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豪收評---侃點關於南海的問題

中國南海近期依然非常熱鬧,網上更是很多人叫囂打這個打那個,這是短視行爲。首先,中國當下打這個打那個自己是要付出代價的,在陸臺沒有確認軍事政治互信的情況下開戰是會影響到中國統一大計的。而且,中國並無航母,對那些南海國家攻打併無絕對速戰速決的把握。更爲重要的是,考慮國家戰略必須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多方面來考慮,中國的目標不是那些南亞小國,也不是日韓,而是其背後的美國。在美國還沒退出近處實力範圍的情況下貿然用兵只能陷自己於被動,更何況中國並未掌握世界之輿論,一旦開戰必落人口舌,更何況中國最肥,世界列強都虎視眈眈,只因中國當下軍事已經足以抗衡外強所以無人敢動,但這並不代表你的實力足以撼動世界,自知之明是必須要有的。

    中國的軍事是必須符合政治經濟利益的,那麼中國的政治利益取向又在哪裏?在於亂中取勝,在於乘美國走向衰落時逐漸蠶食那些失控的戰略利益,從而保證中國經濟繼續高速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只有經濟之強大才能實現軍事的強大,而只有軍事之強大才能實現政治之強大,脫離經濟、政治利益,軍事戰爭毫無意義(外侵除外)。中國經濟發展當前進入了關鍵時期,正是從量變到質變的時期,正是美國走弱我可有乘之機,這種機會數百年僅一次,我們豈可浪費。歐美之所以在南海挑起事端,其目的有三:1、可以牽扯中國精力,使得中國在其他關鍵領域力量減弱;2、中國在南海用強,可以使得南亞國家感覺中國威脅,從而歐美可以高價賣武器,既可幫助自己度過金融危機,又可增加中國未來之困難;3、美國真正利益在中東,真正的博弈場在中東,所以其他方面牽涉中國精力越來越多。

    而中美其實都知道關鍵博弈點在哪,伊朗顏色革命差點成功,伊朗中國在背後沒少支持,那裏纔是真正交量的地方,伊朗對中國來說不容有失。再一個就是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對中國來說極其重要,是中東石油穩健輸入國內的未來通道,失去巴基斯坦中國猶失一臂膀。所以,中東和巴基斯坦纔是中國必保之地,這是中國未來發展之咽喉。至於朝核,那是階段性壓制日韓,牽扯美國精力之地方,美國同樣不傻,並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朝核問題上。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前幾天朝鮮說要核威脅美國,美國人自己笑了,說了句這不是笑話嗎?接着朝鮮發現話說過了,就說如果韓國敢威脅自己就核彈伺候,這纔是對等的。所以,戰略上中美真正的博弈場南海、東海都是虛的,所以這一點大家都可以叫在明面上,但真正較量實的地方就在中東和巴基斯坦,所以大家在這個地方用的都是暗勁,不吭不叫。

    南海對中國來說具有戰略意義,絕不可變成戰爭之海。南海是中國人民幣出海的地方,是中國海軍走向藍海的地方,是美國包圍中國唯一之缺口,是戰略上唯一之間隙,豈可隨便搞起戰爭。看看中國的軍艦是從哪裏進入藍水的?就是南海;看看中國人民幣在哪裏影響力最大,就是南亞。所以,未來中國之軍事出口在南海,中國人民幣出口也在南海,這是中國龍騰飛之出口,豈可短視的去自己去封閉。未來中國之貨幣,應在兩岸關係實現軍事、政治互信後坐紮根臺灣,影響朝韓,南邊影響東盟,自南海出去直入非洲,將非洲之石油、礦產資源引入,將貨幣推出;然後從非洲的埃及回到沙特、伊朗再從巴基斯坦回來。這是整個未來中國經濟真正決定世界的出擊點,是保證中國發展的大動脈。中國未來高速發展還有三十年,起決定性作用是這十年,而奠定中國地位的基本上在前面二十年就可看出來。對於南海,唯一的高明的策略就是威懾與安撫。一邊以相應的軍事演習、巡航等威懾,一邊用一些小恩小惠去安撫,通過這樣來達到自己的戰略目標纔是最重要的。

    我等之幸在於生於中國從弱小到強盛的年代,我們將經歷這樣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充滿荊棘和困難的。但,時代賦予了我們這樣的機會,我們豈可白白浪費。如果浪費,我們有何臉面去見打下天下的先烈?有何顏面回答後輩的質問?所以,作爲我輩之人應該奮發圖強,應該抓住機遇。其實,國家之機遇即個人之機遇,國家之幸即個人之幸,而作爲一個人正好生在這樣的年代,應該將國之幸與己之幸連在一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