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經理人

怎樣做好一個項目

 

  1. 需求分析階段,應該達到全部工程的30%以上,40%最好。否則很難保證需求分析的深度的質量。
  2. 建立系統原型:是完成需求分析的補充手段,目的是明確和確定用戶需求,引導用戶提出更具體的內容,它要求使用快速的工具和容易的環境。比如用dreamweaver作,visio畫出大體的結構等等。在這個階段,避免用戶產生“軟件開發已經開始,並會很快完成”的觀點,一定要明確現在還在需求階段,不然的話,你就不好談價錢,不能賺錢了哦!
  3. 建立總體方案:應該說明:
    • 任務量(多少個人月)。
    • 任務模塊,就現在達成共識的模塊是些什麼,如果以後需求有變動,允許的方式是怎樣的(比如項目延期,比如增加費用等方式來彌補)
    • 計劃進度(到某個時間完成到什麼程度,或者完成什麼功能)
    • 資金(要投入的設備,人力物力,參與的不同等級人員的工資,比如打算投入10個人,1個月做完,任務量也就是10個人月,每個員工的工資是10000,資金也就是10W)
    • 各階段開始的條件
    • 各階段結束的標誌,完成時提交的內容等。
    • 客戶測試人員,在整個項目實現過程中最好能實現有客戶人員參與,如果不能達到要求,那麼在每個里程碑結束時間能安排客戶測試人員進行測試,交流,以便即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就這一點,一般規模較小的公司是不可能達到的,像對於天威這樣的大公司應該沒有問題)
    • 項目上線,實施:住處的解決是誰負責,食宿問題由哪方承擔。
    • 在項目上線以後,投入的時間還要佔一定的比例,由於對系統的使用,客戶肯定會提出一些要求,對於這些要求,應該怎樣處理,作爲工作任務的增加?增加的成本由誰負責?還是作爲工作的第二期,任務量的考慮是在前一期呢還是作爲下一期
    • 培訓:培訓的成本,方式(是派人到客戶集中培訓呢還是到公司來培訓),費用由誰負責。培訓的時間(比如按計劃3天能完成,但客戶的接收能力不行,就得要5天,甚至更多,這些費用怎麼算的問題)
  4. 確定項目人員
    • 售前工程師(產品經理):與市場人員一起,完成售前工作。
    • 項目執行經理:項目執行過程中的執行人員
    • 系統分析員:對整個應用系統進行分析
    • 程序員:完成系統分析員的分析
    • 測試人員:完成系統測試
    • 培訓人員:完成系統交接的培訓工作。
  5. 風險分析
    • 現有的人員中,有哪些人員的狀態不是很穩定,可能離開,發生這樣的問題,彌補的措施是怎樣的,招聘到同樣水平的人員需要的時間週期,以及新進員工的薪資待遇會高多少等問題。
    • 項目中用到的新的技術,如果後面發現這個技術不行,那麼改變這個系統的技術甚至架構帶來的後果怎樣
  6. 里程碑式項目管理。把工作的階段細分出來,更好的控制系統進度。
  7. 確定系統編碼規範,在eclipse中,要建立統一的模板formatter.xml,導入到工程之中,讓每個參與編碼的人員統一遵守,而且是必須照作。
  8. UI設計方面,由某個人(做公共模塊的人員)統一製作css樣式,其它人員不得在頁面中加入自己的樣式,如果以前做的樣式都不能滿足需要,可以定義出來,交由公共模塊負責人一併放到項目中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