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

1.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我們把計算機網絡的各層及其協議的集合稱爲網絡的體系結構
網絡協議主要由三個要素組成
(1)語法,即數據與控制信息的結構或格式。計算機傳輸的是二進制字符串,所以要對它的格式進行規定。
(2)語義,即需要發出何種控制信息,完成何種動作以及做出何種反應。字符串傳輸過程中的規則規範
自我感覺這裏的語法和語義可以類比於英語中的語法和單詞意思。
(3)同步,即事件實現順序的詳細說明。傳輸前後信息組合的先後順序要同步。

2.具有五層協議的體系結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OSI的七層協議體系結構
應用層 Application、表示層 Presentation、會話層 Session、傳輸層 Transpor、網絡層 Network、數據鏈路層 Data Link、物理層Physical
TCP/IP是一個四層的體系結構。
物理層(硬件)、數據鏈路層(網絡接口層)、網絡層(互聯網層)、傳輸層
學習計算機網絡的原理旺旺採取折中的方法,綜合OSI和TCP/IP的優點,採用一種只有五層協議的體系結構。
1.應用層 2.運輸層 3.網絡層 4.數據鏈路層 5.物理層

物理層:該層爲上層提供了一個傳輸數據的可靠的物理媒體,物理層確保了原始數據在各種物理媒體上傳輸

數據鏈路層:數據鏈路層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質中提供可靠的傳輸。
在物理層提供的服務基礎上向上級提供服務,最基本的服務是接收來自網絡的數據塊並將接收到數據塊(幀)傳遞給上層。
這就要求數據鏈路層具備很多條件:如何建立網絡連接、如何控制幀在數據鏈路層的傳輸。
該層作用:物理地址尋址,數據的檢測、重發,流量控制

網絡層:實現兩個端系統之間的數據透明傳輸(根據網絡地址將源節點發出的數據報傳送到目的地的節點)
功能包括:邏輯尋址、路由選擇、連接的建立、保持和終止
它提供的服務使傳輸層不需要了解底層的實現
IP協議:提供不可靠,無連接的傳輸。 功能:無連接數據報傳輸,數據報路由選擇,差錯控制。

傳輸層:第一個端到端、主機到主機的層次。 傳輸層負責將上層數據分段並提供 端到端,可靠或不可靠的服務。在傳輸層也要處理端對端的差錯控制與流量控制。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最近開始瞭解隱寫術方面,發現這類題的套路還是比較固定的,工具很強大。關鍵是在於使用這些工具。我也着手下載了幾個軟件。第一個下載的就是Stegsolve,它是一款圖片分析工具。現在瞭解還是懵懵懂懂,知道它是處理LSB隱寫的神器。其次就是Winhex,它是在Windows下執行的十六進制編輯軟件,此軟件功能很強大,有完好的分區管理功能和文件管理功能。能自己主動分析分區鏈和文件簇鏈。在CTF中一般用來查看文件頭格式、直接修改16進制數據。MP3Stego,用於對 MP3 音頻文件進行隱寫、提取。還有binwalk可以用來分離一個由不同文件組成的一個文件。這個工具在kali中帶有,所以需要先了解kali。怎麼說呢,感覺現在瞭解到的只是這些工具的九牛一毛,還是得深入瞭解。先把這些必要的工具安裝好,現在做題還是有點兒難度。
看了點兒密碼學的視頻,感覺聽的有點兒懵。嘗試從做題中學習。還是有點兒難度。

先從這兩方面開始。 加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