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ppStore應用商店生存之道:國內iOS開發者創業經驗分享(2)

 

4. 中國市場攻略:正篇

        對於中國市場,我會寫兩篇。第一篇爲正篇,是指傳統的,賣App應用或遊戲的商業模式。第二篇爲奇篇,會講一些其它的商業模式。現在的中國市場,幾個字,“不成熟”。如果做20到30美元的PC軟件,以Shareware的模式,免費試用,完整版收費,歐美正常的conversion rate爲1%到2%。在iPhone上,付費版如果爲99美分,這個百分比應該爲10%到20%。但是,在中國,這個數字爲0.05到0.5%,比歐美相差1到2個數量級。原因是多方面的。美元結算,付費不方便,還有中國文化中對盜版的容忍。

        付費方面,如果蘋果肯下功夫,是很容易解決的。但是兩年多了,蘋果一直沒有動靜。因爲他們有數據,知道即使付費這方面調順了,銷售額也不會上升多少。但是我一直認爲,一個人的一生中,盜版是一個階段。就像女人買包,開始買盜版,山寨,但是有錢了以後又會去買上萬的正版LV。我小時候在街頭買MJ,警察和威猛的翻版錄音帶,後來都買了正版的CD。就在幾年前,大家看電影(即使是好萊塢大片)是街頭買DVD(10塊人民幣)。這兩年,電影業發展得好了,人也有錢了,就去影院看80塊錢的電影(比美國還貴)。

        講一下心理學。一般說來,一個人平均要三次認真的考慮後纔會採取行動,而需要九次有效眼球纔會真正考慮。意思是,人是很懶的。買了iPhone,把這個用戶從不購買者轉到購買者有一個過程。他看到9個吸引他的軟件後,會第一次認真考慮是否設置他的iTunes賬戶來購買。平均3次認真考慮後纔會真正行動。那麼他需要看到27個吸引他的軟件纔會做第一次購買。這個數字,由於盜版的原因,在中國只會更高。

 

 歐美人早就沒有了這個檻,是因爲音樂。iPod早已經成爲歐美人音樂生活的一部分,一般人都已經有一個iTunes的賬戶。實際上我不認爲99美分的價格是超出國人消費能力的。這只是兩瓶水的價格。而且一旦一個人做出第一次購買,第二次,第三次就比較容易了。但是針對國內市場開發的軟件並不多。所以有效眼球並不多。

        這個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大家都在等。蘋果在等。開發者在等。用戶也在等。這就變得很有意思。如果你想在中國市場成功,就必須有耐心,要等,而且我們不知道真的要等多久。但是可以一邊爲歐美用戶開發(多數中國開發者都是這樣的),一邊爲中國市場做準備。這個準備包括技術,經驗,但更重要的是創意。有些針對中國的創意,你不一定要現在做,但是一定要把技術準備好。還有,我認爲中國市場起飛的時候會有一個特色,就是客戶羣會和歐美不同。歐美的主要客戶羣是十幾二十幾的青少年,賣得最好的是遊戲和娛樂類。中國最早一批的 iPhone擁有者是IT界的年輕人,男性爲主,也喜歡遊戲和稀奇古怪的應用,但是對歐美類的娛樂軟件就不感冒。當iPhone成爲大衆消費的時候,開始的主要用戶會是70後,小資狀況,有車有房。他們的主要興趣是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健康,旅遊等等),投資和家庭經濟的管理,以及子女教育。當然,長久地說(比如5到10年後)的主客戶羣也會和歐美接軌成爲青少年。

        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是女性會佔更高比例。這個只能算是我的觀察。有不少朋友給老婆賣了iPhone,然後買app都是老婆主導的。所以app要做得精緻。這裏要提倡大家不要總是宅在家裏。多出門,多有些興趣愛好,這樣才能從生活中找到創意。另外,多問問老婆或女朋友的想法。

        最後針對教育講一點。如果自己沒有小孩,不要去嘗試針對小朋友的軟件。有很多事情,沒有小孩的時候是想不到的。比如,小孩的視力到6到7歲才發育好,不應該從小就盯着屏幕看。(中國小孩近視的不要太多哦)所以做這個5歲前年齡層的軟件,一定不要用小字體,不要用很細緻的圖像,應該用大塊的色塊。甚至界面上應該完全不用字,而是用圖標來表明功能。等等等等。這些有孩子的人會有體會。

5. 中國市場攻略:盜版篇

        談到中國市場,就必須對盜版有個研究。我下面寫的不是從業者或者消費者的角度,而是從宏觀經濟的角度看盜版,以及預計國家決策方面的變化。我們不談女人買的包,只談知識產權。主要的盜版有PC軟件,遊戲機軟件,音樂,影視和書。

        在90年代底,中國人的收入還很低。電腦在那個時候還算奢侈品。相對來說,軟件的價格是高得離譜。對盜版PC軟件的默許是中國電腦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部分。可以說,如果沒有盜版軟件,就沒有聯想等國內知名的電腦企業。另外,軟件的盜版養活了一大批的裝機者。同樣,對影視DVD盜版的默許是對國產影視硬件(電視,DVD機)產業的支持。可以說功不可沒。幾乎一兩年時間,DVD機就到了各家各戶。DVD的盜版也養活了不少小商小販。但是必須要認識到,盜版是利益的轉移。對於一個產業鏈來說,需要內容提供者(軟件公司,影視公司,作家,音樂家等)和渠道,最終到消費者。盜版的效果是把內容源頭的利益無償的供給渠道。在這裏利益轉移的過程中,會對經濟的架構產生影響。

        至少在初期,盜版軟件和影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正的,因爲被盜的是國外的軟件企業和影視企業。利益從他們的手中轉到了國內的下層民衆,同時支持了國內的硬件廠商。但是,從長遠來看,負面效果也不可低估。比如說,我們IT業發展到現在,依然沒有一個國際上能打得出牌子的軟件企業。同時,就是我的圈子,就知道四家美國公司,在美國只是一個殼,全部的技術都放在國內做。這表明,我們在技術能力上不比國外差,但是因爲國內軟件環境(主要是盜版),只能給國外公司打工。國內的影視界也是如此。這麼大的市場,但應該說大多是低成本的劣質作品。

        無論是哪一個行業,如果盜版猖獗,都會對內容源頭產生抑制作用。軟件是最典型的例子。音樂也不例外。十年前被盜版的主要是港臺歌手,最後結果是國內的音樂界停滯不前。90年代還有中國的原創搖滾。現在這些人大多另謀生路。除了炒出來的但毫無原創精神的超女,中國音樂界能拿得出手的有幾個人?

        遊戲機遊戲的盜版更加對國內的產業毫無幫助。最後得益的是索尼和任天堂。中國的盜版者只能賺些小錢。但同時,國內有技術可以做自己的遊戲機硬件平臺,但是沒有人敢。這種盜版實際上對索尼和任天堂是個保護。國家在對盜版DVD的打擊方面的力度有些加強。實際上就是在美國,大家看影碟主要是租而不是買。現在的發展方向是網上視頻。這一方面我比較樂觀。因爲網流的成本,一個視頻網站不可能永遠免費,所以未來一定是付費觀看,或者像IPTV裏點播。所以影視界現在有復甦的跡象。

        即使僅僅是要扶持幾個國內著名的視頻網站,國家也會繼續打擊盜版DVD,而且支持這些網站像付費觀看授權影視轉型。書業的盜版本來也需要出實體印刷書。盜版的紙張和印刷質量差,而且錯字和亂章多,所以並不過分。現在轉入電子書時代。隨便什麼書,都可以網上找到,因爲讀書還是手上拿着的好,所以雖然有影響,出版業還可以過得去。但是今後幾年是掌上電腦,手機,和電子書硬件的時代。在iPhone或iPad上讀電子書甚至比實體書更舒服。如果繼續容忍電子書的盜版,會對國內的出版業和文學界有致命打擊。

        我可以預測,如此下去,文學界會布軟件業和音樂界的後塵。

        所有這些都是從宏觀經濟的角度來看盜版。中心思想就是盜版在某一階段是經濟增長的一個要素,但是如果長期允許,會造成源頭乾涸而對經濟和文化產生抑制作用。

        所以,我認爲有關知識產權的政策會漸漸改變,保護的力度會增加。我曾經讀到過(好像是創業家雜誌),App Store在中國的銷售額爲全世界的0.N%,而10%的利潤是中國開發者的。我在第二篇裏面講到過機會成本。根據那裏面的邏輯,我認爲這個比例還會增加。這個時候,打擊盜版是保護國內開發者的利益而不僅僅是國外開發者。另外,蘋果每一次升級,破解都越來越困難。國家政策和蘋果技術的雙重擠壓會使得 app盜版越來越難。另外99美分相對大多數的小資並不算過分。綜合所有的因素,我對國內的市場的前景是看好的。

        但是大家要注意,不要自己盜版。現在很多產權所有者還對App Store不瞭解不重視,但是一旦這個產業起飛,可以想像各種傳媒的報道。到時候大家都會要分一杯羹。那個時候如果你用了盜版的內容或者商標,後悔也來不及。

        這一篇放在正篇之後。孫子兵法說,“以正和,以奇勝”。盜版奇正都不算。因爲沒有可持續性,所以不可能勝。我把它歸類於“自殺性攻擊”。下一篇會討論些另類的商業模式。

6. 中國市場攻略:奇篇

        做任何行業都要有個宏觀的意識。不要只盯着你自己的app和競爭者。世界上iPhone的量有多少?增長多少?開發者有多少?增長多少?

        想像一下整個App Store的市場爲一個大蛋糕。這個蛋糕是增長的,我的估計是每年翻番。但同時,開發者的數量增長得更快,每年3到4倍。所以雖然蛋糕大了,每個人分到的更少。

        有些人會說“那麼就靠廣告”。但是廣告的蛋糕有多大呢?

        整個經濟中廣告的市場的大小是被最終的產品和服務市場所限制的。一般一個公司,可以把收入的15%投入到市場開發,包括渠道開發,公關,廣告,網站等等。廣告這一塊,又再細分到報紙,雜誌,電視,網絡,手機等等。手機這裏再分iPhone,Android等等。當一種新的廣告形式出現的時候,這個廣告業的大蛋糕是不增長的,而是多了一個分享者。每一次新的廣告形式出現,原有的某些形式必然會被擠壓。這個在成熟的市場(比如美國)已經體現。報紙業承受的打擊最大,現在所有的報紙都虧本。再過幾年,可能會進入無報紙的時代。

        我的意思是,雖然iPhone上廣告的整體會增長,但是當這一產業成熟以後,這個增長率不會超過iPhone擁有量的增長。在app中加廣告的開發者的增長率會比這個高得多。大家的廣告收入也會越來越困難。

        我把付費軟件和廣告看做爲iPhone軟件業的兩個正途。要成功,我前面已經討論過,要技術,經驗,創意的積累。下面討論的是奇途,爲不一樣的操作形式。App是手段,不是目的。

        意思是,不要把自己框在軟件業。眼光放開些,把iPhone app做爲其它行業的商業工具。實際上我們已經有些例子。比如蘋果自己的Remote,是它iTunes系統的一個部件。其它還有iPhone QQ,Amazon網店,Kindleapp,招商銀行的掌上銀行,等等。

        它們的共同點是,免費,無廣告,目的是把自己產品和服務的用戶框在自己的系統裏面。那麼你會說,這些都是大公司,和我有什麼關係?實際上任何大小的公司,或多或少都可以把iPhone加入到自己的服務之中。繼續把這個概念延伸,我們可以考慮新的創業機會,甚至對已有行業有顛覆性的。我說的創業,不要僅限於IT。你可以考慮餐飲,娛樂,零售等等。例子包括用手機點餐,預定,KTV點歌等等。大家自己去想吧,我有些具體想法會留給自己發展。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想往這方面發展,就不能夠只限於iPhone平臺。Android,WP7和Nokia都需要在考慮範圍之內。要求你對行業熟悉(不是說 IT行業,而是你app支持的那一業)。既然平臺多,技術上的工作量也大。但是也正因爲如此,門檻高,競爭少,而且黏性大。

        在這條路上繼續延伸,大家也可以考慮做硬件。利用iPhone的接口或藍牙連接到其它的平臺,而試用app提取和傳遞信息。這方面我可以講幾個例子。比如汽車警示燈亮,修理廠第一件事是用一個手上的ODB-2(汽車數據分析儀)來讀錯誤信息。美國很多人自己都有,小問題就自己修了。這個東東很容易做成連接

        一個iPhone的附件+軟件(實際上至少有兩家已經做了)。商業模式是賣硬件送軟件。

        再舉一個醫療器械業的例子,很多的醫療儀器都可以轉換爲iPhone附件。比如說,有一種24小時的心電圖,帶了一天以後要送回給醫生來看。想像一下,如果這個小機器把信息用藍牙發給iPhone,再通過iPhone在軟件內分析尋找異常,發現異常的時候直接發給醫院,對病人和醫生都是一個很大的幫助。

        要想在這個方向發展,開發者必須把自己的行業定位於IT之外。你不可能整天宅在家裏幻想出來一個創意。需要走出家門,多和朋友聚會聊天,觀察生活,才能會發現機會。而且當找到機會以後,你必須有社會關係(或者僱人)來了解你本來不懂的行業。好處是,當你真正地起步,那會是一個真正的創業

        當App Store上賣軟件越來越難,甚至用廣告賺錢都有向下趨勢的時候,這種另類的app會逐漸增多,爲開發者提供就業和收入機會。甚至長遠(5到10年以後)來看,這一類的規模會超過傳統的軟件。

        寫到這裏,前5篇都是爲了這一篇打伏筆。分析過去和現狀的目的是預測未來。我的新年感言的主體到此結束。這幾篇基本上都是從宏觀角度來看這個市場。以後可能會寫些番外篇,寫些具體的注意事項。這個要看心情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