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衰落城市榜

 10長春:失落指數8.2

  長春曾經是滿洲國的都城,建國後中央政府將中國最早的汽車工業落戶長春,長春與瀋陽、鞍山、大慶共同成爲了共和國的驕子。改革開放前長春一路都是春風得意,但自上世紀80年代以後,長春的汽車工業大幅度滑坡,後起的上海(大衆)、天津(豐田)、廣州(本田)等城市利用外資紛紛將長春超越,長春這個中國的“汽車城”現在已是空有虛名了。長春在東北的地位也出現下滑,大連、瀋陽、哈爾濱均超過了長春。

  9徐州:失落指數8.4

  徐州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雖說徐州的戰亂不斷,但徐州人用自己的堅強讓這座城市千年 不倒,歷朝歷代徐州都聲名遠揚。可是今天的徐州卻陷入了歷史上最尷尬的境地,徐州經濟發展緩慢,其經濟幾乎完全靠污染嚴重的大工業支撐。不僅如此,徐州人均收入水平在江蘇是很低的,徐州的名聲在中國也一落千丈。也許當年清初劃分省份時,根本就不應該把徐州劃入江蘇省,因爲徐州的文化與江南完全不同,現在的徐州就像是被江蘇拋棄的孩子。 -這裏匯聚我們生活快樂和友情

  8洛陽:失落指數8.6

  洛陽曾經是世界上少數幾個繁榮都會之一,然而現在的洛陽已經光芒盡褪。建國初期曾有 人大代表提議將河南的省會放在洛陽,這樣可以使這個古都得以重新煥發。但那時的鄭州 已經是中原最大的工商業城市,鄭州強大的鐵路樞紐優勢使洛陽敗下陣來。今天的洛陽成爲了重工業城市,雖然GDP水平在中部不算低,但城市污染極其嚴重,在國人心中也只剩一個“洛陽牡丹甲天下”的模糊概念了。

  7連雲港:失落指數8.8

  連雲港是亞歐大陸橋的最東端,也是中國最早的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然而20多年來,連雲港的港務運輸業始終發展緩慢,這樣也導致了連雲港城市建設的停滯不前、經濟發展遲緩,連雲港的人均收入水平是14個沿海開放城市中最低的。連與港真是空在江蘇這個富裕的省份,但經濟水平卻十分落後,這個亞歐大陸橋的最東端與最西端的鹿特丹可謂是冰火兩重天。

  6海口:失落指數9.0

  海南省曾經被國家政府欽定爲經濟特區,海口作爲海南的省會,理所當然有更多的政策優惠和經濟特權。上世紀80年代,大批畢業的大學生南下闖海南,海口繁盛一時,其城市建設速度曾一度與深圳並駕齊驅。然而20世紀末,海南的經濟泡沫蒸發,海口蕭條了下來,留下了那一棟棟爛尾樓。在省內海口的名聲也被三亞超過,三亞憑藉其發達的旅遊業使海口更加黯然失色。

  5武漢:失落指數9.2

  武漢自清末洋務運動以來就是中國最大的幾個工商業城市之一。民國時期的武漢九省通衢、商貿發達,號稱“東方芝加哥”。建國後武漢也是中國十大城市之一,其經濟水平長期位居中國前10。可是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武漢的經濟節節敗退,它沒有像天津那樣衰而不退。武漢現在雖然還是中國前二十大城市,但那也僅僅歸功於它的規模,武漢的GDP總量已經10名開外,人均收入水平在中國幾個大城市裏是相當低的。 -這裏匯聚我們生活快樂和友情!

  4汕頭:失落指數9.4

  汕頭是由於英國在鴉片戰爭後強迫清政府開埠而興起的。汕頭雖然歷史並不長,但也輝煌一時。現在香港、東南亞的大富豪很多都是祖籍汕頭。改革開放後汕頭也受到中央特殊照顧,成爲了中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然而20多年過去了,汕頭卻始終沒有成爲經濟亮點,其經濟水平連省內的東莞、佛山都比不上。汕頭空有那麼多海外富商,自己卻漸漸“泯然衆人矣”。

  3哈爾濱:失落指數9.6

  哈爾濱雖然興起於20世紀初,但發展十分迅速,在民國初年哈爾濱就成了中國的超級都會城市。哈爾濱全城遍佈俄式建築,號稱“東方莫斯科”,當時的哈爾濱洋氣十足,其時髦程度可與上海、天津並肩。建國後哈爾濱也成爲了中國十大城市之一。然而隨着東北地區整體的大衰落,哈爾濱也悄然黯淡了,今天很多人在談論中國十大城市時根本都不會想起哈爾濱。

  2南京:失落指數9.8

  南京之所以稱爲南京,是因爲它能夠與北京相呼應,明代南北二京是中國最繁華的城市,民國時期南京又作了中國的首都。可是自那場東洋人的大屠殺後,南京就久久難以恢復元氣了,導致了今天南京的尷尬局面。南京的GDP總量逐步被省內的蘇州、無錫超過,與北京也難以形成呼應了,北京的GDP幾乎是南京的三倍。

  1西安:失落指數10

  西安可能是中國最失落的城市了,曾經的漢唐故都,在中國歷史上做了八百多年的老大,雖然在宋代以後就已經衰落,但直至民國西安仍然是西北的霸主,建國初西安也是中國十大城市之一。(世界經理博客http://blog.icxo.com)然而現在西安不僅GDP總量在全國40名開外,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水平也被後起的烏魯木齊超過,同時在西部地區西安也與重慶、成都的差距越拉越大

發佈了198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0 · 訪問量 24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