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是否讀博士的思考 zz

關於是否讀博士的思考 zz
嗨嗨嗨 發表於 2006-7-15 17:47:00

以下內容對已經身在國外留學的同學,參考價值可能大些。其中有些觀點是站在我自己的專業角度,可能不很恰當,一些數據也可能不確,請見諒指正!

目前世界上值得我去攻讀博士的國家有: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法國、德國、日本、瑞典。簡單地對每個國家說上幾句。

美國:這是衆所周知的教育最發達的國家,匯聚了世界上最精英的教授、研究員,一流的實驗室和最多的研究經費。獎學金概率最高,學校選擇多,而且世界上對這個國家學位的認可度和含金量迄今爲止都是最高的。但是美國讀博一個致命缺點是週期長!

美國理工科博士的最低攻讀週期是4年,平均爲5.5年,而名校答辯兩不過、三不過的更是家常便飯。就拿加州大學來說,平均博士生出爐的時間需要7年。再加上GRE和簽證等問題的準備時間、獎學金的申請報批時間,以及因錯過入學季節而空耗等待的時間,一箇中國人從準備到獲得美國學歷的標準平均時間要達到7.5年之久。另外,如果獲得了全額獎學金,那就意味着你和教授簽訂了一份“賣身契”,在這八年中你不能外出就業,不能替別的機構工作……也就是說8年中你一直都是窮學生。

對於所有赴美攻讀博士的中國學生來說,畢業後的出路似乎只剩下兩條:一種是擔當研究機構或大公司的高級技術顧問或研究人員;第二就只能創業,而且多數還會選擇回國創業,或者在美國取得綠卡,申請公司上市後再回國創業。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倒不是因爲博士的學業會造成學生的思維脫離市場,而主要是在做了多年研究工作後,再也沒有多少實業性質的工作能激起學生的熱情了。而大公司往往也不願意僱用博士生進行實業性的工作,因爲這樣薪金太高,而且普遍認爲博士生學科基礎背景、研究實力固然很強,但市場敏銳度不足,而且操作最新技術的能力往往趕不上具有工作經驗的本科生。所以博士生畢業後的就業特點一般是:高薪起點、低失業率、工作彈性差、上升區間小。

此外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在美國,博士生畢業之後(除創業者外)選擇當教授、講師的很多,當高級顧問的也很多,這些職業在美國是很受尊重的、穩定的、被社會普遍認爲是最好的工作類型之一。但在中國,迄今爲止市場化的進程還在加速期,科研人員的處境還十分微妙和尷尬,至少在普通百姓的心目中,白領就是一個比大學講師更吸引人的職位。而且由於多年對“讀死書”矯枉過正地批判,在國人心目中建立起一種怪思維,會讓人把“科研人員”和“實際工作能力低”不當地聯繫起來。所以雖然現在大學講師待遇很優厚,條件門檻也高,往往一個留美博士更會是一帶方圓親朋的驕傲,受到大家的尊敬,然卻“敬而遠之”。留美博士回國除了用創業以期盼高收益的方法來回報自己20年寒窗苦讀之外,就只能去外企。然而在外企中,只有有核心技術的企業的上層部門才真正需要務實地招聘博士生。在其他部門,博士生非但大才小有,有時還有才無用。而上層部門和技術核心企業,在中國今天的外企中所佔比例只是寶塔一尖而已。於是,大量博士投入創業浪潮,成功者固多,但失敗者更多。且由於缺乏自己的資本保障,投資者的壓力往往很大,以致留美博士反而成了工作最不穩定的一個族羣。另外,到了博士起點,心氣兒高,受不得氣,就業期望值大,社會壓力也就相應地很大。人人都看着你呢,你就沒有緩衝餘地,沒有退路了。所以博士的內心往往是很苦的,有苦難言,身不由己!

加拿大:與美國不同的是,加拿大的移民環境相對寬鬆。相比於美國101種簽證轉來轉去和高深的“綠卡學問”,加拿大成了有志前往美國發展創業,而又希望有獲得發達國家身份保障退路的中國人最好的技術移民跳板。而在加拿大攻讀博士,也是技術移民的一步好棋,相對容易拿下日益困難的加拿大簽證。加拿大有世界一流大學,獎學金比例僅次於美國,平均年份也要少一年,這些都是優勢。

然而加拿大移民分有一個頗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博士學位12分,而一年工作經驗15分。經過計算你會發現,如果僅爲移民不考慮學歷附加值,工作一年就能申請,而你卻要花5年時間擔驚受怕地在博士泥潭裏摸爬滾打,然後還不夠!同等情況下,一門法語水平最高都能加到16分。而加拿大本國更是福利樂園和就業地獄,失業率之高舉世罕見,移民加拿大的公民除了入籍別無選擇,要麼就回國,頂着白出國一趟的惡名忍辱負重從頭再來,要麼就拼了命往美國鑽,實在別無選擇只好靠生孩子、拿福利過日子。對於成家之後的人來說,移民加拿大往往會讓人陷入一種軟泥潭,淹淹不死,可拔也拔不出來。打點零工甚至光靠社會福利都能度日,衣食無憂但上進無門,回國後看看當年的同齡人,往往因社會地位的懸殊而自慚形穢,以致意氣消沉終此一生。所以除了純爲科研目的積累學術水平的人和一心養老的移民者,心高氣傲的中國年輕人去加拿大是否合適實在值得斟酌。光一個側面數據就足以說明加拿大留學的問題所在:2004年統計發現,移民加拿大的中國夫婦(35歲以內的)婚變概率高達28%,這大半想是社會心態落差造成的吧。

英國:如果僅想獲得一個博士學位,英國是上上之選。英國有世界一流名校(但無一例外都在走下坡路),而且由於缺乏科研經費,英國把博士項目和大公司、企業直接掛鉤,而且注重純粹的書本和軟研究。博士生畢業率,英國也要遠高於美加,平均畢業時間僅爲3.5年,雖然這樣也必然折損這個學歷的含金量,比如英國各大公司中外籍博士就都是一大片,但回國發展短期來看,這個博士起點還是很被認可的。

但英國留學也有極大弊端,這個我最有切身感受。首先,英國的學費是世界聞名的貴,而海外留學生獎學金又是世界聞名的少。英國出現了全世界各發達國家最多的自費博士生,自費博士生比率高達46%,比美國的11%高了四倍還多。按照網上的一些說法,由於博士具有的科研性質和高智商附加值特點,應該是能爲社會直接創造價值的稀缺在讀人才,如果一個國家半數博士生都是自費攻讀,那博士就不成其爲博士了。

其次,在中國投資的IT類企業中,英國企業的比例是非常小的。可以說這個行業在英國根本就不發達。如果就專業角度來看,來英國讀文史藝術的博士是最合理的,因爲歐洲傳統文化的精華和聲名最想最古老的學府都在英國。但IT行業需要的不是聲名,而是實利。不是傳統,而是快速的時代思維、創造力以及money。所以IT行業在英國就業前景很一般,比金融類專業也是遠遠遜色,而且被派回國內分公司任職的可能性也相對很低。我們不能被英國普遍的“洋買辦”成功案例所誤導,按專業來看,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英國的IT產業結構是有問題的,人才發展潛力是很低的。真正的人才,最終往往還是不得不被擠去美國。

澳大利亞:對這個國家的博士留學,一句話就可以概括:移民!除了移民,澳大利亞的博士學位相比前述諸國不但乏善可陳,簡直可說是一文不值。但移民澳大利亞偏偏又是一種很好的策略投資。澳洲和加拿大一樣地廣人稀,但跨越的緯度範圍大,氣候條件相對優良,旁邊又沒有一個美國不尷不尬地擺着,造成國內親朋不適當的心理期望。IT人才去澳大利亞,淘金不淘金的談不上,可以說目的非常直接,就是移民。拿了身份,留好退路,回國發展,幾乎就是一切。

不過澳大利亞博士錄取也很讓人覺得好笑。澳洲的博士沒有工作經驗一般申請不上,別說博士,連碩士都申不上,以至於很多留學澳洲的本科生只好選擇讀雙學士學位來增強學歷競爭力。而澳洲人的崇洋媚外也很有意思,一方面中國還有不少人推崇去澳洲“海龜一把”,另一方面,澳大利亞無論公司還是學校,似乎都極爲看重英國學歷,這反而給了我們極大的可乘之機。澳洲移民需要在當地呆足4年,但移民分上有很多空子可鑽。簡單講,只想移民,就去澳大利亞。但澳洲的博士學位還是不讀爲妙,獎學金什麼的基本不要想了,除了自然環境方面的,你聽說過什麼科研實驗室在澳洲?

法國:一條怪異的路線。很少有人意識到,法國擁有世界上最古老的一流學府,巴黎大學非但是當年英國牛津大學的肇始處,更是世界大學的鼻祖,今天也還在世界上享有盛譽,最新排名世界第6位。法國的經濟整體上行,總體教育體制和德國一樣,屬於兼具中國、日本、俄羅斯一派風格和英美一派特點的“西歐中間派”。留學法國具有其他國家無可比擬的優勢:免費!學費免費,而且政府還給所有學生(無論什麼國籍)發放住房補助等等津貼。既然免費,而博士又有一定的獎學金份額,那就意味的,你如果申請到博士項目獎學金或者項目金費,那麼賺的都是你的。相比於同樣免費但畢業難於登天的德國,4年的法國博士畢業概率要高得多。

但是法國留學也具有很多矛盾。比如法語!去法國的學生是迄今爲止中國留學生中最苦的。因爲去德國的以公派爲主,去日本的日語對中國人而言又相對簡單,而其他發達留學國家大都是英語母語的,或至少也可以恃英語橫行無忌,比如北歐。但是法國人是世界聞名的排斥英語,你在法國,說英語還不如說中文。說中文人家會友好地對你說“我不懂,你能解釋一下是什麼意思嗎?”說英文則只能受人白眼,而且懂他們也裝不懂。所以雖然英語源於法國,法國人的英語卻並不好,甚至除語法外遠不如中國人。法語是一門高深的語言,需要至少多花一年時間準備和學習,所以留學法國的語言障礙給所有中國人心裏添了大堵。

此外,法國不是移民國家,畢業後留下來的概率還遠不及英國。而且和英國一樣,IT行業雖然在法國有精英教育的“工程師學院”頂着保障一定就業率,但同樣沒有發展前景,而且在國內投資的法國IT企業你聽說過幾個?法國大學教育體制是世界聞名的怪,本科不叫本科,碩士沒有碩士,認證五花八門,搞得用人單位不勝其煩。所以除了頂尖的幾所學院的學歷或畢業後的工作經驗外,學歷本身直接含金量很低。

另外,加上法語學習以後,在法國博士的時間就延長到了平均5.5年,和加拿大一樣了。再加上法國留學專業必須對口,而且申請簽證手續繁雜,國內人士積累的經驗不多,幾乎只能靠中介。而被中介賺錢也就罷了,大多數中介是不辦博士項目的。這使得博士級別的交流由自己申請幾乎成了不現實的。綜上所述,去法國讀博士,還是等將來有機會老闆外派的比較好。

德國:和法國一樣的語言障礙,低畢業率。但德國留學除了免費之外,還有一項得天獨厚的優勢,那就是IT就業前景極好。一來德國的電子工業很發達,二來德國企業的福利是世界最好的,而在中國投資的廠商很多,稀缺具有德國留學背景的中國人來管理和經營。所以德國留學是歐洲留學取得博士學位的IT專業學生的上上之選。就週期來說,加上語言學習,和法國的最短週期一樣都是5年,但平均畢業週期卻是7年。但對我個人而言,現在再去學德語似乎有點來不及了,也沒什麼必要。

日本:我不得不說,僅就專業來講,IT行業尤其是微電子、軟件行業的學生,除了去美國,最好的發展地就是日本了。衆所周知,美國的軟件行業現在處於中低端飽和狀態,這也直接導致申請美國軟件專業博士的獎學金遠難於電子專業。但日本不同,日本的軟件行業具有它自己的特點和特色,雖然不一定有世界最頂尖、能影響人類發展前途的科研項目,但產品核心技術的研發卻是獨樹一幟的。日本的軟件產業和美國並駕齊驅,而軟件人才卻很是缺乏,2005年日本第一稀缺資源就是軟件和嵌入式系統(介於軟硬件之間)開發人才。而在中國投資的日本IT日企有數千家,雖然大多是外包公司,不涉及核心技術的研發,但對軟件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這主要因爲中國低廉的人力成本和匯聚的高技術人才。日本軟件廠商預計中國目前具有200億美元的軟件市場容量,而目前開發的尚不足50億。這一調查導致的,從身邊的現象來說,就是大量的日本企業在北京中關村、上地軟件園、蘇州工業園區等主要軟件基地招聘人才,聲勢之盛,空缺位置之多,甲於所有外企。

對於能夠勝任IT各種領域工作但尤其具備軟件方面潛力的人來說,日企是回國發展進入外資企業的敲門磚。日本企業的薪金和福利條件在所有國家外資企業中排位不高,2004年的調查,福利按從次到好排列是:韓國、港臺、日本、美國、歐洲。但是日本企業對員工的培訓相當規範,工作壓力大,能學到很多東西,對將來跳槽到其他公司工作有莫大好處。而日語又是除了英語之外,IT行業的第二語言。

那麼留學日本的問題是什麼呢?除了必然面臨的第二外語和身份的簽證關卡外,適應那裏的環境對中國人來說似乎還要難於對歐美環境的適應。日本工作壓力巨大,社會道德規則比中國更加嚴格,而社會秩序規範卻不及英國完善,福利不及加拿大,人口密度又要遠大於美國。況且留學日本島國,不得不考慮的安全因素是所有發達留學國家中最低的。日本的博士學歷平均週期是4年,而且沒有官方的語言要求(J1不是必備),不需要考GRE之類的東西。但日本博士的畢業難度較大,獎學金雖然是亞洲國家中最多的,但評審繁複,不容易申請。而且日本人以精細摳門兒出名,不會慷慨施捨你任何東西。

瑞典:留學北歐是取得博士學歷最省錢簡捷的途徑,而北歐諸國中又只有瑞典有一所世界名牌大學:瑞典皇家工學院。北歐教學免費,沒有統一的外語要求,而且通信和軟件行業也有像諾基亞、Linux這樣的業界王牌技術和品牌。但是那裏冷清、消費水平高、生活閉塞、社會節奏緩慢,而且博士的名額不多。所以留學北歐是一條墊底的選擇,只在非要快速取得博士學位又無路可走時才作此選擇,畢業後一定回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