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孫子兵法

    今天看電視的時候,劇中一個扮演司令員在對演習失敗做總結時說道:“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後來自己查了一下孫子兵法,原文見於孫子兵法第一章-計篇: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兩軍交戰之前籌劃周全的,真正打仗的時候勝算就大一些,而籌謀於計劃不周詳的,勝算就少些,計劃多的會勝利,計算少的不會勝利,更不用提一點都不計劃的了。從這點上來看,未曾交戰,我就知道哪方會勝利了。

    其實,這段話不僅僅是應用在軍事上,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嘗不是如此?我們做任何一件事,如果事先不計劃考慮周密的話,即使是成功,也多半是僥倖的。其實說白了,也就是說不要打無準備之仗。

    下面把全文貼一下: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
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  道者,令民於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危也;
  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
  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
  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  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之者不勝。

  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衆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
  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

  計利以聽,乃爲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

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
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文中第一段就說道: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這裏的兵,就其對個體意義來說可以指關係人生死存亡的一切爭鬥。其中的察字很有意思,可以說是考察研究的意思。

   總體來說,孫子兵法第一篇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離不開五條重要的因素,即道法,可以說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以下三個步驟是基本的要求:

      1、做任何事情之前首先要調查實際情況;

      2、將調查的結果進行詳細的分析、綜合,制定周密的行事方略;

      3、一切準備妥當,OK,開始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