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塔曾經很張狂 如今沉默爲哪樁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這句名言可謂家喻戶曉、婦幼皆知,但有些時候,在沉默中的既不是爆發,也不是滅亡,而是救贖——一種通過裝可憐祈求憐憫的救贖,此時,這種救贖正在北塔上演。

巧舌如簧  北塔曾經很張狂

衆所周知,去年十月,摩卡因懷疑自身產品遭遇北塔抄襲,憤而將北塔告上法庭。然而,北塔卻在事發後,多次對外表態,認爲摩卡維權系炒作。不僅如此,北塔更是高調對外宣佈,摩卡的一系列維權行爲已經侵害了其法人名譽權,並以此爲由對摩卡提起反訴。

至此,因知識產權糾紛引發的雙重官司在IT運維業上演。聯想此前北塔對摩卡維權的態度,我們可以看到,北塔還是堅持了自己一貫的作風——態度強硬、咄咄逼人,除了直斥摩卡維權行爲意在炒作之外,北塔更是由被告搖身一變也成了原告。這種充滿戲劇性的變化,不僅讓我們看到了北塔移花接木、混淆視聽、化被動爲主動的能力,更是將北塔的輿論操控能力、市場營銷能力展現的淋漓盡致,同時也讓我們再次看到了北塔的善變與張狂。

也許誰也沒有想到,北塔的強勢與張狂卻在時隔數月後的今天灰飛煙滅。這位曾經巧舌如簧、張牙舞爪的“營銷大師”失聲了。他開始沉默,沉默的如同死了一般;他開始祈禱,祈禱大衆的諒解。

當庭撤訴  北塔遭遇滑鐵盧

就在人們因爲北塔的反訴而感嘆北塔營銷能力之強、危機處理手段之高明時,這個由北塔“苦心經營”已久的“招牌”之舉卻以自己的當庭撤訴草草結束。也許這種結果是北塔意料之中的,但回望北塔此前的表現,我們也有理由相信,這種結果來的如此突然似乎也是北塔意料之外的。

“幸福如此短暫,還未來得及回味,便已從指尖滑過。”相信這句話基本能準確描述北塔當時的心情。一向以“營銷大師”自居的北塔,也許從未想到自己也會在營銷上遭遇“滑鐵盧”,並且這一“滑”,已讓北塔滑向輿論討伐的無底深淵之中。

思量箇中曲直,這也怪不得北塔,畢竟“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更何況在這件事的處理上,北塔的“智”多少帶着些“小聰明”的氣息。但事實總是現實的,現實總是殘忍的,北塔必須面對現實的殘忍,併爲自己的“聰明反被聰明誤”付出代價。

危機四起  北塔沉默爲哪樁  

“滑鐵盧”過後,北塔略顯沉寂,這和北塔一貫的高調、張狂多少有些不相稱。尤其此時,輿論媒體對北塔東窗事發的憤怒還沒有平息,北塔卻顯得異常安靜,靜的讓人感覺不到一絲生機。

誇張點說,此時的北塔真可謂四面楚歌、舉步維艱,面對輿論的質疑與討伐,一向盛氣凌人的北塔,低下了高傲的“頭顱”。因爲北塔很清楚,產品界面的高度相似,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再加上自己煞費苦心策劃的反訴官司也已經以自己的當庭撤訴宣告失敗,一而再、再而三的失利,讓北塔不得不選擇沉默,以期得到媒體輿論的絲絲憐憫。

不僅如此,摩卡與華勝天成的成功併購,正如業內所評述的那樣:“中國IT運維格局將隨時被打破,北塔面臨的壓力比其他廠商更大,畢竟北塔與摩卡的競爭一直都是最明顯、最激烈的。”

遭遇誠信危機的同時,再遇到市場壓力,並且這種壓力可以說是致命的,雙重壓力之下,北塔唯有沉默。此時,遭受重創的北塔已經不能再承受任何差錯帶來的後果,畢竟這關乎北塔的前途與命運。從這一點看,北塔的沉默不僅是明智的,而且是唯一的選擇。

常言道:“常在江湖漂,哪有不挨刀。”挨刀是正常的,但北塔這一刀卻是自己送給自己的,畢竟沒有此前的遮遮掩掩、移花接木、自作聰明,也就沒有此時的危機四伏。這一刀雖不致命,但也足夠讓北塔元氣大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