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的納德拉時代

曾經被微軟寄予厚望的surface平板,基本上可以用“慘敗”二字來形容。一個很有趣的細節可以做個註腳:在易迅賣場上,蘋果的iPad mini 16G wifi版從2098元降價爲2038元,降得微乎其微,但微軟的surface pro 64G從6588元直降到4288元,幾乎就是清倉甩賣尾貨的節奏。在過去的數年裏,微軟的消費類產品硬件領域,從無勝績,WP系統也發展遲緩,第二任CEO鮑爾默的下臺,幾乎可以視爲董事會對他的不滿所致。這個當口,微軟迎來了史上第三位CEO,印度裔的納德拉。

納德拉是微軟資歷相當深的老員工,爲該公司服務了22年,主要的業務是企業級市場。在2C領域,微軟有着“節節敗退”、“失落十年”之感,不過2B領域,微軟依然是強大的市場參與者。同樣有一個很有趣的細節可以做個註腳:大衆經常會使用的ATM機其實就是用的微軟視窗系統。與2C市場追求個性、時尚、酷感不同,2B市場更看重於穩定、安全以及服務的響應效率。而這些特性,對於一個老牌的科技公司而言,依然有着它的口碑。在諸如醫療、能源、金融等很多領域,微軟牢牢把握着這些細分市場,是當之無愧的壟斷者(或者叫領先者)。

微軟尋找這第三位CEO耗時五個月,與其說在尋找合適人選,不如說在找微軟未來的定位與方向。而納德拉的上位,在我看來,微軟把賭注,押在了2B之上。所謂微軟是否會改變,抱歉,2C領域,基本上不會有任何建樹,但這不意味着微軟會成爲下一個諾基亞。

納德拉有過從事2C領域的必應系統資歷,不過這個搜索系統是微軟的虧損大戶。納德拉作爲一名開發者出身的高級管理人員,必應系統這份履歷並不是他出任CEO的支撐,恰恰是在他領導下的雲業務,有着很不錯的增長:從2011財年他介入時的166億美元上升至最近一個財年的203億美元。納德拉當然是一名支持微軟向互聯網轉型的高管,有着將軟件互聯網化的豐厚經驗,但從2B入手還是從2C入手,基本上可以斷定,是前者。

微軟的幾個爛攤子,手機業務、平板業務,都交給了埃洛普——這位CEO的熱門備選,看來目前處於很不開心的狀態。埃洛普還得接手他一向不看好的xbox,這項業務累積已經虧損了30億美元。一直有呼聲要微軟剝離遊戲機業務,在納德拉任期內,埃洛普所負責的這三塊業務,存在着被剝離或被轉售的可能——順便提一句,買家,真心有可能來自剛剛解除了家用遊戲機進口禁令的中國。

微軟目前的市值其實並不算太低,蘋果4600億自然高高在上,谷歌的市值3900億,而微軟則接近3000億。雲業務雖然不乏亞馬遜、谷歌這樣的強者,但不是大局已定的市場,微軟並非一點機會都沒有,宿敵甲骨文也在13年成爲盟友。我個人的看法是,真正意義上企業級的雲市場爭奪,的確有可能是西雅圖兩個公司之間的德比大戰:亞馬遜,和微軟。

慢慢剝離2C業務,從2C市場上尋求有利撤退機會,不是一條不可選擇的道路。比爾蓋茨有限度地迴歸,也有可能在支撐這一點。蓋茨是一個很有戰略遠見與技術感覺的人,他確立了軟件業領導硬件業的所謂“安迪比爾定律”,專注於2B市場,並在2B市場上找回王者風範,有可能是微軟下一個十年的核心目標。

轉載說明:

1、本博客文字,除特別註明外,均爲本人原創,可以自由轉載,謝絕長微博形式轉載;

2、轉載時請註明本人大名,魏武揮,不是魏武輝,不要搞錯。

3、轉載時請保留此段:本文由扯氮集博主魏武揮原創撰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