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制導論 # 緒論

1.智能控制的產生和發展

  • 經典控制理論基礎
    由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描述的動力學系統進行控制的理論和方法。也就是說:經典控制理論是建立在傳遞函數的基礎之上的。
  • 現代控制理論基礎
    建立在狀態空間方程(多變量對象模型)基礎上。實現由機理建模到統計建模的轉變。

二者都是以對被控對象的建模爲前提的。

被控對象的建模 是自動化發展的瓶頸。

存在 延遲、滯後、發生複雜反應的系統

1.1 傳統控制方法的瓶頸

1.無法獲取精確的數學模型

	複雜性、非線性、時變性、不確定性、不完全性

2.難以用數學方法對控制過程建模

控制過程過於複雜

3.線性化假設不符合實際情況
4.不能滿足複雜控制任務的要求


=》藉助 自然界的智能現象(無需數學模型)來解決問題
從而提出了:智能控制


1.2 智能控制的思路

1.自然界的智能現象=》2.計算機模擬與再現=》3.用於各類控制任務

1.3 智能控制研究對象的特點

  1. 不確定性模型
  2. 高度非線性模型
  3. 複雜的任務要求

1.4 智能控制的發展





2.智能控制的定義和特點

2.1 定義

IEEE控制系統協會 定義:
智能控制必須具有模擬人類學習和自適應的能力。


2.2 特點

(1)對複雜系統實現有效控制
(2)定性決策和定量決策相結合的多模態組合控制
例如:專家PID控制器

(3)智能控制對複雜的分佈式信息具有自組織和協調功能
(4)學習能力
(5)優化能力


3. 智能控制的研究內容

  • 專家控制
  • 模糊控制
  • 神經網絡控制
    (遺傳算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