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原理第一章——概述

一、計算機網絡概述

1.1概念

計算機網絡是互連的、自治的計算機集合

1.2功能

  1. 數據通信
  2. 資源共享

1.3特點

  • 連通性:用戶之間可以互相交換信息
  • 共享:即指資源共享

1.4組成

  • 組成部分:硬件、軟件、協議
  • 工作方式:
    • 邊緣部分:用戶直接使用,由所有連接在互聯網上的主機組成
    • 核心部分:爲邊緣部分提供服務,由大量網絡和連接這些網絡的路由器組成
  • 功能組成:通信子網、資源子網

1.5分類

  • 分佈範圍:廣域網WAN、城域網MAN、局域網LAN、個域網PAN
  • 使用者:公用網、專用網
  • 交換技術: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
  • 拓撲結構:總線型、星型、環型、網狀型
  • 傳輸技術:廣播式、點對點

1.6internet和Internet的區別

internet(互連網)是一個通用名詞,它泛指由多個計算機網絡互連而成的網絡
Internet(互聯網)則是一個專用名詞,它指當前全球最大的、開放的、由衆多網絡相互連接而成的特定計算機網絡

互聯網(Internet) 互連網(internet)
相似之處
網絡的網絡
不同之處
特指遵循 TCP/IP 標準、利用路由器將各種計
算機網絡互連起來而形成的、一個覆蓋全球的、
特定的互連網
泛指由多個不同類型計算機網絡互連而成的網絡
使用TCP/IP 除TCP/IP外,還可以使用其他協議
是一個專用名詞 是一個通用名詞

1.7互連網基礎結構發展的三個階段

  1. 從單個網絡 ARPANET 向互聯網發展的過程
  2. 建成了三級結構的互聯網
  3. 逐漸形成了多層次 ISP 結構的互聯網

1.8成爲互聯網標準要經歷的三個階段

互聯網草案 \Longrightarrow 建議標準 \Longrightarrow互聯網標準

1.9國際標準化組織

  •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
  • 國際電信聯盟ITU
  • 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
  • Internet工程師任務組IETF

1.10互聯網的邊緣部分——端系統之間的兩種通信方式

端系統:處在互聯網邊緣部分的主機又稱爲端系統

  • 客戶-服務器方式(C/S方式),即Client/Sever方式
    客戶是服務的請求方,服務器是服務的提供方客戶—服務器工作方式
  • 對等方式(P2P方式),即Peer-to-Peer方式
    對等連接方式從本質上看仍然是使用客戶服務器方式,只是對等連接中的每一個主機既是客戶又是服務器
    對等連接工作方式

1.11在互聯網的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路由器

路由器是實現分組交換的關鍵構件,其任務是分組轉發

典型的交換技術:

  • 電路交換
    • 特點:所需要的電線對的數量與電話機數量的平方(N2)成正比
    • 電路交換必定是面向連接的
    • 三個階段:建立連接、通信、釋放連接
  • 分組交換
    • 特點:採用存儲轉發技術。在發送端,先把較長的報文劃分成較短的、固定長度的數據段
      分組交換的優點
  • 報文交換

三種交換的比較

二、計算機網絡的性能指標

2.1速率

  • 比特(bit)是計算機中數據量的單位
  • 速率是計算機網絡中最重要的一個性能指標,指的是數據的傳送速率,它也稱爲數據率 (data rate) 或比特率 (bit rate)
  • 速率往往是指額定速率或標稱速率,非實際運行速率

2.2帶寬

兩種不同意義:

  1. 指信號的頻帶寬度,單位是赫茲(HZ)
  2. 用來表示網絡中某通道傳送數據的能力。單位是bit/s(bps),是指信道或鏈路中比特傳輸的速度。 通常被稱爲容量或傳輸速率或最高數據率

注:在帶寬的上述兩種表述中,前者爲頻域 稱謂,而後者爲時域 稱謂,其本質是相同的。也就是說,一條通信鏈路的“帶寬”越寬,其所能傳輸的“最高數據率”也越高。

2.3時延

時延是指數據(一個報文或分組,甚至比特)從網絡一端傳到另一端所需的時間。有時也稱爲延遲或遲延。

網絡中的時延由以下部分組成:

  • 發送時延:從發送數據幀的第一個比特算起,到最後一個比特發送完所需的時間
    =bitbit/s 發送時延 = \dfrac{數據幀長度(bit)}{帶寬(bit/s)}
  • 傳播時延:電磁波在信道中需要傳播一定的距離而花費的時間
    =/ 傳播時延 = \dfrac{信道長度(米)}{信號在信道上的傳播速率(米/秒)}
  • 處理時延:主機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組時,爲存儲轉發而進行一些必要處理所花費的時間

總時延 = 發送時延 + 傳播時延 + 處理時延

2.4時延帶寬積

=× 時延帶寬積 = 傳播時延 × 帶寬

2.5往返時間RTT

表示從發送方發送數據開始,到發送方收到來自接收方的確認ACK,總共經歷的時間

2.6吞吐量

表示在單位時間內通過某個網絡的有效數據量
= 吞吐量 = \dfrac{傳輸大小}{傳輸時間} =RTT+ 傳輸時間 = RTT + 發送時間

三、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

3.1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OSI

OSI模型是一個七層的結構: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

3.2協議與劃分層次

  • 網絡協議的三個組成要素:
    • 語法:數據與控制信息的結構或格式
    • 語義:需要發出何種控制信息,完成何種動作以及做出何種響應
    • 同步: 事件實現順序的詳細說明
  • ARPANET 的研製經驗表明,對於非常複雜的計算機網絡協議, 其結構應該是層次式的

分層的好處與缺點

  • 各層完成的主要功能:
    • 差錯控制:使相應層次對等方的通信更加可靠。
    • 流量控制:發送端的發送速率必須使接收端來得及接收,不要太快。
    • 分段和重裝:發送端將要發送的數據塊劃分爲更小的單位,在接收端將其還原。
    • 複用和分用:發送端幾個高層會話複用一條低層的連接,在接收端再進行分用。
    • 連接建立和釋放:交換數據前先建立一條邏輯連接,數據傳送結束後釋放連接。

3.3具有五層協議的體系結構

綜合 OSI 和 TCP/IP 的優點,採用一種只有五層協議的體系結構
三種體系結構比較

3.4實體、協議、服務、服務訪問點

  • 實體: 表示任何可發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軟件進程。
  • 協議:是控制兩個對等實體進行通信的規則的集合。協議是“水平的” 。
  • 服務:在協議的控制下,兩個對等實體間的通信使得本層能夠向上一層提供服務。 要實現本層協議,還需要使用下層所提供的服務。服務是“垂直的”。本層的服務用戶只能看見服務而無法看見下面的協議。即下面的協議對上面的服務用戶是透明的。
  • 服務訪問點:同一系統相鄰兩層的實體進行交互的地方,實際上就是一個邏輯接口。OSI把層與層之間交換的數據的單位稱爲服務數據單元SDU。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