該醫院在用,提供EXCEL模板,如果其他使用《婚檢系統》希望使用,他們可以同各自醫院的HIS產商進行溝通;

需要開發接口的項目:婚檢系統》;

 《婚檢系統》有一個《實驗室檢查模塊》,提供錄入婚檢有關的檢驗科檢驗數據,使用人員需要在病人來取婚檢報告前將檢查數據錄入到《婚檢系統》中,故需要醫院檢驗科每天的檢驗數據,而檢驗科的數據是錄入到醫院的HIS系統的《LIS子系統》中的,如果不做接口,使用《婚檢系統》的人員需要手動錄入檢驗數據,造成不必要的人力資源的浪費。

 

實現目標:

1、實現將《LIS系統》數據通過EXCEL文件的形式無需人爲重複輸入,完整正確導入到《婚檢系統》的實驗室檢查結果中,並做其他相關業務處理(如判斷是否地貧陽性等)。

2、提供統一的導入EXCEL格式,(其他使用《婚前檢查保健管理系統》的醫院還沒做接口的情況下)如果無法從LIS導出數據,也可以手動製作EXCEL,進行導入。

 

開發過程及心得:

 第一、與《LIS系統》工程師進行討論。

        在互相瞭解對方負責系統的業務流程以及數據庫相關的表結構設計等信息的基礎上,討論如何實現數據的正確遷移並且在業務上可行。

        討論的過程中,我們各自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解決方案(畢竟不同人的思維方式都不一樣,對系統的認知也不一樣,考慮問題難免會從不同角度出發,有一些不同看法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在這個基礎上,推敲各個細節,最後確定了一個雙方都認可的方案。

        溝通是很重要的,兩個系統的接口是在雙方工程師的配合下完成的,好的溝通可以推動項目的進展。

        有的處理可以在《LIS系統》進行,也可以在《婚檢系統》進行,這種情況作決定的依據是,考慮以後可能會出現改動,改動可能會造成的影響,選擇受變動影響比較小的方案。

第二、確定方案後,進入編碼階段,接口實現主要進行如下幾步處理:

       1、接收《LIS系統》導出的EXCEL文件(文件中是病人的檢驗結果等信息),讀出數據集。

       2、對數據集進行處理,根據討論確定的規則,生成《婚檢系統》的數據。

       由於《LIS系統》中檢驗結果是以某個儀器爲出發點處理及查看不同人的不同項目的數據,而《婚檢系統》是以某個人爲出發點,處理及查看不同儀器的不同項目的數據。所以兩個系統的表結構上差別挺大的不同,這就需要對數據集進行邏輯上的處理。

       期間想了兩個方案:

       A、是新構造一個後臺方法,處理數據集,往數據庫裏插入數據。

       B、是利用現有的《實驗室檢查》模塊的後臺方法,將得到的數據集處理成該後臺方法所需要的參數,調用該後臺方法。

       考慮之後,選擇了第二個方案,考慮到如果以後這個模塊對數據處理的需求有變化,需要修改後臺方法的時候(如,某種化驗的值在某個範圍內需要回填檔案信息表的時候),只需要維護這個後臺方法,而不需要連同接口的處理方法一起維護。

       3、輸入陸續插入數據庫中後,進行提示:哪些人的檢驗結果保存成功,哪些未成功(正常情況是會成功的)。

第三、編碼結束,進入測試、調試階段

       在我做好《婚檢系統》的接口部分的時候,《LIS系統》導出數據的部分也做的差不多了,通過將其導出的EXCEL導入到接口進行處理,檢驗得到的數據是否與理論上應該得到的一致,期間對程序進行了一部分修正,對參數進行了一些調整。

第四、測試結束後,交付使用。

        對用戶進行使用前的培訓和指導,說明哪些情況接口是無法處理的,等等。

發佈了21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 · 訪問量 1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