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理想,未必能成就現實

放棄理想,未必能成就現實

上個世紀90年代末,軟件泡沫最高漲的時候,我還在學校里老老實實地學着我的結構工程。我當年的理想是要做一個好的結構工程師,跟我弟弟一起開建築設計事務所,這話寫在日記本上,白紙黑字。後來之所以毅然地拋棄本行來趟軟件開發這攤渾水,很大程度上是受了技術高手們高大形象的鼓舞。那個時候真是有激情,覺得編程高手被澤着理想主義的光芒,向英雄一樣崇拜他們,他們纔像是搞技術的,我們這些土木工程師,嗯,也就是個混飯吃。

 

真的走到這個行業裏才發現,中國的軟件技術研發的環境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按照一般程序員的大白話,就是“在中國,搞技術的沒前途”。有點理想和抱負的程序員,大多面臨被分化和鈍化的命運。所謂分化,就是以這樣那樣的方式轉變爲管理者、市場人員、宣傳員等等角色,所謂鈍化,就是乖乖地接受降解,由研發人員轉變爲工程人員。.....

 

......

 

搞技術的先天都有點自命不凡,總是幻想向着未知領域衝鋒,探索新的方向。誰不想重複Adobe在平面設計領域的輝煌?誰不想也搞個什麼CAD來發掘和開拓新的市場?誰不知道搞項目的辛苦?誰不想安心做出好產品,名利雙收,給人生添一抹亮色?可是,難啊!環境所迫,只能放棄理想,面對現實。

 

不過軟件這個東西真的不太一樣。我的判斷是,放棄理想,也未必能成就現實。原因就在於軟件太容易複用了。我們行業裏的人整天叫囂着要提高軟件的可複用性,還煞有介事寫一大堆書出來談reuse,殊不知,相對於其他很多傳統行業,軟件的可複用性實在是太好了。比如說,雅典奧運會場館中的鋼樑,絕對不可能拿到北京奧運場館來複用,連設計方案也沒有多大參考意義。可是人家那成熟的奧運售票系統,改巴該巴就能跑在2008的售票主機上。不說那麼玄的,就拿一般的任務來說,有幾個程序員能把線性代數方程組的那些七七八八的數值求解算法記得清楚?恐怕能說清楚什麼叫矩陣譜半徑的人就已經不多了。可是誰又犯的上操這個心呢?真的碰上這種問題,囫圇吞棗地調用IMSL庫的一個函數,或者Matlab的一個命令,算得又快又準,還不比你自己哼哧哼哧的寫代碼強?正是因爲軟件這東西能低成本大規模的複用,在這個行業裏,就存在一個殘酷的現象:強勢的研發人員事實上在以自己的產品擠壓弱勢同行的生存空間。換句話說,你們雅典的建築設計師搶不了我北京同行的飯碗,但是微軟的多媒體專家就能把我們北京的編程高人們逼得沒飯吃。道理很明顯,你在做流媒體播放器,做得還不錯,但是微軟一出手,你肯定趴下。現在用C#分分鐘就可以裝配出一個不錯的Media Player,你呢,要麼轉行或者轉方向,要麼也跑去搞裝配。落到這個田地,其實就已經肯定只能分到殘羹剩飯了。也許搶先幹一段,還能有點出息,畢竟幫用戶解決了“最後一公里”的問題,這活也不容易啊。但是長遠幹真的不樂觀。爲什麼?裝配這活,技術門檻太低,而且一定會越來越低。幹這行,向上給核心產品供應商打工,向下給客戶打工,裏裏外外裝孫子。

 

我接觸過很多做項目的程序員,水平高低參差不齊,但是大部分都有共同的心聲,真不想做項目,真想踏下心來做做產品研發。大家起點差不多,學校裏不見的誰比誰強,憑什麼你能專心做產品,探索技術新方向,我卻得汗流浹背周旋於客戶和廠商之間?而且說實話,搞這種服務活,程序員人微言輕,不是滋味。你還別不服氣,服務不就是讓客戶舒坦嗎,客戶也是人,讓人舒坦的方法多的是,人家sales有的是手段和力量讓人家舒坦,幹嘛非在技術上較勁,誰也不比誰傻,對不?

 

要我說,咱們搞技術的真的不能甘心這麼走下去。路不是沒有,其正到各行各業去看看,沉下心來調查研究,你會發現,這所謂的信息化,在各行各業中的應用也就是一層皮。要往深裏挖,空間還大得很,機會還多得很。無論是石化電力,還是機械建築,哪一個行業裏都有很多真正的機會。說句不誇張的話,你要真能幫人家解決實際專業問題,還真用不着感嘆技術不值錢。不過要抓住這些機會,對這些行業就不能淺嘗輒止,一定要有親身投入、深入實踐的決心。現在我們很多開發者喜歡自說自話,整天抱着架構啊、模式啊、N層結構啊孤芳自賞,其實上碰到專業問題根本深入不下去。搞結構軟件不懂有限元,搞設備控制軟件不懂控制理論,搞探測分析軟件不懂信號處理,你上10層結構,用100個模式,也解決不了問題。要想深入行業應用,軟件開發能力固然重要,專業知識恐怕更重要。行業應用軟件一是複雜,二是專業。經過第一輪信息化,最容易挖的那桶金已經讓人給挖走了,再往下走,就不能不沉下心來真正鑽到人家專業裏去。我相信,那裏面的機會大的很。而且,這麼想的人不只我一個,已經開始實踐的人也不少。現成的例子,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的專業結構設計軟件PKPM就非常成功,在國內幾十萬人用,還出口到東南亞國家。蒸蒸日上的思維加速公司,也是一個深鑽苦幹的典型。我也知道不少個人,正抱着十年磨一劍的決心深入到某些應用領域裏努力。他們是好樣的。我覺得,振興中國軟件業的希望,在在他們身上。

發佈了32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 · 訪問量 4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