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豪--2010年的市場機會在哪裏(兼談股指期貨與樓市)

首先,馬上要2010年了,這裏祝福最廣大戰友:新的一年平安、快樂、幸福!能《從A股獲利》,即使市場熊了也能做到《熊市能賺錢》,但別忘了一切《交易靠自己》,而這一切都不過是一場《黃金遊戲》。

    這篇博文主要針對本週的議題:

    1、10年的市場如何?機會在哪裏?何策略應對?

    2、融資融券、股指期貨對A股意味着什麼?如何應付新變化?如何其帶來的新機會?

    3、地產調控如何影響房市,房價未來如何?地產股未來如何?

    其中議題1中的2010年市場在週四收評中已經闡述,只是機會板塊上分析得還不夠。今天的分析主要圍繞2010年的機會,同時兼談上面的議題2和議題3。

    之前我們已經談過,2010年由於確定性的因素已經部分兌現,而不確定性因素則增加,那麼2010年的市場機會將很難達到2009年的上漲幅度(滬市上漲80%,深市上漲111%)。綜合各方面因素,可以基本確認2009年依然較爲樂觀,依然充滿機會,但將由普漲的機會轉爲結構性的機會。換句話說,2010年的機會將是結構性機會、局部機會,那麼如何把握就至關重要。那麼,2010年哪些板塊值得關注呢?

    個人認爲,2010年的市場選股應該給予三個核心:1、概念,即存在炒作空間的概念熱點;2、低估,即之前被嚴重低估的股票;3、高增長,即持續高增長股價上漲幅度有限或得到充分調整的股票。那麼,我們不妨就沿着這三個脈絡來淘明年的板塊機會。

    一、概念板塊:

    1、  股指期貨概念。這個概念其實筆者早就說了,創業板上市前筆者說股指期貨概念股發飆在創業板上市後,當創業板上市交易的通知一下筆者就說創業板概念的結束意味着股指期貨概念的興起。這個道理很簡單,同時金融產新產品,必然有先有後,創業板在先那麼股指期貨必然在後,相應概念炒作也必然在後。之後的股指期貨概念股大漲也證明了筆者之前的判斷。最近筆者也強調了多次股指期貨概念,吹風從學術一個接一個一直吹到證監會主席,股指期貨的推出就靠譜了。而元旦前兩天股指期貨國務院獲批的消息至今未得到相關部門的證實,這實際上是一種默認。從如上分析可以確認,股指期貨概念將必然成爲2010年的大概念之一。這個概念將影響三類板塊:參與期貨公司的概念股,券商股,以及藍籌股。這一點已經在節前的兩個交易日中獲得確認。

    2、  新興產業概念。這一點在溫總第一次提出七個新興產業時筆者就分析並強調了,之後低碳概念的爆發更證明了這一點。這七個新興產業分別爲:新材料、傳感網、低碳、智能電網、節能減排在內的新能源、生物醫藥以及海洋工程。這些概念中未來必然受到資金的扶持,只要股價處於較合理的位置且趨勢未改,那麼就值得中長線關注。在這些板塊中一定會飛出很黑的黑馬。但一定要記住,一些爆發得比較充分的股票除非調整也充分,否則要注意迴避。

    3、  通脹預期和消費概念。通脹預期包括農業、有色以及食品等,未來的通脹預期必然到這個也會成爲概念炒作的熱點之一。同時,由於刺激消費的政策越來越多,那麼相應被低估的板塊個股就值得關注。2009年的汽車以及下半年的電器股都讓我們領略到了消費概念的威力。

    二、低估板塊:

    1、  藍籌板塊。相比很多個股藍籌被低估了,特別是二線藍籌的金融、地產股、鋼鐵股個人認爲應該有一個恢復得過程,十二月份的走勢也證明了這一點,從走勢上看2010年第一個主力機會就是這些藍籌板塊帶來的。

    2、  航運板塊。包括航空、國際航運等,對於這些板塊個人認爲不能抱太大的奢望,但作爲一輪行情後的補漲選擇還是可以的。

    三、高增長板塊。

    1、  在股市,高增長就意味着高股價、快速的上漲。因此,一些持續高增長的板塊和個股就值得關注。比如電力設備板塊增長速度一直很快,機械製造也類似,這些板塊一般會出現一些能夠持續上漲的品種。

    對於板塊、選股的策略筆者這裏也只能點到爲止,下面就需要大家下功夫了,板塊都說了個股再找不到那就沒辦法了。至於時機的把握,更多的也在於個人的取捨,但切忌跑來跑去,找準合適的拿穩比跑來跑去要有效率,這一點已經從交流中多位戰友中獲得了驗證。連筆者的主要倉位都是中線和長線,除非短線水平高過筆者否則都不適合以重倉做短線。

    下面再談第二和第三個議題。

    股指期貨這次管理層是真的想推,傳言已經在國務院獲批。個人認爲,股指期貨即使在國務院獲批,那麼推出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之前,創業板醞釀了十年纔在2008年政府工作報告上確認要推,至2009年11月上市交易差不多用了一年時間。相比創業板,股指期貨相關規則更爲複雜,涉及面更廣,制度建設更爲繁瑣,那麼所需時間只會多不會少。因此,明年上半年推出股指期貨交易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最快也應該在下半年。但炒作的熱炒可能要發生在上半年,而且即使炒作了能不能推出來也是未知數。

    這裏不談能不能推出來,單談股指期貨推出對市場的影響以及推出後的影響。

    要推股指期貨,融資融券是前提條件,如果市場都不能做空怎麼推股指期貨?而融資融券的融資融券規則最重要,融資來自哪裏?來源不同對市場起到的槓桿作用一定不同。融券的券來自哪裏?同樣來源不同規模會差距很大。如果融資僅來源於券商,相對槓桿效應就會較小,若與銀行體系聯繫在一起無疑會放大很多,但相對融券來說,融資對券商來說更爲容易,因此如果融資融券都來自券商一定是融資的規模大於融券規模。融券則更爲複雜,因爲如果來源於券商,本身融券的規模就不會很大,因爲券商手裏根本沒那麼股票。如果融券來自上市公司,那麼券商通過什麼樣的規則來使用這些股票裏面的文章可就大了。關於這些規則都是非常複雜的事情,特別是如何避免金融衍生品遭受控制是大課題,由於金融槓桿作用,這種控制危害極大。另外,股指期貨的門檻多高也是值得斟酌的地方。

    股指期貨、融資融券在推出前對市場一定會有助漲作用,因此推出前可以順勢做多。推出後一定有一個階段性的投機造成的股指大幅波動。股指期貨上市是交易規則的改變,市場將有了做空機制,這意味着並不是只有做多可以賺錢,這樣一來市場就會可能突然出現多空急劇的轉換而導致市場暴漲或暴跌。從實際角度出發,投資者也有必要改變一味做多的習慣,即要注意把股指倒過來看,倒過來操作,手裏沒股票可以借來股票買然後等股價跌了再買回來還回去就能掙錢(當然如果漲了買還回去就虧了),同理如果缺錢就通過借錢來買入更多的股票。在股指期貨方面,直接通過買空賣空即可完成操作,當然風險會更高,很可能出現爆倉,這些可以通過股指期貨的模擬操作來試驗,當然也可能瞬間暴富。這些都是股指期貨推出後新的交易品種帶來的新機會和新風險。另外,機會方面還有上面談論板塊時說的內容。

    再說第三個議題。地產股調控個人認爲至少半年內基本上不可能使房價下跌的,道理很簡單,商品的價格是由供給決定的,由於2009年地產旺銷,房源已經供不應求,而房產建設至少有大半年的市場週期。供給失衡房價怎麼可能跌呢?更何況地產商當前融資並不難而且成本較低。另外,由於二三線城市的戶籍門檻將降低,未來會帶來新的剛性需求。在筆者看來,持續走高的房價只有兩個可能:1、政府下決心從根上解決高房價問題,現在的政策距離核心還有太遠的距離。2、房價泡沫因爲貨幣政策大幅收緊及買方無法承受高房價而導致崩盤,這一點至少未來一年內可能性極小。因此,至少從當前的形勢看,2010年房價不漲就不錯了。除非上面所說的那些重大因素髮生改變,否則房價回落短期難以實現。

    在筆者看來,中國的房地產業就是中國經濟的一顆毒瘤,汲取了大量營養卻提前透支了中國經濟的未來,這有點類似吸毒品,吸的時候很爽,但對身體的影響一定是很差的。所以,未來房價泡沫要不是政府主動擇機刺破,這樣有利於民生和未來 經濟可持續發展,但如此政府必然要進行制度和經濟結構上的大調整。或者等待地產泡沫自己因爲貨幣政策和高企的房價而破滅,這樣的破滅對經濟必然造成大影響,這也是爲什麼筆者說高房價是中國經濟的毒瘤的根本原因。

    至於地產股,個人認爲中期還是不錯,畢竟房價短期內很難降低,地產商都在新的建設週期中,之前的銷售也會逐漸體現在業績上。最近,由於受政策影響地產股一直萎靡,但一旦市場對這一波調控適應,地產股就有中短線爆發的機會。但對地產股,筆者以爲也就是中線機會。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爲長線根本看不到,如此高的房價已經遠遠超過了中國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巨大的泡沫隨時可能因爲某種因素而破滅,那時對地產股來說可能就是滅頂之災了。

    另外,關於《轉讓限售解禁股將徵20%個人所得稅》已經在新浪微博中作了評述,有興趣可去瞄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