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3觀感:說說時下手機圈裏的那些人和事

9月5日,終於見到了小米3的真容!從硬件參數來看,也確實值得發燒友們的追捧,其中電信和聯通版採用高通最強大的驍龍800系列(8974AB)四核CPU,最高頻率爲2.3GHz,堪稱目前最快的手機。而且這次發貨的週期不再是倍受詬病的“期貨”,下週就有移動版的工程機出售,10月上旬就有正式機出售。


會不會改變原有的“飢餓營銷模式”


  對小米3是否會改變原有的“飢餓營銷模式”,我持有懷疑的態度,就像你一直愛着你們家媳婦一樣,突然有一天讓你要出軌,如果對方不是美若天仙或者坐擁幾億身家的富豪之女,我想你也不會傻着去幹這種蠢事。誰沒事給自己找沒趣,特別是在有錢賺的條件下。


  小米是不是故意搞”飢餓營銷模式”?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是”又“不是”。

是,很簡單,當年黎萬強在小米手機上市之前的一個月參加某沙龍時,就曾經確認,小米手機的主要目標客戶羣就是手機發燒友。在蘋果iPhone喬布斯的言傳身教下,雷布斯也摸準了發燒友“追捧不追跌”的心態,換言之就是“吊胃口”。

以蘋果iPhone舉例,物以稀爲貴,試想如果人人都擁有了,它還值這個價嗎?有人賣腎,有人賣身,就爲了換這3.5英寸的“面子”。而今,iPhone雖然價格還是高高在上,但已經不再緊俏,也不再是高端人羣的首選,連現在夜總會的“高端從業女性”都統一換成了三星NOTE2或者S4,對於她們來說,現在的iPhone都是髮廊級的同行才用的,“我們丟不起這人”。

而小米要做的就是利用人們的“緊俏的就一定是好的”心態,藉助MIUI的影響力,再塑造一箇中國式的喬布斯,形成一股子盲目的追捧熱潮。特別是在某些媒體的渲染下,再加上週邊朋友的鼓動和攀比,大部分發燒友的腎上腺加速了分泌,然後腦子裏一通熱血,然後你就成爲了小米的712萬用戶之一。

是的,2012年小米共銷售了712萬手機,而且每次公開出售都是在短短數小時甚至數十分鐘後被搶購一空,例如最新的這款紅米手機的頭二輪10萬臺兩分鐘內就搶完了,但是第三批才5萬臺,從12:00開始到12:30了還可以搶購,這個有點奇怪,我也摸不着頭腦,爲什麼了?你懂的!

如果敞開賣能賣多少?這個假設很難回答,因爲它確實也不能完全敞開賣,還是要受制於上游元器件廠商的有效供應。曾經和小米公關部的某高層吃飯時聊到,8064的良品率低下,是直接導致小米手機無法敞開供應的內部原因。這個理由其實也能說得過去,去年確實因爲工藝上的不成熟,8064芯片的缺貨導致了多款旗艦級產品的供應量不足或延遲上市,小米也許真的被你們冤枉了,它是有心敞開賣,但確實是因爲元器件供應不上,所以只能SAY SORRY了,你們信嗎?

最好的手機還必須有最能說的人

在我看來,中國手機圈有兩大能侃之著名人士,一個是“雷布斯”,一個就是餘大嘴,但後者的口碑不太好。我關注了華爲最近多次的新品發佈會,給我的感覺就是東施效顰,想要模仿喬布斯的風采,但是對手機行業及硬件的把控又不及“雷布斯”的高度,又喜歡在微博上大放厥詞,又不具備相對應的行業影響力,有點小馬拉大車的感覺——吃力。

雷軍目前儼然已經成爲一派“教主”,一呼百應,米粉的狂熱程度不到發佈會的現場真的難以體會。關於“雷布斯”,最多的傳言就是他在小米手機沒上市之前兼職“手機販子”,這裏不是貶意詞,是指的他每次出現或聚會,都會揹着一個小包,裏面至少有七八臺手機,而且絕對是最新上市或沒有在國內上市只在國外上市的新手機。這絕對不是虛構,這證明雷布斯至少是一個發燒友級的領導,只有“發燒友”才能做出發燒友能看得過去的產品,例如魅族的黃章也有這樣的基因,在這方面,餘大嘴根本連給雷軍提鞋的資格都沒有。


  所以,從這一點上說,雷軍是小米手機的精神領袖無可質疑,而且也配得上中國國產手機教父級人物的稱謂,如果沒有雷軍的“說”小米手機會黯然失色,但反過來沒有小米手機發燒級配置,雷軍也會落得像餘大嘴一樣的四處遭遇發燒友的唾棄,這是一對連生雙子星,一對絕對的優秀組合。


拼參數只是一時軟實力纔是一世

今天的發佈會,我能記得住的就是”最快”、“最強”“最好”等”最”字……中國用戶的特點就是2000塊錢的裏子要穿出5000元的面子,這當然是一件很有難度的事情,小米的策略是:我用上最“好”硬件,我用上最“好”的屏幕,我用上最“好”的……,然後這樣就是一部最“好”的手機嗎?

如果手機行業這樣拼參數搭積木就能推出一款最“好”的產品,那纔是整個行業的悲哀。華爲可以對着運營商說,100臺機器我給你2臺備機,而且就能保證不出現售後備用機斷檔的問題,小米售後中心成堆的用戶用事實告訴我們,這可能不是一位數的返修率能打得住的事,這就是軟實力差距.

這次,雷軍在小米3發佈會上的“最參數”表現,讓我很疑惑,難道所有人都要去追硬件參數當發燒友,難道你買臺手機就爲了冬天當暖手爐,而平時僅僅是打個電話發個短信?

什麼纔是最適合用戶的手機?這個很難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但是做適合某個用戶人羣的手機,這個我覺得很多廠商都有自己的見解,例如主攻HI-FI人羣的vivo,主攻戶外人羣的雲狐四防手機,還有像在拍照能力上孜孜不倦進行追求的OPPO等……

這讓我很自然的聯想到上週剛認識的一個朋友,百分之百公司的徐國祥。他做過華爲數通的技術總監兼總工,又研發過酷派第一款的智能手機,現在做的是100+品牌的手機。也許大家沒有聽說過這個新品牌,但是它的手機個性定製的理念很新穎,我認爲也許將是未來針對普通大衆人羣的一個方向。

這個100+手機主推的賣點就是用戶可以自己選擇手機配件進行DIY,比如你要用多大尺寸的屏,你要用多大的內存空間,你要用多大的分辨率,還可以把你的外殼印在手機後蓋上,然後這款專屬的私人手機就屬於你了。也就是在小米發佈的同一天,徐國祥在微博上宣佈要做798元新手機的消息,比紅米還少一元,就像是專門和紅米唱對臺戲一樣。

大家都清楚,手機是需要量產才能將成本攤薄,像這樣的手機個性化DIY對元器件廠商成本壓力就很非常,除非是你要有很大的數量,平均到每一款DIY產品上也有絕對的量才能控制成本,要不就是將成本風險轉移到供應鏈的廠商上。這個問題,我也直接的問到徐國祥。給我的答案目前是第二條,但做到第一條是目標。他們據說有七八年的供應鏈整合經驗,打通了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同時將百度雲OS、迅雷、京東商城等軟服務提供商進行結合,並且聯合中國電信的渠道環節,組合成一個最優性價比的閉合鏈條,這也是軟實力的一種體現。

作爲曾經的小米一代用戶,我是不會再用小米的手機了,這也許是一種成熟發燒友的心態吧:痛過,就不要再痛了!唯一的几絲期許,不要像華爲P6一樣硌手,也不要像華爲榮耀3一樣的燙手,爲什麼了?因爲我現在用的就是這兩款,算了,我們還是來談談小米3的購買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