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常用命令記錄

1.要查閱一個文件內容時常用的命令是cat與more及less了。下面介紹各個查閱命令的用途吧

 cat是concatenate“連續”的縮寫,主要的功能是將一個文件的內容連續顯示在屏幕上面;

 tac從最後一行開始顯示(它使cat的倒寫)

 nl:顯示的時候順便輸出行號

 more:一頁一頁地顯示文件內容‘

 less:與more類似,但是比more更好的是,它可以往前翻頁!

 head:只看頭幾行

 tail:只看結尾幾行

 od:以二進制的方式讀取文件內容!(PS:這麼多,記不住的話就記那三個常用的!)

2.cd(change directory)這是變換目錄的指令

3.管道符“|”,就是將前面命令輸出作爲後面命令的輸入,如,在交換機上輸入dis mac-address | includ 0a1f (首先顯示交換機arp表中的MAC地址,然後在結果中顯示包含“0a1f”的MAC地址);


4.ifstat 這個命令可以測試各個網卡上傳下載速度 不過需要安裝 apt-get install ifstat (如果沒有權限則要sudo提升權限)


5.etc目錄爲linux配置文件目錄,進入方法 cd /etc 然後查看目錄下的內容 ls


6.當以root 的身份登錄Linux,使用ls -al可以列出所有的文件詳細的權限與屬性(包含隱藏文件,就是第一個字符爲“.”的文件),列出的文件第一列,如“-rwxrwx---”或“drwxr-xr--”,第一個字符代表這個文件是“目錄、文件或者鏈接文件等”,

若是【d】代表目錄,若是【-】代表文件,若是【l】代表鏈接文件,若是【b】代表設備文件裏面可供存儲的接口設備,若是【c】代表設備裏面的串行端口設備,例如鼠標、鍵盤。例如,-rwxr-xr--,第一個代表這是個文件,234位rwx代表擁有者的權限可讀可寫可執行,567位代表同用戶組用戶權限可讀可執行,890位代表其他用戶權限爲可讀。

7.df查看磁盤空間大小,相關參數可以man df查找。一般df -hl   -h意爲方便閱讀 -l意爲只顯示本地文件系統.拓展閱讀——du和df的區別 http://blog.csdn.net/smstong/article/details/8715650   常見的df和du不一致情況就是文件刪除的問題。當一個文件被刪除後,在文件系統目錄中已經不可見了,所以du就不會再統計它了。然而如果此時還有運行的進程持有這個已經被刪除了的文件的句柄,那麼這個文件就不會真正在磁盤中被刪除,分區超級塊中的信息也就不會更改。這樣df仍舊會統計這個被刪除了的文件。

8.ps 查看系統運行的進程用ps;

  history:當你在shell(控制檯、終端隨便叫)中輸入並執行命令時,shell會自動把你的命令記錄到歷史列表中,使用history命令來顯示列表,可以跟一個整數表示希望顯示最後的多少條命令。

每條命令前都有一個序號(數字)標示,可以使用下面的方法回憶出以前執行過的命令。

    !n    這個n表示序號,假如你想重新執行第528條命令ls -a,那麼你可以使用!528

    !!     這將會重新執行上一條命令

一般保存在用戶目錄下的.bash_history文件中。默認保存1000條,當然你可以更改這個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