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基礎參數及幀結構

一 基礎參數

  1. 基本時間單元Tc=1/(△fmax*Nf),△fmax=480000,Nf=4096.
  2. 最基本的資源單位RE,代表頻率上一個子載波以及時域上一個符號。
  3. RB(資源塊)爲頻率上連續12個子載波。
  4. NR支持5種子載波間隔配置。(子載波帶寬 / 基於CP的開銷問題 / 是否引入擴展CP)
  • 6GHz以下頻段採用15/30/60kHz的子載波間隔(只有60kHz時可以採用擴展CP)
  • 6GHz以上頻段採用120kHz及以上的子載波間隔

二 幀結構

  1. 採用10ms的幀長度,一個幀中包含10個子幀。5個子幀組成一個半幀,編號0-4和5-9的子幀分別處於不同的半幀。
  2. 基本幀結構以時隙slot爲基本顆粒度。正常CP情況下,每個時隙包含14個符號;擴展CP情況包含12個符號。
  3. 子載波間隔變化,時隙的絕對時間長度隨之改變,每幀/每子幀包含的時隙個數也有差別。每幀所包含的時隙數是10的整數倍,隨着子載波間隔變大,每幀/每子幀內的時隙數增加。
  4. 每個時隙的符號被分爲三類:下行符號D,上行符號U,靈活符號X。靈活符號包含上下行轉換點,支持每個時隙包含最多2個轉換點。
  5. 幀結構配置採用半靜態無線資源控制RRC配置和動態下行控制信息DCI配置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靈活配置。前者支持大規模組網,易於規劃協調,終端省電;後者可以支持更動態的業務需求來提高網絡利用率。
    RRC配置支持小區專用(CS)UE專用(UES)的RRC配置方式。DCI配置支持由時隙格式指示(SFI)直接指示DCI調度決定兩種方式。

A. 半靜態幀結構配置

  • LTE
  1. 標準中預先定義了7種不同的上下行時隙配置,也定義了每種時隙配置中的特殊子幀。這些配置在終端接入系統前就被識別,確定在每5/10ms週期內哪些是上行資源,哪些是下行資源,哪些是用於下行到上行轉換的間隔(GP)
  2. 每個重複週期內,首先是一個含有同步信號的系統信息下行子幀,然後接一個包含下行到上行轉換點的特殊子幀,之後是上行子幀。若下行子幀多於上行子幀時,後又跟着下行子幀。
  3. 問題: 下行資源到上行資源的轉換間隔和結合相對受限。在面對“遠端基站干擾”時,下行可以妥協規避干擾的餘地受限。
  • NR
  1. 基於週期的配置方式,每個週期只有一個下行到上行的轉換點。
    ① 保證每個週期內下行資源連續,上行資源連續;
    ② 獨立的上下行資源配置指示;
    ③ 無需額外的GP指示。

  2. 上下行響應時延的靈活性。
    ①爲了支持不同時延響應的要求,需要支持不同的週期配置,不僅限於LTE的5
    /10ms週期;
    ②通過雙週期下行和上行資源配置方式,提供更靈活的週期組合和上下行資源配置組合。

  3. 友好的前向兼容性
    需要有足夠數量的配置保證小區級的上下行資源配置,在此基礎上支持UE級的上下行資源配置。小區級和UE級的上下行資源指示,最小顆粒度均爲符號級。
    UE級的上下行資源配置信息主要作爲測量配置。

B. 動態DCI上下行配置

兩種實現方式:

  • 通過DCI格式2_0(專門用作SFI時隙格式指示)實現。
  • 直接通過DCI0_0/0_1/1_0/1_1的上下行數據調度直接實現。

C. 不同配置的優先級

RRC高層配置和DCI物理層配置均可以實現對幀結構的修改。DCI配置支持由時隙格式指示(SFI)直接指示DCI調度決定兩種方式。衝突時優先級不同。

  • 半靜態上下行配置的上下行不能被修改,靈活符號可以被測量配置、動態SFI、DCI配置更改。
  • 測量配置中的上下行配置可以被動態SFI、DCI配置更改。一旦更改,半靜態測量相關的行爲都會被終止。
  • DCI配置的數據發送不能與的上下行衝突,但是可以對SFI配置的靈活部分進行修改。

D. 幀結構決定過程

根據優先級規則,基站進行小區級和UE側的幀結構配置。小區級的半靜態配置提供基礎的框架性結構,UE專用半靜態配置和DCI級別配置在小區及半靜態配置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靈活配置。

E. 幀結構分析

  • 對於6GHz以下頻段,採用15k、30k、60kHz子載波間隔配置;對於6GHz以下頻段,採用120k、240kHz子載波間隔配置。
  • 採用大的子載波間隔,符號長度縮短。根據目前標準規定,子載波間隔擴大一倍,符號長度基本縮短一半。
  • 在數據傳輸時延方面,大的載波間隔具有優勢。子載波間隔和CP長度及保護間隔有關,相應的這些開銷增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