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感情

認識色彩除了客觀方面還有主觀的方面,即有關色彩的視覺心理基礎理論知識。

  色彩視覺心理

  不同波長色彩的光信息作用於人的視覺器管,通過視覺神經傳入大腦後,經過思維,與以往的記憶及經驗產生聯想,從而形成一系列的色彩心理反應。

  1.共同感受色覺心理

  (1)色彩的冷、暖感。色彩本身並無冷暖的溫度差別,是視覺色彩引起人們對冷暖感覺的心理聯想。
  暖色:人們見到紅、紅橙、橙、黃橙、紅紫等色後,馬上聯想到太陽、火焰、熱血等物像,產生溫暖、熱烈、危險等感覺。
  冷色:見到藍、藍紫、藍綠等色後,則很易聯想到太空、冰雪、海洋等物像,產生寒冷、理智、平靜等感覺。
  色彩的冷暖感覺,不僅表現在固定的色相上,而且在比較中還會顯示其相對的傾向性。如同樣表現天空的霞光,用玫紅畫早霞那種清新而偏冷的色彩,感覺很恰當,而描繪晚霞則需要暖感強的大紅了。但如與橙色對比,前面兩色又都加強了寒感傾向。
  人們往往用不同的詞彙表述色彩的冷暖感覺:
  暖色——陽光、不透明、刺激的、稠密、深的、近的、重的、男性的、強性的、乾的、感情的、方角的、直線型、擴大、穩定、熱烈、活潑、開放等。
  冷色——陰影、透明、鎮靜的、稀薄的、淡的、遠的、輕的、女性的、微弱的、溼的、理智的、圓滑、曲線型、縮小、流動、冷靜、文雅、保守等。
  中性色:綠色和紫色是中性色。黃綠、藍、藍綠等色,使人聯想到草、樹等植物,產生青春、生命、和平等感覺。紫、藍紫等色使人聯想到花卉、水晶等稀貴物品,故易產生高貴、神祕感感覺。至於黃色,一般被認爲是暖色,因爲它使人聯想起陽光、光明等,但也有人視它爲中性色。當然,同屬黃色相,檸檬黃顯然偏冷,而中黃則感覺偏暖。

  (2)色彩的輕、重感。這主要與色彩的明度有關。明度高的色彩使人聯想到藍天、白雲、彩霞及許多花卉還有棉花、羊毛等,產生輕柔、飄浮、上升、敏捷、靈活等感覺。明度低的色彩易使人聯想鋼鐵,大理石等物品,產生沉重、穩定、降落等感覺。

  (3)色彩的軟、硬感。其感覺主要也來自色彩的明度,但與純度亦有一定的關係。明度越高感覺越軟,明度越低則感覺越硬,但白色反而軟感略改。明度高、純底低的色彩有軟感,中純度的色也呈柔感,因爲它們易使人聯想起駱駝、狐狸、貓、狗等好多動物的皮毛,還有毛呢、絨織物等。高純度和低純度的色彩都呈硬感,如它們明度又低則硬感更明顯。色相與色彩的軟、硬感幾乎無關。

  (4)色彩的前、後感。由各種不同波長的色彩在人眼視網膜上的成像有前後,紅、橙等光波長的色在後面成像,感覺比較迫近,藍、紫等光波短的色則在外側成像,在同樣距離內感覺就比較後退。實際上這是視錯覺的一種現象,一般暖色、純色、高明度色、強烈對比色、大面積色、集中色等有前進感覺,相反,冷色、濁色、低明度色、弱對比色、小面積色、分散色等有後退感覺。

  (5)色彩的大、小感。由於色彩有前後的感覺,因而暖色、高明度色等有擴大、膨脹感,冷色、低明度色等有顯小、收縮感。

  (6)色彩的華麗、質樸感。色彩的三要素對華麗及質樸感都有影響,其中純度關係最大。明度高、純度高的色彩,豐富、強對比的色彩感覺華麗、輝煌。明度低、純度低的色彩,單純、弱對比的色彩感覺質樸、古雅。但無化何種色彩,如果帶上光澤,都能獲得華麗的效果。

  (7)色彩的活潑、莊重感。暖色、高純度色、豐富多彩色、強對比色感覺跳躍、活潑有朝氣,冷色、低純度色、低明度色感覺莊重、嚴肅。

  (8)色彩的興奮與沉靜感。其影響最明顯的是色相,紅、橙、黃等鮮豔而明亮的色彩給人以興奮感,藍、藍綠、藍紫等色使人感到沉着、平靜。綠和紫爲中性色,沒有這種感覺。純度的關係也很大,高純度色興奮感,低純度色沉靜感。最後是明度,暖以系中高明度、高純度的色彩呈興奮感,低明度、低純度的色彩呈沉靜感。

  2.色彩的心理聯想

  色彩的聯想帶有情緒性的表現,受到觀察者年齡、性別、性格、文化、教養、職業、民族、宗教、生活環境、時代背景、生活經歷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

  色彩的聯想有具象和抽象兩種:

  (1)具象聯想。人們看到某種色彩後,會聯想到自然界、生活中某些相關的事物。
  (2)抽象聯想。人們看到某種色彩後,會聯想到理智、高貴等某些抽象概念。
  一般來說,兒童多具有具像聯想,成年人較多抽象聯想。

  色彩性格

  各種色彩都其獨特的性格,簡稱色性。它們與人類的色彩生理、心理體驗相聯繫,從而使客觀存在的色彩彷彿有了複雜的性格。

  (1)紅色。紅色的波長最長,穿透力強,感知度高。它易使人聯想起太陽、火焰、熱血、花卉等,感覺溫暖、興奮、活潑、熱情、積極、希望、忠誠、健康、充實、飽滿、幸福等向上的傾向,但有時也被認爲是幼稚、原始、暴力、危險、卑俗的象徵。紅色歷來是我國傳統的喜慶色彩。深紅及帶紫味的紅給人感覺是莊嚴、穩重、而又熱情的色彩、常見於歡迎貴賓的場合。含白的高明度粉紅色,則有柔美、甜蜜、夢幻、愉快、幸福、溫雅的感覺,幾乎成爲女性的專用色彩。

  (2)橙色。橙與紅同屬暖色,具有紅與黃之間的色性,它使人聯想起火焰、燈光、霞光、水果等物象,是最溫暖、響亮的色彩。感覺活潑、華麗、輝煌、躍動、熾熱、溫情、甜蜜、愉快、幸福竺,但也有疑惑、嫉妒、僞詐等消極傾向性表情。含灰的橙成咖啡色,含白的橙成淺橙色,俗稱血牙色,與橙色本身都是裝中常用的甜美色彩也是衆多消費者特別是女婦,兒童,青年喜愛的服裝色彩。

  (3)黃色。黃色是所有色相中明度緊高的色彩,具有輕快、光輝、透明、活潑、光明、輝煌、希望、功名、健康等印象。但黃色過於明亮而顯得刺眼,並且與其他色相混即易失去其原貌,故也有輕薄、不穩定、變化無常、冷淡等不良含義。含白的淡黃色感覺平和、溫柔,含大量淡灰的米色或本白則是很好的休閒自然色,深黃色卻另有一種高貴、莊嚴感。由於黃色極易使人想起許多水果的表皮,因此它能引起富有酸性的食慾感。黃色還被用作安全色,因爲這極易被人發現,如室外作業的工作服。

  (4)綠色。在大自然中,除了天空和江河、海洋,綠色所佔的面積最大,草、葉植物幾乎到處可見,它象徵生命、青春、和平、安詳、新鮮等。綠色最適應人眼的注視,有消除疲勞、調節功能。黃綠帶給人們春天的氣息,頗受兒童及年輕人的歡迎。藍綠、深綠是海洋、森林的色彩,有着深遠、穩重、沉着、睿智等含義。含灰的綠、如土綠、橄欖綠、鹹菜綠、墨綠等色彩,給人以成熟、老練、深沉的感覺,是人們廣泛選用及軍、警規定的服色。

  (5)藍色。與紅、橙色相反,是典型的寒色,表示沉靜、冷淡、理智、高深、透明等含義,隨着人類對太空事業的不斷開發,它又有了象徵高科技的強烈現代感。 淺藍色系明朗而富有青春朝氣,爲年輕人所鍾愛,但也有不夠成熟的感覺。深藍色系沉着、穩定,爲中年人普遍喜愛的色彩。其中略帶暖味的羣青色,充滿着動人的深邃魅力,藏青則給人以大度、莊重印象。靛藍、普藍因在民間廣泛應用,似乎成了民族特色的象徵。當然,藍色也有其另一面的性格,如刻板、冷漠、悲哀、恐懼等。

  (6)紫色。具有神祕、高貴、優美、莊重、奢華行的氣質,有時也感孤寂、消極。尤其是較暗或含深灰的紫,易給人以不祥、腐朽、死亡的印象。但含淺灰的紅紫或藍紫色,卻有着類似太空、宇宙色彩的幽雅、神祕之時代感、爲現代 生活所廣泛採用。

  (7)黑色。黑色爲無色相無純度之色,往往給人感覺沉靜、神祕、嚴肅、莊重、含蓄。另外,黑也易讓人產生悲哀、恐怖、不祥、沉默、消亡、罪惡等消極印象。儘管如此,黑色的組合適應性卻極廣,無論什麼色彩特別是鮮豔的純色與其相配。都能取得賞心悅目的良好效果。但是不能大面積使用,否則,不但其魅力大大減弱,相反會產生壓抑、陰沉的恐怖感。

  (8)白色。白色給人印象中潔淨、光明、純真、清白、樸素、衛生、恬靜等。在它的襯托下,其他色彩會顯得更鮮麗、更明朗,但多用白色還可能產生平淡無味的單調、空虛之感。

  (9)灰色。灰色是中性色,其突出的性格爲柔和、細緻、平穩、樸素、大方,它不像黑色與白色那樣會明顯影響其他的色彩。因此,作爲背景色彩非常理想。任何色彩都可以和灰色相混合,略有色相感的含灰色能給人以高雅、細膩、含蓄、穩重、精緻、文明而有素養的高檔感覺。當然濫用灰色也易暴露其乏味、寂寞、憂鬱、無激情、無興趣的一面。

  (10)土褐色。含一定灰色的中、低明度各種色彩,如土紅、土綠、熟褐、生褐、土黃、咖啡、鹹菜、古銅、駝絨、茶褐等色,性格都顯得不太強烈,其親和性易與其他色彩配合,特別是和鮮色相伴,效果更佳。它也使人想起金秋的收穫季節,故均有成熟、謙讓、豐富、隨和之感。

  (11)光澤色。除了金、銀等貴金屬色以外,所有色彩帶上光澤後,都有其華美的特色。金色富麗堂皇,象徵榮華富貴,名譽忠誠;銀色雅緻高貴、象徵純潔、信仰,比金色溫和。它們與其他色彩都能配合,幾乎達到“萬能”的程度。小面積點綴,具有醒目、提神作用,大面積使用則會產生過於眩目負面影響,顯得浮華而失去穩重感。如若巧妙使用、裝飾得當,不但能起到畫龍點晴作用,還可產生強烈的高科技現代美感。

  色調變化及類型

  變調即色調的轉換,是藝術設計中色彩選擇多方案考慮及同品種多花色系列設計的重要課題,變調的形式一般有定形變調、定色變調、定形定色變調等。

  1、定形變調

  實質爲保持形態(圖案、花形、款式等)不變的前提下,只變化色彩而達到改變色調傾向的目的,是紡織、服裝、裝潢、包裝、裝幀、環藝等多種實用美術中,經常採用的產品同品種、同花形、多色調的設計構思方法。

  定形變調主要有兩種形式:
  (1)同明度、同純度、異色相變調。即根據原有設計色調,保持明度、純度不彎,只變化色相(原有色相對比距離不變)而改變色調的傾向。其色彩選擇與組合的關鍵實質,在於要將原有整組色彩的結構保持不變,然後在色立體中圍繞中心N軸,沿色相環作水平移動,基調色移到某一色相區,就形成某一色調。如移至紅色相區組成紅色調,移至藍色相區且成藍色調等。
  (2)異色相、異明度、異純度變調。根據原有色調將色相、明度、純度做全面改變,使其完全不同的色調類型。如鮮調…灰調(…表示左右箭頭)、淺調…深調、中調…鮮調、中調…淺調、深調…中調、灰調…中調、灰調…淺調、淺調…鮮調、深調…灰調、鮮調…深調等。

  2、定色變調
  定色變調實質是保持色彩不變,變化圖案、花形、款式等,即變化色彩的面積、形態、位置、肌理等因素,達到改變總體色調傾向之目的,是實用美術中產品、作品同色彩多方案多品種的系列設計構思方法。
  色調轉變的關鍵要在於大面積基調色的變化,其次是將色彩作小面積點、線、面形態的交叉、穿插、並置組合,利用色彩的空間混合效應,少色產生多色的效果,鮮色產生含灰色的感覺,使色彩之間互相呼應、取代、置換、反轉與交織,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各色調既有變化又很統一,既有整體性又有獨立性,從而增強系列配套之感。

  3、定形定色變調
  在各色調的花形與色彩都相同的前提下,可考慮大小、位置、佈局進行適當變化的系列設計構思方法。

  色彩混合

  將兩種或多種色彩互相進行混合,造成與原有色不同的新色彩稱爲色彩的混合。它們可歸納成加色法混合、減色法混合、空間混合、空間混合等三種類型。

  1、加色法混合

  加色法混合即色光混合,也稱第一混合,當不同的色光同時照射在一起時,能產生另外一種新的色光,並隨着不同色混合量的增加,混色光的明度會逐漸提高。將紅(橙)、綠、藍(紫)三種色光分別作適當比例的混合,可以得到其他不同的色光。反之,其他色光無法混出這三種色光來,故稱爲色光的三原色,它們相加後可得白光。
  加色法混合效果是由人的視覺器官來完成的,因此它是一種視覺混合。加色法混合的結果是色相的改變、明度的提高、而純度不併不下降。
  加色法混合被廣泛 應用於舞臺燈光照明及影視、電腦設計等領域。

  2、減色法混合

  減色法混合即色料混合,也稱第二混合。在光源不變的情況下,兩種或多種色料混合後所產生新色料,其反射光相當於白光減去各種色料的吸收光,反射能力會降低。故與加色法混合相反,混合後的色料色彩不但色相發生變化,而且明度和純度都會降低。所以混合的顏色種類越多,色彩就越暗越濁,最後近似於黑灰的狀態。
  人們平時在繪畫、設計、染色、粉刷中的色彩調合,都屬減色法應用。

  3、空間混合

  亦稱中性混合、第三混合。將兩種或多種顏色穿插、並置在一起,於一定的視覺空間之外,能在人眼中造成混合的效果,故稱空間混合。其實顏色本身並沒有真正混合,它們不是發光體,而只是反射光的混合。因此,與減色法相比,增加了一定的光刺激值,其明度等於參加混合色光的明度平均值,既不減也不加。
  由於它實際比減色法混合明度顯然要高,因此色彩效果顯得豐富、響亮,有一種空間的顫動感,表現自然、物體的光感,更爲閃耀。

  空間混合的產生須具備必要的條件:
  (1)對比各方的色彩比較鮮豔,對比較強烈。
  (2)色彩的面積較小,形態爲小色點、小色塊、細色線等,併成密集狀。
  (3)色彩的位置關係爲並置、穿插、交叉等。
  (4)有相當的視覺空間距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