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總結·2015年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D題

個人總結·2015年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D題

1 題目概述

1.1 單列車節能運行優化控制問題

請建立計算速度距離曲線的數學模型,計算尋找一條列車從A6站出發到達A7站的最節能運行的速度距離曲線,其中兩車站間的運行時間爲110秒,列車參數和線路參數詳見文件“列車參數.xlsx”和“線路參數.xlsx”。

請建立新的計算速度距離曲線的數學模型,計算尋找一條列車從A6站出發到達A8站的最節能運行的速度距離曲線,其中要求列車在A7車站停站45秒,A6站和A8站間總運行時間規定爲220秒(不包括停站時間),列車參數和線路參數詳見文件“列車參數.xlsx”和“線路參 數.xlsx”。

注:請將本問(1)和(2)得到的曲線數據按每秒鐘一行填寫到文件“數據格式.xlsx”中紅色表頭那幾列,並將該文件和論文一併提交。(請只填寫和修改數據,一定不要修改文件“數據格式.xlsx”的格式。其中計算公里標(m)是到起點的距離,計算距離(m)是到剛通過的一站的距離)

1.2 多列車節能運行優化控制問題

當100列列車以間隔 H={h1,,h99}  從A1站出發,追蹤運行,依次經過A2,A3,……到達A14站,中間在各個車站停站最少 D min   秒,最多 D max   秒。間隔H各分量的變化範圍是 H min   秒至 H max   秒。請建立優化模型並尋找使所有列車運行總能耗最低的間隔H。要求第一列列車發車時間和最後一列列車的發車時間之間間隔爲 T 0 =63900  秒,且從A1站到A14站的總運行時間不變,均爲2086s(包括停站時間)。假設所有列車處於同一供電區段,各個車站間線路參數詳見文件“列車參數.xlsx”和“線路參數.xlsx”。

V limit =min(V line ,2LB e  − − − − −   ) 

其中 V line   是列車當前位置的線路限速(km/h),L是當前時刻前後車之間的距離(m),B e   是列車制動的最大減速度(m/s2)
接上問,如果高峯時間(早高峯7200秒至12600秒,晚高峯43200至50400秒)發車間隔不大於2.5分鐘且不小於2分鐘,其餘時間發車間隔不小於5分鐘,每天240列。請重新爲它們制定運行圖和相應的速度距離曲線。

1.3 列車延誤後運行優化控制問題

接上問,若列車 i  在車站 Aj  延誤 DT i j   (10秒)發車,請建立控制模型,找出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首先使所有後續列車儘快恢復正點運行,其次恢復期間耗能最少的列車運行曲線。
假設 DT i j   爲隨機變量,普通延誤 (0<DT i j <10s)  概率爲20%,嚴重延誤 (DT i j >10s)  概率爲10%(超過120s,接近下一班,不考慮調整),無延誤 (DT i j =0)  概率爲70%。若允許列車在各站到、發時間與原時間相比提前不超過10秒,根據上述統計數據,如何對第二問的控制方案進行調整?

2 簡要的求解方案

2.1 單列車節能運行優化控制問題

1)運行模式(爲簡化問題)

最大加速度牽引  惰行  最大加速度制動

2)關鍵參數(求解參數)[3] 

最大加速度牽引時間 t 1   ,最大加速度制動時間 t 2   ,牽引力/制動力參數 μ 

3)求解

參數 μ  唯一時,僅存在一組 t 1 ,t 2   的解,優化參數 μ 

2.2 多列車節能運行優化控制問題

1)運行模式(爲了簡化問題)

基於單節列車的運行模式,所有列車同第一節列車的運行模式

2)關鍵參數[13+132()+12+99()] 

  • 各站間運行時間 T i   及其最大加速度牽引時間和最大加速度制動時間。
  • 各站的停留時間 D i  
  • 各節列車的發車間隔 H i  H i =H 0   ,即發車間隔爲恆定值)。
    其中(虛)關鍵參數爲確定值。

3)求解

  • 建立關於列車運行的能耗模型,建立能量再生能耗模型(最大時間區間覆蓋,優化 D i   ),得出能耗最小模型
  • 兩階段求解,第一階段求 T i   ,第二階段求 D i   ,均採用(智能)遺傳算法搜索可行解。

2.3 列車延誤後運行優化控制問題

[未完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