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人士的7個習慣

 Stephen R.Covey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高效人士的7個習慣
-個人的成功,從依賴到獨立

<?xml:namespace prefix = v /><?xml:namespace prefix = o /><?xml:namespace prefix = w />習慣一:主動積極 - 個人願景的原則
  人性本質是主動而非被動的,不僅能消極選擇反映,更能主動創造有利環境。採取主動並不表示要強求、惹人煩或具侵略性,只是不逃避爲自己開創前途的責任。

  主動積極即採取行動,爲自己的過去、現在及未來的行爲負責,並依據原則及價值觀,而非情緒或外在環境下決定。主動積極的人是改變的催生者,他們 揚棄了被動的受害者角色,不怨懟別人,發揮了人類四項獨特的稟賦-自覺、良知、想像力和自主精神,同時以由內到外的方式來創造改變,積極面對一切。他們選 擇創造自己的生命,這也是每個人最基本的決定。

Habit 1: Be Proactive
Proactive people realise that they are responsible for their own choices and behaviour in response to any situation, and recognise their ability to make things happen.

習慣二:以終爲始 - 自我領導的原則
  太多人成功之後,反而感到空虛;得到名利之後,卻發現犧牲了更可貴的東西。因此我們務必掌握真正重要的願景,然後勇往直前堅持到底,使生活充滿意義。

  所有事物都經過兩次的改造--先是在腦海裏醞釀,其次纔是實質的創造。個人、家庭、團隊和組織在做任何計劃時,均先擬出願景和目標,並據此塑造 未來,全心投注於自己最重視的原則、價值觀、關係及目標之上。對個人、家庭或組織而言,使命宣言可說是願景的最高形式,它是主要的決策,主宰了所有其他的 決定。領導工作的核心,就是在共有的使命、願景和價值觀之後,創造出一種文化。

  使命宣言(Mission Statement)分個人使命宣言和組織使命宣言。

  在檢討企業的組織宣言時,一定要檢查有多少人參與制定,又有多少人知道它的存在,並且真正認同和奉行。唯有參與,纔有認同,這個原則值得強調再強調。

Habit 2: 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In making things happen, we need an image of the end, or goal, as a frame of reference. By clarifying our values and mission in life, we are able to create our end in mind, which directs our actions to that end.

習慣三:要事第一 - 自我管理的原則
  有效管理是掌握重點式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在決定什麼是重點後,再靠自制力來掌握重點,時刻把它們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覺、情緒或衝動所左右。

  要事第一即實質的創造,是夢想(你的目標、願景、價值觀及要事處理順序)的組織與實踐。次要的事不必擺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無論迫切性如何,個人與組織均要針對要事而來,重點是,把要事放在第一位。

  把事物按緊急、不緊急、重要、不重要分類在四個不同的象限內,是確定事物處理順序的原則。

  授權是高效能的祕訣之一。充分信任型的授權,纔是有效的管理之道。

現代時間管理理論

以原則爲中心,配合個人對使命的認知,兼顧重要性與緊迫性;強調產出與產能齊頭並進,着重第二類(重要不緊急)事物的完成。

Habit 3: Put First Things First
It’s all too easy for distractions like flashing e-mails or voice-mail meslosesages to interfere with our journey. Habit 3 teaches us to set priorities according to our end in mind, by asking ourselves, “Am I able to say ‘no’ to the unimportant, no matter how urgent, and ‘yes’ to the important?” Mastering the first three habits allows us to define ourselves from within rather than by people’s opinions or comparison with others.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 公衆的成功

Stephen R.Covey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高效人士的7個習慣
-公衆的成功,從獨立到互賴

習慣四:雙贏思維 - 人際領導的原則
  人際關係的思維可歸納爲六大類:
  一.利人利己(贏/贏)、二.損人利己(贏/輸)、三.損己利人(輸/贏)、四.兩敗俱傷(輸/輸)、五.獨善其身(贏)、六.好聚好散(無交易)

  利人利己者爲自己着想的同時不望他人的權益,謀求兩全其美之策,這種關係自然令人滿意,樂於合作。利人利己者把生活看作一個合作的舞臺,而不是 一個決鬥場。不過,一般人看事情多用二分法:非強即弱、非勝即敗。這種思維方式的基礎是力量和地位,而非原則。其實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夠的立足空間,他 人之得不必就視爲自己之失。

Habit 4: Think Win-Win
This habit sees life as cooperative, not as a competitive arena. Win-win solutions develop trust, and are always likely to be more productive in the long-term than the conventional win-lose scenario. It’s a belief in the third alternative – not “your way” or “my way”, but a better way.

習慣五:知彼解己 - 同理心交流的原則
  若要用一句話歸納我在人際關係方面學到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則,那就是:知彼解己--首先尋求去了解對方,然後再爭取讓對方瞭解自己。這一原則是進行有效人際溝通的關鍵。

  你真的聽懂了嗎

  聆聽有幾種層次。層次最低的是聽而不聞,其次是虛應敷衍,其實心不在焉,第三是選擇性的聽,只聽合自己口味的。第四是專注地聽,但未必能聽出真意。層次最高的是同理性傾聽,一般人很少能辦得到。

推己及人的四種反應

1.    價值判斷 - 對旁人的意見只有接受、不接受

2.    追根求底 - 依自己的價值觀探查別人的隱私

3.    好爲人師 - 以自己的經驗提供忠告

4.    想當然 - 根據自己去衡量別人

以上四種反映都令人不能暢所欲言、開誠佈公,這些都是有效溝通的一大障礙。

情感賬戶(Emotional Bank Account

情感賬戶用作比喻人際關係中的信任程度,如同銀行中的賬戶,可供存取和提款,甚至透支。諸如知彼解己、與人爲善、誠實守信、樂於助人、無私奉獻都能增進信任,提高情感賬戶的儲值;相反,食言而肥、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粗魯無理、飛短流長都會減低、甚至透支情感賬戶。

  有些溝通技巧強調主動式迴應式的傾聽--以複述對方的話表示確實已經聽到。但這並非同理性傾聽,因爲這仍未擺脫爲反應、控制、操縱而 聆聽,有時甚至對說話者是一種侮辱。有時,儘管你用心良苦,想給別人忠告或建議,如果未能搔到癢處,又給人以壓迫感,便會引起抗拒,結果也是徒勞無功。反 之,若能培養同理心傾聽的技巧,以真誠贏得信賴,以充實的感情賬戶爲本,有效的人際溝通便在掌握之中。

  同理性傾聽出發點是爲了理解而非爲了反應,同理心並不代表贊成,而是通過言談明瞭一個人的觀念、真情實感與內在世界。同理心和同情信有些差別,同情攙雜了價值判斷和認同。有時人際關係的確需要一份同情,但卻容易養成對方的依賴心。

  據專家估計,人際溝通僅有1/10靠語言來進行,3/10取決與語調和聲音,6/10則是靠肢體語言。所以同理心傾聽的過程中,不僅要耳到,還要眼到,心到。用耳朵去傾聽;用眼睛去觀察;用心靈去體會。

Habit 5: 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
Ask any CEO what a team’s biggest downfall is and it’s likely to be communication. Habit 5 is the key to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Before we try to evaluate, prescribe, or force our own ideas, we must first listen to another person with our ears, heart and mind. Empathic listening leads to true understanding.

習慣六:統合綜效 - 創造性合作的原則
  統合綜效的基本心態是: 如果一位具有相當聰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見不同,那麼對方的主張必定有我尚未體會的奧妙,值得加以瞭解。因此,統合綜效談的是創造第三種選擇,即非按照我的方 式,亦非遵循你的方式,而是尋求第三種遠勝過個人之見的辦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僅限於瞭解彼此,甚至是稱許對方的差異,欣賞對方解決問題的手法。

  統合綜效的觀念源自一種自然現象:全體大於部分的綜合。實踐統合綜效的人際關係和團隊會揚棄敵對的態度(1+1=1/2),不以妥協爲目標(1+1=1 or 1/2),也不僅止於合作(1+1=2),他們要的是創造性的合作(1+1=3 or more)。

   統合綜效是人類最了不起的能耐,也是前五個習慣的整體表現和真正考驗。惟有兼具人類四種特有天賦(自覺、良知、想像力和自主精神),以雙贏的動機、同理 心交流的溝通技巧,才能達到統合綜效的最高境界。統合綜效不但可創造奇蹟,開闢前所未有的新天地,也能激發人類最大潛能,即使面對人生再大的挑戰都不足 懼。

  統合綜效的溝通,強調:

  敞開胸懷,博採衆議。敞開胸懷,接納一切稀奇古怪的想法,同時也貢獻一己之淺見。乍看一下,這似乎把習慣二-以終爲始棄之不顧,其實恰好相反。

  尊重差異。自以爲是的人總以爲自己最客觀,別人都失之偏狹,其實這纔是畫地爲牢。與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視不同個體的不同心理、 情感和職能,以及個人眼中的不同世界。假如兩人意見相同,其中一人必屬多餘。與所見略同的人溝通,毫無益處,有分歧纔有收穫。此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 。至於完全矛盾的兩種意見同時成立,是否合乎邏輯?問題不在邏輯,而是心裏使然。

  重視個人參與。個人參與左右着集體的成敗,是組織或家庭統合綜效的基石,能使整體獲得1+1>2的成效。愈是真誠地投入,鍥而不捨地參與解決問題,愈能發揮個人創造力,所獲得的成就就更能得到認可。

Habit 6: Synergise
This is the mature stage of the 7 Habits continuum: valuing the differences in people to create solutions that are better than any one individual would have achieved alone.


習慣七:不斷更新 - 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則
  人生最值得的投資就是磨練自己,因爲生活與服務人羣都得靠自己,這是最寶貴的工具。

  工作本身並不能帶來經濟上的安全感,具備良好的思考、學習、創造與適應能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擁有財富,並不代表經濟獨立,擁有創造財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所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習慣七的主旨就是磨練自己,從身體、精神、心智和社會情感等四個方面,增進個人產能,累積其他修養的本錢。這個習慣提升了其他六個習慣的實施效率,使組織不呈現出老化和疲態,使家庭和個人日新月異。

  身體方面:適當運動助健康
  鍛鍊身體就是維持健康。運動對保健極其重要,因此常常被忽略。因爲我們從不認爲運動是當務之急,等到身體惡化,爲時已晚。

  精神方面:盪滌心靈的塵埃
  精神是人的核心,代表價值體系,極端重要。陶冶精神可培養我們掌握人生方向的能力,與習慣二--以終爲始密切相關。

  盪滌心靈的塵埃需要投注時間,事實上,只須花費一點時間,只要把人生的意義和方向想個透徹,它就像是一盞明燈,指引我們積極進取。這正是我們要強調個人使命宣言的重要性。藉着不斷修正使命宣言,我們可以經常檢討人生目標和重心,並強化信念。

  心智方面:不要停止自我教育
  教育才是砥礪心智的正途。借重外來的教育與訓練,不失爲繼續求知的良策,但主動積極的人更懂得如何把握機會自我教育。

  有些電視節目固然寓教於樂,但也不乏浪費時間,必須慎加選擇。選擇電視節目必須具備掌握重點的智慧,以辨別最符合自己價值觀和目標的節目。

  自我教育的最佳方式,莫過於養成閱讀文學名著的習慣,進而師法偉人。寫作是砥礪自我的另一種有效途徑。記下個人的心得、經歷、思想,藉以理清思路,增進思考能力。

  社會情感方面:歷練待人處世之道
  這種磨練與習慣四、五、六(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密切相關。化解分歧的第 一步是實踐習慣四(雙贏思維),向對方表達繼續溝通的誠意,目的是獲得雙方滿意的結果爲止。其次運用習慣五(知彼解己),先傾聽對方的意見,但不是爲了反 應,而是想更深入、準確地瞭解對方的真情實感,直到可以正確地複述對方的觀念,纔算大功告成。接着準確地表達自己,最後再統合綜效,找到第三條路。

  習慣四、五、六成功的關鍵不在於理智,而在於感情,在於厚實的安全感。而安全感來自內在。增進內在安全感的方式,包括:堅守原則,肯定自我;與人爲善,樂於奉獻;相信人生不止輸贏兩種選擇,還有雙方都是贏家的第三種可能性。

Habit 7: Sharpen the Saw
This final habit is about recharging your batteries. It means making time for the physical, mental, spiritual, social and emotional sides of life, as well as setting aside time to review your performance on the first six habits.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