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協議


OSI所屬層:傳輸層

功能描述:TCP層是位於IP層之上,應用層之下的運輸層。不同主機的應用層之間經常需要可靠的、像管道一樣的連接,但是IP層不提供這樣的流機制,而是提供不可靠的包交換。

  應用層向TCP層發送用於網間傳輸的、用8位字節表示的數據流,然後TCP把數據流分割成適當長度的報文段(通常受該計算機連接的網絡的數據鏈路層的最大傳送單元(MTU)的限制)。之後TCP把結果包傳給IP層,由它來通過網絡將包傳送給接收端實體的TCP層。TCP爲了保證不發生丟包,就給每個字節一個序號,同時序號也保證了傳送到接收端實體的包的按序接收。然後接收端實體對已成功收到的字節發回一個相應的確認(ACK);如果發送端實體在合理的往返時延(RTT)內未收到確認,那麼對應的數據(假設丟失了)將會被重傳。TCP用一個校驗和函數來檢驗數據是否有錯誤;在發送和接收時都要計算校驗和。
  首先,TCP建立連接之後,通信雙方都同時可以進行數據的傳輸,其次,他是全雙工的;在保證可靠性上,採用超時重傳和捎帶確認機制。
  在流量控制上,採用滑動窗口協議,協議中規定,對於窗口內未經確認的分組需要重傳。
  在擁塞控制上,採用廣受好評的TCP擁塞控制算法(也稱AIMD算法),該算法主要包括三個主要部分:1,加性增、乘性減;2,慢啓動;3,對超時事件做出反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