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3——學習、工作與生活

        一直覺得應該寫階段性總結,以知道自己這段時間在幹什麼,下一個階段該幹什麼,沒實施過;一直覺得學技術就應該多些博客,以和同行共同學習交流,分享是美德,也是對“向谷歌和度娘索取”的回饋,但沒能堅持。這一年來,發生的事情和接觸過的東西不算少,但留下的痕跡並不多,覺得有必要在2013結束之際對這一年作一個總結,把握現在,展望未來。

一、關於學習與工作

        年初,同樣在接着做去年的項目,發現沒有剛做時候的激情,可能因爲總在做同樣的事情沒有成就感吧,技術上一直在重複已經完成的模塊。在這個時候,我覺得應該讓自己平靜下來,好好學習,不要浮躁。去年一直忙着做項目,學到的技術不少,但實際上基礎不牢,對框架的理解也不深,這個時候正好強化、總結一下學到的知識。

在總結項目中一些問題的解決方案的同時,考慮到對hibernate框架和Spring框架的理解不深,寫代碼總是在已有框架的基礎上重複同樣的流程,感覺就是一個房子的架子已經搭建好了,我只是在上面添磚加瓦,稍作修飾,只有掌握搭建這個架子的方法,我才能獨當一面。兩個框架都下載了各種視頻教程,還是覺得韓順平講的通俗易懂,剛學習Java Web開發的時候也是看的韓順平的視頻,如JSP、JAVAWEB,一步一步跟着動手編碼,很有收穫。

        通過視頻學習hibernate的過程中,也思考了我們自己的框架,同樣用到了hibernate,但代碼的冗餘是很大的,增刪改都可以共用,但我們的每一張表都寫了增刪改方法,完全沒有必要,也許是因爲第一次開發這一種項目吧。當然,我們的項目是通過Web Service的方式分兩個工程來做的,hibernate的好多功能貌似不太好用,個人見解吧。至於Spring框架,感覺理解的很有限,實在沒啥談資。

        三月,我們的一個項目(在線考試系統)基本已經做好了,考慮到多用戶同時在線參加考試的負載,導師讓我跟着另外一個老師研究負載均衡,以便爲考試系統支持較大併發配置負載均衡,他希望我能深入的研究,在對負載均衡有深刻見解的基礎上發表論文。跟着老師配置好了負載均衡的Web服務集羣,採用了最簡單的輪詢策略。當然,這是權宜之計,至少,負載分配到各個節點上了。而後,我看了一些負載均衡相關的文章,對各種動態負載均衡的解決方案作了一些瞭解。畢竟只停留在瞭解的程度上,離研究還有些距離。沒過多久,這個事情就不了了之了。總結原因,主觀上是我專研精神不夠,客觀上是缺乏指導,不能找到一個小的點切入進去,另外還因爲教育管理系統項目上線需要做數據遷移(需要做大量的分析),導致那個過程斷斷續續,最終漸漸的喪失了激情。

        教育管理系統上線之前,還有些模塊沒完善,幾乎所有用的模塊都或多或少有bug,項目組抽出了大量的時間去改善各個模塊,修訂bug。不知不覺已來到了6月,項目終於帶着諸多bug上線了,而我們對該項目的維護也正式走進了一個“深淵”。六月底,很多課程結課,各種課程論文與作業,本着不能像上學期那樣隨便的態度,我認真地對待了每一門課程,當然也學到了很多東西。其中一門課程,我就寫了我前面做的Web服務集羣下的負載均衡策略研究,在學習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設計的負載均衡模型,由於掌握的知識和技術有限,不能去實現。

        七月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做課程論文和作業,當時項目組的任務不是太緊,主要是維護上線的幾個系統,暑假這些系統操作涉及的業務並不多,暴漏的問題比較少。七月底八月初休假,休假來了之後也比較輕鬆,花了一週的時間開發了一個基於WebService的博客系統。

        九月開學,我開始了研二的生活,基本上沒課了,我幾乎可以把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到項目組,可發現像上一學年那樣規模的工程已經沒有了。九月中旬,我們開始了一個課程資源系統的開發,後臺服務不太複雜,前臺的交互處理比較麻煩。爲期一個多月,在四個人的共同努力下,系統成型了。我報考了軟件設計師考試,考試時間是11月9日,我十月底到11月初複習了幾天,不知道能不能考過,只求運氣能好一些了!

        軟考過後,偶爾會有以前開發的系統出現問題需要維護,另外需要幫助研一的師弟師妹快速上手我們的項目框架。11月底,教育管理系統做了大量的需求變更,只能分工處理(ps:開發這些模塊的師兄找工作去了,由我們接手),這是個頭大的活,看別人的代碼當然可以學習到一些東西,但不可否認這也是一種折磨。與此同時,考慮到現在已經研二,爲了今後打算(無論是論文還是找工作),接觸一下行業比較新的東西很有必要,例如雲計算與大數據。我選擇了雲計算,個人覺得大數據應與具體的行業相聯繫,通過分析行業海量數據找規律方便作抉擇或者分類聚類等。雲計算很容易想到雲服務,雖然不太瞭解,暫且折騰折騰吧。

        不得不說,一個人在沒有指導的情況下在一個陌生的領域摸索是相當痛苦的。在網上看了各種關於雲計算的文章和文檔,在導師的建議下選擇OpenStack雲。本來對linux一竅不通,現在研究這個,我只好自己摸索裝虛擬機,在虛擬機上裝Linux系統,然後再Linux系統下照着網上的OpenStack文檔搭建雲平臺,只記得是各種不成功。跟着文檔一步一步安裝不成功,後來發現有一鍵安裝的方式(devstack),我也去嘗試,還是沒成功。於是我放棄了,接着看OpenStack的一些理論知識,然後學習Linux的常見操作。幾天之後,我又找到了一些安裝文檔來嘗試,還是失敗。說起來很辛酸,最初不知道用什麼版本的Ubuntu,不知道用什麼版本的OpenStack,不知道用什麼安裝文檔可以安裝成功,不知道文檔中讓我修改配置和參數是幹嘛的,嘗試了一次又一次。最終,在QQ羣視頻聽紅帽的公開課時,學員提到了一個人名叫陳沙克。我訪問了他的博客,發現這個人研究雲計算還是蠻有資歷的。參考他的博客,我成功搭建起了一個單節點的OpenStack雲平臺。

二、關於生活

         業餘時間進行一些體育活動是很有必要的,來到華師,我喜歡上了打羽毛球。雖算不上高手,但一直打到現在。學校羽毛球館關閉之後,只能在室外的路上打,在比較閒的7、8月,更是經常打球。個人覺得,身體很重要,閒的時候不去鍛鍊,忙的時候機會更少。尤其是處於這個很多人都在亞健康狀態的行業,更要注意自己的身體(PS:我現在鼻子還塞着,感冒了)。

         在7、8月,我給自己定製了一個鍛鍊計劃,一個月跑60公里,分配到每天也就兩、三公里(並不會每天都去)。堅持了一段時間,7月基本上達標吧,8月休假回來之後活動比較多,並且經常會打羽毛球或者游泳,終於打亂了我的計劃。但回想起來,覺得還不錯,鍛鍊一段時間,身體結實了不少。9月以後鍛鍊的比較少,或許是心情不是太好,或許是天氣太差了吧,霧霾!

         發生在8月的事情真不少,其中就包括我喜歡上了一個女孩,一個關係還不錯的女孩。8月休假回來後,她也在學校,寢室就她自己。於是我每天晚上跟她聊天,我也樂意這麼做,甚至干擾了我的鍛鍊計劃。或許是因爲很早就對她有好感,我覺得,我願意陪伴她、守護她。在一起玩遊戲的時候,我寧願自己不玩而在一邊教她玩,看着她笑。我知道她可能只是把我當成了很好的朋友,沒有想那麼多,但我喜歡她已經是一個事實了。

         我知道那不是一個好時機,不該那麼早讓她知道我喜歡上她了,至少要等到她寢室的人都回來,一段時間後向她表白。可是,開玩笑歸開玩笑,我在感情的問題上真的很笨,不希望欺騙別人,也不願欺騙自己,最終還是坦白了。這讓她很糾結,如她所說,她把我當成很好的朋友,甚至是哥哥。她說不排斥我,但對我沒感覺,所以不能接受我。我很受傷,很努力的去希望她能改變,最終還是失敗了。後來,我們很少聯繫,好像是她在躲着我,而我更是沒有勇氣再找她。

         2014年的第一天,她們宿舍的人突然說邀請我們一起玩,我們也去了,可我發現雖然大家在一起不是那麼尷尬,但給我的感覺不如過去那樣。從前,再也回不去了。念念不忘能怎樣?癡心絕對能怎樣?只能說,不打擾是對她最好的祝福。癡心是自己的問題,總不能讓別人來遭罪吧。如果哪天,忍受的那根緊繃的絃斷了,我去找她,希望她不要對我如此冷。

三、總結與計劃

         2013,是成長的一年,學到了很多,也有很多失望。關於學習與工作,我需要更多一點的專研精神。關於感情,希望自己拿得起放得下。生活上,要多關心家人和朋友,注意鍛鍊身體。2014,要做一個全新的自己!

         首先,要好好沉澱一年多做項目中學到的東西,強化自己的基礎,爲2014年找工作做準備。第二,繼續OpenStack雲計算的學習,爭取早日入門。第三,早點確定畢業論文的方向和選題,最好與自己的項目和研究緊緊相關。最後,學習工作之餘,告訴自己:感情的事不強求,但可去爭取!找到那個對的人,好好珍惜。

         2014,我準備好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