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_第一章

從工作方式上來看,計算機網絡可分爲邊緣部分和核心部分

1.邊緣部分

由所有鏈接再互聯網上,供用戶直接使用的主機組成,用來進行通信和資源共享,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完成通信
①通信方式
網絡邊緣的通信方式通常分爲兩類:客戶-—服務器模式(CS)、對等方式(P2P)
客戶——服務器模式(CS):客戶和服務器之間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客戶是服務的請求方,服務器是服務的提供方。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特點:客戶程序在通信時主動向服務器發起通信,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操作系統。而服務器程序用來提供專門的服務,需要一直運行被動地同時接受多個客戶的服務請求,需要強大的硬件和操作系統。

例子:瀏覽網頁搜索信息

對等連接方式:兩個主機都運行對等連接軟件(P2P軟件),它們就可以進行平等的、對等連接通信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特點:對等的每一個主機即是客戶又是服務器
例子:QQ聊天,彼此間傳輸文件

2.核心部分:

由大量的網絡和連接這些網絡的路由器組成,它爲邊緣部分提供連通性和交換服務。關鍵構件是路由器。提供方式;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
1.電路交換:電路交換必定是面向連接的。(例如打電話)

電路交換分爲三個階段: 建立連接:建立一條專用的物理通路,以保證雙方通話時所需的通信資源在通信時不會被其他用戶佔用; 通信:主叫和被叫雙方就能互相通電話; 釋放連接:釋放剛纔使用的這條專用的物理通路(釋放剛纔佔用的所有通信資源)。

2.報文交換

報文交換不要求在兩個通信結點之間建立專用通路。結點把要發送的信息組織成一個數據包——報文,該報文中含有目標結點的地址,完整的報文在網絡中一站一站地向前傳送。每一個結點接收整個報文,然後根據網絡中的交通情況在適當的時候轉發到下一個結點。經過多次的存儲——轉發,最後到達目標,因而這樣的網絡叫存儲——轉發網絡。其中的交換結點要有足夠大的存儲空間(一般是磁盤),用以緩衝收到的長報文。

交換結點對各個方向上收到的報文排隊,對照下一個轉結點,然後再轉發出去,這些都帶來了排隊等待延遲。這是它的缺點,所以就有了分組交換。

3.分組交換:分組交換則採用存儲轉發技術。 在發送端,先把較長的報文劃分成較短的、固定長度的數據段。分組發送,在末端要將其組合得到信息。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1.按照作用範圍分爲廣域網、城域網、局域網和個人區域網
(1)廣域網(WAN)
廣域網的作用範圍一般是幾十到幾千公里,連接廣域網個結點交換機的鏈路一般都是高速鏈路,具有較大的通信容量

(2)城域網(LAN)
城域網的作用範圍一般是一個城市,作用距離約爲5~50km

(3)局域網(LAN)
侷限於較小的範圍,例如校園網

(4)個人區域網
就是個人工作的地方把屬於個人使用的電子設備用無線技術連接起來的網絡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這周開始學習計算機網絡這門課程,剛開始學的這些就是和電腦聯繫很緊密的一些概念,以前只知道這些東西,但是並不瞭解專業的術語。初步瞭解,這些東西很重要。
還有就是這周開始做題,感覺還是先從自己比較感興趣的部分做起吧,看了點兒隱寫術方面的。感覺還好。接着搞~~
加油加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