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統中關於ls命令詳解

linux系統中ls命令的用法

ls命令是linux下最常用的命令。ls命令就是list的縮寫,缺省下ls用來打印出當前目錄的清單,如果ls指定其他目錄,那麼就會顯示指定目錄裏的文件及文件夾清單。

通過ls 命令不僅可以查看linux文件夾包含的文件,而且可以查看文件權限(包括目錄、文件夾、文件權限),查看目錄信息等等,ls 命令在日常的linux操作中用的很多,在此給大家介紹一下ls 命令的使用方法。

一、ls命令使用介紹

ls命令格式:ls [選項] [目錄名]。

ls命令功能:列出目標目錄中所有的子目錄和文件。

ls 命令的參數選項說明:

-a, –all 列出目錄下的所有文件,包括以 . 開頭的隱含文件。
-A, –almost-all 列出除了 . 及 .. 以外的任何項目
–author 印出每個文件的作者
-b, –escape 把文件名中不可輸出的字符用反斜槓加字符編號的形式列出。
–block-size=大小 塊以指定<大小>的字節爲單位
-B, –ignore-backups 不列出任何以 ~ 字符結束的項目
-c 輸出文件的 ctime (文件狀態最後更改的時間),並根據 ctime 排序。
-C 每欄由上至下列出項目
–color[=WHEN] 控制是否使用色彩分辨文件。WHEN 可以是‘never’、‘always’或‘auto’其中之一

-d, –directory 將目錄象文件一樣顯示,而不是顯示其下的文件。
-D, –dired 產生適合 Emacs 的 dired 模式使用的結果
-f 對輸出的文件不進行排序,-aU 選項生效,-lst 選項失效
-F, –classify 加上文件類型的指示符號 (*/=@| 其中一個)
–format=關鍵字 across -x,commas -m,horizontal -x,long -l,
single-column -1,verbose -l,vertical -C
–full-time 即 -l –time-style=full-iso
-g 類似 -l,但不列出所有者
-G, –no-group 不列出任何有關組的信息
-h, –human-readable 以容易理解的格式列出文件大小 (例如 1K 234M 2G)
–si 類似 -h,但文件大小取 1000 的次方而不是 1024
-H, –dereference-command-line 使用命令列中的符號鏈接指示的真正目的地
–indicator-style=方式 指定在每個項目名稱後加上指示符號<方式>:
none (默認),classify (-F),file-type (-p)
-i, –inode 印出每個文件的 inode 號
-I, –ignore=樣式 不印出任何符合 shell 萬用字符<樣式>的項目
-k 即 –block-size=1K,以 k 字節的形式表示文件的大小。
-l 列出文件的詳細信息。
-L, –dereference 當顯示符號鏈接的文件信息時,顯示符號鏈接所指示的對象而並非符號鏈接本身的信息
-m 所有項目以逗號分隔,並填滿整行行寬
-n, –numeric-uid-gid 類似 -l,用數字的 UID,GID 代替名稱。
-N, –literal 印出未經處理的項目名稱 (例如不特別處理控制字符)
-o 類似 -l,顯示文件的除組信息外的詳細信息。
-p, -F 在每個文件名後附上一個字符以說明該文件的類型,“*”表示可執行的普通文件;“/”表示目錄;“@”表示符號鏈接;“|”表示FIFOs;“=”表示套接字

(sockets)。
-q, –hide-control-chars 以 ? 字符代替無法打印的字符
–show-control-chars 直接顯示無法打印的字符 (這是默認方式,除非調用的程序名稱是‘ls’而且是在終端機畫面輸出結果)
-Q, –quote-name 將項目名稱括上雙引號
–quoting-style=方式 使用指定的 quoting <方式>顯示項目的名稱:literal、locale、shell、shell-always、c、escape
-r, –reverse 依相反次序排列
-R, –recursive 同時列出所有子目錄層
-s, –size 以塊大小爲單位列出所有文件的大小
-S 根據文件大小排序
–sort=WORD 以下是可選用的 WORD 和它們代表的相應選項:
extension -X status -c
none -U time -t
size -S atime -u
time -t access -u
version -v use -u
-t 以文件修改時間排序
-u 配合 -lt:顯示訪問時間而且依訪問時間排序
配合 -l:顯示訪問時間但根據名稱排序
否則:根據訪問時間排序
-U 不進行排序;依文件系統原有的次序列出項目
-v 根據版本進行排序
-w, –width=COLS 自行指定屏幕寬度而不使用目前的數值
-x 逐行列出項目而不是逐欄列出
-X 根據擴展名排序
-1 每行只列出一個文件
–help 顯示此幫助信息並離開
–version 顯示版本信息並離開

下面來舉幾個例子來說明Linux ls 命令如何使用。

二、ls命令使用舉例

1>列出/linux/ls-file 文件夾下的所有文件和目錄的詳細資料。

[linux ~]$ ls -l -R /linux/ls-file

輸入上面的命令回車後,就會顯示目錄下所有文件的詳細信息

在使用 ls 命令時要注意命令的格式:在命令提示符後,首先是命令的關鍵字,接下來是命令參數,在命令參數之前要有一短橫線“-”,所有的命令參數都有特定的作用,自己可以根據需要選用一個或者多個參數,在命令參數的後面是命令的操作對象。
在以上這條命令“”ls -l -R /linux/ls-file”中,”ls” 是命令關鍵字,”-l -R”是參數,”/linux/ls-file”是命令的操作對象。在這條命令中,使用到了兩個參數,分別爲”l”和”R”,你也可以把他們放在一起使用,如下所示:

[linux ~]$ ls -lR /linux/ls-file

這種形式和上面的命令形式執行的結果是完全一樣的。

2>只列出子目錄

1. ls -F | grep /$

2. ls -l | grep “^d”

3>列出目前工作目錄下所有名稱是s 開頭的檔案,愈新的排愈後面,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ls -ltr s*

4>將/linux 目錄以下所有目錄及檔案詳細資料列出:

ls -lR /linux

5>列出目前工作目錄下所有檔案及目錄;目錄於名稱後加”/”, 可執行檔於名稱後加”*” :
ls -AF

用ls -l命令查看某一個目錄會得到一個9個字段的列表.

第1行顯示的信息: 總用量(total) — 這個數值是該目錄下所有文件及目錄列表第5個字段的和(以k爲單位),也就是該目錄的大小.

第1字段: 文件屬性字段

文件屬性字段總共有10個字母組成,第一個字母表示文件類型,如果這個字母是一個減號”-”,則說明該文件是一個普通文件.字母”d”表示該文件是一個目錄,字母”d”,是dirtectory(目錄)的縮寫.
請注意,一個目錄或者說一個文件夾是一個特殊文件,這個特殊文件存放的是其他文件和文件夾的相關信息.

第2字段
文件硬鏈接數或目錄子目錄數

第3字段:
文件擁有者

第4字段:
文件擁有者所在的組

第5字段:
文件文件大小(以字節爲單位)

第6字段:
文件創建月份

第7字段:
文件創建日期

第8字段:
文件創建時間

第9字段:
文件名 (如果是一個符號鏈接,那麼會有一個 “->” 箭頭符號,後面根一個它指向的文件)

http://www.9usb.net/201005/linux-ls.html

Xin-Cheng Wu Learning Linux...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