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駁某些謬論:垂直B2C的發展正是時機!

前不久在看微博的時候,看到某些國內大佬級人物定論:垂直B2C已經沒有機會了,然後某些觀察員以及號稱專家的也開始以訛傳訛,說垂直B2C沒有發展機會了,面臨生死難題如此等等。作爲入行很久的行業人士,覺得衆人言論十分虛弱,不但找不出任何理論依據作爲支撐,僅僅是憑藉某人信口論斷衆人就不加分析的以訛傳訛,造成行業一片恐慌,實非行業專家大師級人物所爲,本着還原事實,讓大家對行業充滿信心的立場,對那些虛無的觀點進行駁斥,以讓更多B2C從業者能夠發展的更好。

在進行本文論述之前,有必要先進行垂直B2C的概念解釋:垂直B2C就是聯合生產廠家,進行行業品類細分的互聯網商業形式。這樣說好像有點拗口,那就做個比喻吧:C2C就像菜市場,模式代表是淘寶;B2B像百貨大樓,模式代表如天貓;B2C像什麼呢?有人說是小賣部,我覺得像專賣店似乎更加合適一些。爲什麼這麼說呢,像小賣部無法準確的描摹出垂直B2C的經營模式,專賣店可以準確的描述垂直B2C的經營發展模式:獨特定位、特色差異化、高效產能供應鏈整合等。

爲什麼說垂直B2C發展正是時機呢?我們嘗試從下面的案例中去分析一二,得出一些結論,以便讓後來者吸取教訓,

一,凡客的故事

說到垂直B2C,凡客肯定是繞不過去的。凡客目前沒有盈利,但我們認爲凡客盈利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凡客的定位其實是說起來蠻精準的,但我們仔細的剖析,會發現一些問題:首先,凡客這個名字,以及凡客的品牌訴求是:我們是平凡的人,我們穿凡客誠品。。。從這個名字以及品牌訴求上來說,已經將凡客自貶爲低端產品,讓人聯想起地攤貨夜市以及更多東西。個人以爲,品牌的基因在很大程度上誘導着用戶的購買慾望。凡客這個名字以及他的訴求明顯低於用戶的心理預期,所以即便凡客花再多的錢,交易轉化率也是不高的。

定位準確而交易轉化率並不高的原因是什麼?這是大多數企業面臨的一個問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個人認爲需要從營銷差異化和服務差異化這些環節去下功夫。凡客可以建立各地凡客聯盟,用會員預付費的形式做季節郵購,老實說,凡客儘管做了很多廣告但是在大範圍內的用戶認知度並不高,凡客需要做好各地的凡客圈子,以此爲輻射,帶動大範圍的人羣瞭解凡客認識凡客。

其次,凡客的營銷宣傳方式欠妥。個人以爲,作爲新生的企業或者品牌,必須要做足夠的用戶心理滲透,然後再用廣告做畫龍點睛(詳情參看《所有企業必須遵循的商業基本原則》中的APDIA法則),如果凡客的品牌塑造方式採用心智滲透+創意廣告這樣的方式的話,應該會節約不少的成本,但從目前來看,凡客的硬廣是比較多的,而硬廣對於新品牌塑造和交易誘導的作用是幾乎沒有的,所以,如果凡客能夠在營銷組合方式上柔性一點,可以節約大量成本不說效果還比硬廣好很多。

從運營的角度來說,凡客可以嘗試着拓寬自身的品牌內涵,從創新、自由、真實等角度入手,涵蓋更廣泛用戶羣體,並推行創新個性化等互聯網文化,並創立子品牌(如裂帛),採用獨立運作的方式,如天貓之於淘寶的運作手法。,用文化和生活理念詮釋品牌並帶動品牌營銷。

營銷方面個人認爲凡客可以和遊戲等進行合作,用遊戲以及更多手機客戶端應用來拉動凡客的銷售。

我們應該看到,凡客在今年下半年開始對旗下如風達進行大規模裁員,而且也不斷的在其他平臺開設凡客專賣,種種跡象表明,凡客在接下來做到盈利,應該是可以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陷入“無法識別的陷阱“。凡客現在的發展戰略有點偏了,凡客的V+運營正在嘗試把凡客變成又一個淘寶或京東,這是很危險的。做大排檔不是凡客的特長,凡客的特長在於品牌運作和供應鏈整合,切不可捨本逐末,急功近利貪圖眼前之快。

 

二,淘寶價格戰漩渦

大家都知道的一個事實是:如果我們的產品或者服務,沒有對競爭對手形成區隔,就會被對手拖入預設好的陷阱。作爲目前大多數垂直B2C來說,由於經營的方式上和淘寶沒有多大區別,如果在產品或者服務商沒有形成自我區隔,就會陷入淘寶價格戰陷阱,無法自拔。比如其他垂直類的B2C網站,如紅孩子,燒包網,樂趣網等,這些網站發展不力,沒多少交易量,面臨着盈利的壓力。原因是什麼?我們嘗試着一個個的抽絲剝繭,還原本質。

仔細瀏覽燒包網和紅孩子等這些網站,給人的感覺和淘寶並沒有多大的區別。當然了,從商業模式上來說,燒包網和紅孩子等一系列網站是B2C,淘寶是C2C,但是從一個普通用戶的角度去看,都是在賣東西。淘寶給人的印象是便宜,啥東西都有,燒包或者紅孩子給人的感覺是什麼呢?

純粹是一賣東西的!如果單從這個角度來說的話,垂直B2C是沒有將自己和其他的商業模式完全區分開的,這也就造成了用戶無法識別的模糊概念。都是買小孩的東西,爲啥要去紅孩子,有充足的理由嗎?要買包,我哪兒都能買,淘寶,京東都可以,爲啥要上燒包網,你說你是專門賣包的代表專業,但是這個理由你信我們都不知道,對不對?從這個角度來說,所謂的紅孩子和燒包網,在大多數用戶(上網的)的心裏,只是一個名字而已,沒有特殊含義,遠沒有品牌的特殊內涵屬性和超越用戶預期的高附加價值。

再說樂淘和微棉這樣的B2C企業。樂淘是做鞋子的,微棉是賣襪子的,我們首先看操作手法,樂淘和微棉在運作的過程中,以大規模的硬廣投入爲主,這樣做最直接的作用是隻能夠給用戶傳遞一個名字而無法將更多的內涵以及定位訴求帶給用戶,更不要說能夠在用戶心目中佔據一席之地,進而獲得用戶的認同,最後產生交易了。並且,這樣操作下來的必然結果是浪費了大量的錢而無法帶來高轉化率。這一點,相信做天貓的朋友深有體會。

其次,微棉賣襪子這個,可能在對於市場的調研方面做得並不詳細,用戶的使用習慣決定了網上買襪子註定不是主流,這一個原因就直接可以給微棉定死罪。樂淘賣鞋子是有市場的,但是樂淘就像小賣部,賣的東西淘寶上基本都有,也就是說在產品上並沒有做出什麼差異化來。無法形成品牌區隔,自然也就會被淘寶給拉入價格的漩渦。

結論:純粹購銷式B2C,本質上無法擺脫雜貨市場的影子,形不成品牌區隔,自然也就無法做更多的品牌內涵和產生品牌向心力,也無法產生品牌溢價,也就無法產生很多交易和帶來大筆的收入,只會被打價格戰的牽着鼻子走。

三,解決方式

垂直B2C就像線下的專賣店一樣,要的是特色經營,定位差異化,服務差異化等等。從這個角度來看垂直B2C,是一個大有前途的細分行業。

按照APDIA法則,首先我們需要做好市場調研和行業分析,不要再鬧微棉一樣的笑話,找到消費者的習慣和心理需求,然後找準行業空隙和競爭對手的訴求空隙,做好精準的市場定位和項目定位產品定位。定位一定要簡單清晰,並在此定位上要賦予更多的元素,形成品牌內涵,使提供的東西遠遠高於用戶的預期,要讓用戶很容易記住並識別,而且還能夠有非常多的聯想空間。

其次,走品牌運營之路。不要把垂直B2C當作C2C來做。垂直B2C必須要有獨特的因子,或是品牌名字,或是營銷的差異,或是用戶服務差異,只有滿足了自身的稀缺性,才能夠與對手形成區隔,才能吸引更多的用戶訪問和形成高銷售轉化。一定要記得做品牌區隔,要麼是定位區隔,要麼是產品區隔,要麼是服務區隔,如果幾者都不具備,發展自然很困難。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要做分品牌,就不要一味的求多,精力聚焦,否則的話會讓自己陷入訴求混亂、品牌自相矛盾等一大堆麻煩中無法脫身,除非走寶潔運營海飛絲飄柔等一樣的路子,但是需要考慮是否具有寶潔一樣強大的團隊和運營能力。

再次,運營上穩紮穩打。現在是廣告滿天飛的時代,用戶並不是你想象中那種可以看無數的廣告可以接受無數的訴求,用戶只會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接受商業信息商業訴求,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用軟性的滲透方式先做用戶的預熱,然後再通過廣告(微電影)或者活動的形式去喚醒用戶,這樣做成本不高而且效果顯著。

基於以上的推斷和清晰的發展方式,可以斷言,無論是做全國性質的獨立B2C或者區域性質的B2C,都是可以獲得發展的。比如做手工專賣,比如做玩具定製專賣等。需要說明的是,千萬不要落入“淘寶思維”的誤區,做啥都像淘寶一樣。一定要區隔開自己和對手,這樣纔能有發展的基礎。

 

 

結語:

基於以上的分析,個人認爲,垂直B2C並不是沒有機會,而是有很多機會。只要按照商業的基本原則APDIA法則,按部就班的就好市場分析,精準定位,差異化經營,走品牌運營之路,穩步進行營銷推廣,是可以獲得長足的發展的。

PS:看到微博上很多人在說獨立B2C沒有機會了,很多電商觀察家也在說這個事情,騰訊門戶上面都在說獨立B2C已經沒有機會這個事情,我想說的是,如果自己不懂商業基本原則,就請不要隨意拋句話出來嚇人。做人得有責任心,特別是名人,更要有責任心,切不可說沒有根據的話來混淆視聽,也不可以訛傳訛不加分析的引導輿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